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户转换率46% 人均获客成本仅2元 这是什么操作?

财经
2021
10/29
14:37
亚设网
分享

开户转换率46% 人均获客成本仅2元 这是什么操作?

近年来,金融科技的发展让银行数字化转型的步子越迈越快,大数据和云计算让数据协同和业务协同的效率更高,支撑数字金融建设的技术底座越来越坚实。

时代滚滚向前,金融在科技创新路上奋蹄疾驰,科技赋能者和银行都是追赶者。

银行数字化转型的技术型主角

在金融领域,高性能、高安全、高稳定等高要求都是基本条件。为了做好银行的生意,一些实力雄厚的科技企业,或对金融科技有深入研究的机构将自身的软硬件研发推向了时代的最前沿。起初,稳定可靠的互联互通是所有互联网企业、银行、支付机构等相关企业的基本需求。随着科技的发展,线上业务量急剧增长,相关企业从自身业务的考量出发,为解决海量存储、高并发,高稳定等问题,在技术方向上投入巨大,而这些投入不仅解决了自身的需求,也正好可以消解其他行业的数字化转型难点和痛点。新的市场大门由此打开,他们通过技术迭代实现了从满足自身需求,到向外输出能力解决行业痛点。实现金融与科技的更深层次融合,让科技为金融服务的故事已经越来越多,云计算是故事的主角之一。近年来,云计算应用已经越来越丰富。除了传统意义的IaaS、SaaS、PaaS等基础布局外,一些云计算技术实力雄厚的机构还在区块链、云原生、数据库、硬件存储、芯片等方面做出了努力。比如,阿里云在今年的云栖大会上推出了自研的5nm制程,128核的Arm架构服务器CPU芯片,还有在保证云服务高性能、高稳定的同时,实现虚拟化损耗为零的软硬件一体虚拟化技术产品……腾讯云则在近年来连续推出了针对金融级的数据湖和数据库产品,搭建了百万级服务器矩阵,奔赴生态“新连接”的战场。中国银联于2020年12月9日正式发布了金融级云服务“银联云”,为产业各方提供自主可控、安全可信的金融级云平台产品和服务。据中国银联董事长邵伏军介绍,“银联云”服务平台为金融业机构提供安全可靠、高效专业的金融级云计算服务,为金融业数字化转型持续赋能,与产业各方共同构建互联互通的数字金融新生态。另外,华为云、百度云、金山云、青云等国内云厂商也在大数据、云原生、软硬件技术应用方面向国内银行输出了大量的服务。

开户转换率46% 人均获客成本仅2元 这是什么操作?

去“IOE”和降本增效也是一个技术故事

除了满足金融机构的“三高”需求,金融科技为银行去“IOE”和降本增效提供了可靠的技术底座。

去“IOE”作为一个软硬件国产化的工程,我们很难想象,如果仅仅是靠银行自己去完成,那得多辛苦。

有技术人员在2018年发表观点认为,谈去“IOE”不现实,如果直接“去”,后果会很严重。但随着国内政策的驱动,特别是数字化转型的节奏越来越快,云计算的发展也让“IOE”逐渐显出疲态,如果不“去”,那后果似乎也会很糟糕。“IOE”的系统不适合云服务的横向发展(即在多个数据库同时运行),而这正好为云服务应用的发展提供了可施展拳脚的空间。这在“三高”特征明显的金融行业,表现得尤为明显。

云服务提供者们经过多年的努力,让国内的存储、计算、网络等技术应变得十分成熟,相关技术全面实现了国产化。他们自身国产化的完成直接加快了国内金融机构的去“IOE”进程。这也是为什么银联云自发布伊始就将“自主可控”作为重点关键词提出来。

除了技术的国产化,银行坚持走数字化转型路线的核心目标之一是降本增效。金融于科技的集大成者们利用自身的技术和生态的完备性给出了新的解决办法——通过产业生态的互联互通形成业务生态,实现场景的高效建设与衔接,帮助银行在更大范围内接触获客机会,并降低获客成本。

有云厂商相关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他们通过云服务为某家城商行实现了46%的开户转换率,获客数量达到16万,人均获客成本仅为2元。

开户转换率46% 人均获客成本仅2元 这是什么操作?

如何定义未来?

云计算发展的一条基本主线是云服务提供商从解决自身需求到为市场解决痛点。一定程度上,我们可以理解为,技术的进步就是在需求叠加和满足过程中得来的。

某云厂商相关负责人就曾表示,在为银行做解决方案时,银行总是会提出很多需求。他们深耕这么多年后发现,解决这些需求往往是技术迭代更新的原始动力。他认为,谁先解决了银行的需求,那谁就能定义了金融科技的未来。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中国电子银行网。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张泓杨 )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亚设网的观点和立场。

2.jpg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