这两天,一则Facebook公司准备改名的消息,引发了互联网行业以及各国网友的热议。
一时间,全球无数网友都积极参与到了一场“无奖竞猜”之中:这家社交媒体巨头的新名字可能是啥?从FB、Fakebook、Bookface到Zuckussy,各种答案纷飞……甚至还有一家体育博彩网站为这个新名字开了一局,其中赔率最高的前三个名字是“Virtuel”、“Connect”和“Horizon”。
美东时间2021年10月28日(周四)答案揭晓。在名为Facebook Connect的年度大会上,Facebook宣布,公司名将更改为“Meta”,这是元宇宙MetaVerse的前缀,意思是包涵万物无所不联。这次大会的主题为增强现实(AR)与虚拟现实(VR)。这一天注定是Facebook史上历史性的一天。
图片来源:直播截图
在这样的活动中公布更名的重大决定无疑体现出,Facebook坚定地希望甩掉问世以来就牢牢被贴在身上的标签——社交媒体,要跳出发家领域社交媒体的“舒适圈”,着力开拓元宇宙(metaverse)。
那么,作为社交媒体界的一方“霸主”,Facebook为何要改名?改名背后,扎克伯格究竟打着怎样的算盘?
甩掉社交媒体标签,欲“称霸元宇宙”Facebook官宣更名为Meta
Facebook周四(10月28日)宣布,将把公司名称改为“Meta”。
这一更名是在“Facebook Connect 2021”增强现实和虚拟现实发布会上宣布的,反映了该社交媒体公司对“元宇宙”(metaverse)的野心。Facebook采用这一经典科幻术语来描述其在虚拟世界中工作和游戏的愿景。
扎克伯格在视频中说:“今天,我们通常被是为一家社交媒体公司,但是在我们(公司)的DNA中,我们是一家建立连接人们技术的公司。元宇宙是下一个科技前沿领域,就像当初我们搭建社交网络一样。”
公告显示,公司还将其股票代码从“FB”改为“MVRS”,12月1日开始生效。此外,Facebook也获得了Meta.com网址以及@Meta的推特账号。
今年7月,扎克伯格描述了他对元宇宙的愿景,希望用五年左右时间将Facebook打造为一家元宇宙公司。随后,Facebook宣布成立了一个致力于元宇宙开发的团队。两个月后,该公司表示,它将在2022年将目前担任公司硬件部门负责人Andrew “Boz” Bosworth提升为首席技术官。在周一公布第三季度财报中,该公司宣布从第四季度开始,将Facebook Reality Labs分拆为一个独立的部门。
扎克伯格在周四的信中写道,“我们希望,在未来十年内,10亿人将能接触元宇宙,成为一个承载数千亿美元的数字行业,并为数百万创作者和开发者提供就业机会。”
图片来源:直播截图
在过去的几年里,Facebook加大了在硬件方面的努力,推出了Portal视频通话设备系列、Ray-Ban Stories眼镜以及各种版本的Oculus虚拟现实头盔。
上上周日,Facebook表示,将在欧盟各国招聘高技能的工程师,计划在未来五年内创造1万个高技能的工作岗位。招聘活动正是Facebook打造元宇宙这一数字世界计划的一部分。
上周媒体消息透露,更名后,Facebook可能会成为母公司旗下的众多产品之一,而母公司负责管理Instagram、WhatsApp、Oculus等所有产品。
也是在上周,Facebook公布的三季度营收、广告收入、月活用户均逊于预期,同时强化了VR和AR业务的侧重。其表示,从今年四季报起更新,包含AR和VR业务的Facebook Reality Labs(FRL)将单独立项披露业绩表现和进行的投资活动,并在三季报中透露,AR和VR将是其未来几年战略的一个关键部分,将在未来一年内花费约10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639亿元)开发构建元宇宙所需的技术,而未来这一投资力度短期内还将持续。
扎克伯格周四还提供了一个动画演示,说明该公司对元空间的雄心。动画中,用户可以在元宇宙中以他们自己设定的虚拟人物形象互相交流。
图片来源:直播截图
扎克伯格说,这其中的很多东西还很遥远,但公司已经开始着手准备了。他预测,元宇宙可能在未来5到10年内成为主流。“我们相信元空间将继承移动互联网。”
美股周四Facebook盘中拉升,尾盘跳水,截至收盘,股价涨1.51%,报316.92美元,最新市值为8986.16亿美元。
由科幻走入现实
头部VC加快布局元宇宙
首先什么是“元宇宙”?
“元宇宙”本是源自科幻小说和电影的概念,今年3月美国罗布乐思游戏公司上市引发现实中的“元宇宙”热潮,一些国内外科技巨头和资本跑步入场。罗布乐思游戏是一款受青少年欢迎的沙盒游戏,玩家可在其云平台上开发各种小游戏。
“元宇宙”由“meta”(超越)和“universe”(宇宙)组成,即“超越宇宙的世界”。牛津词典将其定义为一个虚拟现实(VR)空间,用户可在其中与电脑生成的环境和其他人交流互动。
约30年前,美国科幻作家尼尔·史蒂芬森的小说《雪崩》创造了“元宇宙”概念,指代计算机生成的虚拟世界。小说主人公是一名披萨外卖员,现实中与人合租于狭小仓房,但当他将自己接入“元宇宙”,便入住虚拟豪宅。在“元宇宙”中,人人都有自己的“数字化身”。
电影《头号玩家》则直观地给观众展示了实现“元宇宙”的形式。
戴上VR头盔便可进入“绿洲”虚拟世界,这里有完整的虚拟社会形态,包含各行业的数字内容、数字产品等。主人公不仅能“看到”,还能通过体感套装感知虚拟世界中冲突引发的身体疼痛。
罗布乐思游戏公司首席执行官巴舒基提出了“元宇宙”所需具备的8要素:身份、朋友、沉浸感、低延迟、多元化、随时随地接入、经济系统和文明。基于此标准,“元宇宙”应是一个平行于现实世界的虚拟世界,拥有完整运行的社会和经济系统,现实中的人能以“数字化身”形式进入虚拟时空,并获得尽可能接近真实的体验。用户可在“元宇宙”中进行娱乐、社交、消费、内容创作等。
Facebook的扎克伯格把元宇宙比喻成一个你“置身其中”而不仅仅是“观看使用”的互联网。从这个意义上说,也可以说元宇宙是下一代互联网,是可沉浸的互联网,甚至是终极互联网。
业界普遍认为,2021年是“‘元宇宙’元年”,业界对“元宇宙”尚未有公认定义,各公司塑造“元宇宙”的方式也多种多样。
微软首席执行官纳德拉今年5月说,该公司正努力打造一个“企业版元宇宙”。美国英佩游戏公司也表示已筹集10亿美元资金用于开发“元宇宙”相关产品。全球芯片巨头英伟达开发实时仿真和协作平台Omniverse,用于探索“元宇宙”。日本VR开发商Hashilus今年8月开放“元宇宙”浏览器“Mecha Bath”,允许用户直接从网络浏览器进入一个有大量实时在线参与者的虚拟空间。
在技术层面,虚拟现实、增强现实(AR)、5G、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是“元宇宙”发展的基础。其中AR、VR等交互技术和硬件设备是进入“元宇宙”的关键。目前,多家公司都推出了消费级VR头显设备,戴上它们玩沉浸式游戏、在线虚拟社交均已实现。
元宇宙被业界类比为1999年互联网,人们对它将带来的巨大价值充满期待。2021年3月10日,被誉为“元宇宙”第一股的Roblox在纽交所敲钟,引爆“元宇宙”概念。自此,无论资本还是创业者对“元宇宙”的兴趣骤然升温。
在一级市场,高瓴资本、红杉资本、真格基金、五源资本、险峰长青、晨兴资本、星瀚资本等一线投资机构,均已开启元宇宙赛道布局,涉及企业从虚拟社交平台、虚拟偶像,到游戏公司、VR/AR项目等。
其中,红杉资本领投了F2P社交游戏平台Rec Room的12.5亿美元融资。甚至有消息称,红杉内部定下了KPI,今年内要投50家元宇宙游戏公司。
五源资本的投资节奏在纯财务VC中步伐最快,几乎将元宇宙赛道的重点领域都投了一遍,包括社交领域的绿洲VR、做游戏引擎的Bolygon、AI游戏项目超参数等。一位VC领域投资人透露,五源资本内部有三个团队在看元宇宙领域。
Facebook“改名换运”?“金蝉脱壳”?
据红星新闻此前报道,Facebook改名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有不少观点认为,或许是该公司近年来麻烦不断、需要“改名换运”。就在Facebook被曝出即将改名的第二天,该公司便迎来了诉讼罚款“三连击”。
当地时间20日,美国哥伦比亚特区总检察长拉辛正式起诉Facebook创始人扎克伯格,称其需要在2018年剑桥分析公司的丑闻中承担个人责任。外媒分析称,不可否认的是,自2018年被曝出泄漏大量用户私人信息的丑闻后,Facebook已“深陷泥潭无法自拔”。
同一天,大西洋彼岸的英国竞争和市场管理局(CMA)宣布,因Facebook未能提供所需的更新信息,该机构将对Facebook处以近700万美元的罚款。外媒报道称,CMA的罚款出台之际,以Facebook为首的互联网科技公司正面临着越来越多层面的监管和审查压力。今年春天,CMA和欧盟最高竞争监管机构对Facebook的分类广告服务Marketplace及其在线约会服务展开了正式的反垄断调查。近年来,美国国会也一直在讨论监管Facebook或分拆其企业集团的可能性。
就在Facebook决定改名前不久,有着“吹哨人”之称的该公司前雇员弗朗西丝·豪根向《华尔街日报》泄露了数千页的Facebook内部文件,指控该公司以“利益至上”为原则,存在煽动分裂、破坏民主、损害年轻用户心理健康等一系列罔顾公众利益的行为。随后,美国国会就这些文件举行了听证会。
值得一提的是,在美国2020年大选一个月后,脸书解散了其公民操守团队。这批员工包括了来自艾奥瓦州的产品经理弗朗西丝·豪根。
美国《时代》周刊11月1日(提前出版)一期的封面选择了脸书首席执行官扎克伯格的头像,但是浅紫色的面容略显诡异,而在扎克伯格头像的嘴部位置,则显示着一个页面对话框:请选择是否删除“Facebook”?
对于改名,美媒指出,另一个好处可能是,扎克伯格可以从一系列的法律纷争中“金蝉脱壳”。或许下一次在国会议员面前作证时,他的身份将不再是Facebook的首席执行官,而是“Horizon”集团的首席执行官,从理论上讲,这将使他免受为Facebook任何错误负责的烦恼。他甚至可以拒绝出席作证,不再是那个不得不为Facebook负责的“可怜人”。
“所以这个想法大概是,Facebook公司想要彻底与Facebook划清界线。该公司可能将被命名为Zuckplex,然后旗下有一系列的产品,Facebook只是其中之一。这给人一种黑帮试图将(非法)资产转移到合法企业的感觉。”一名网友对此吐槽道。
佛罗里达大学营销学教授理查德·卢茨称,尽管有很多先例,但彻底改变一个品牌的名称也并不常见。“(改名)是很昂贵的。当一家公司这样做时,通常是希望或迫切需要与不想要的关联保持距离。”他介绍道,比如,与安然破产丑闻有牵连的安达信咨询公司更名为埃森哲,1996年发生空难后改名为“穿越航空”的瓦卢杰航空公司。
不过,许多专家都对Facebook此举的成效持怀疑态度。他们认为,Facebook就算改名了,也无法掩盖这个公司的问题。“一个新名字可能会使公司焕然一新,但更名并不意味着重塑品牌。”品牌转型专业人士阿纳伊齐·莫杜表示。他指出,除非Facebook有严肃的计划来解决其中的一些问题,否则仅仅改名是毫无意义的。事实上,它可能还会使情况变得更糟。
美国媒体更是直接在评论文章中表示,“他们以为自己在糊弄谁?”全世界近30亿的Facebook用户都很清楚这家公司的“毛病”——对隐私问题、虚假信息、仇恨言论、种族主义和政治欺诈等争议视而不见“装聋作哑”。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