茫茫宇宙,各类天体可谓是数不胜数。而地球作为其中的一员,避免不了被其他天体撞击。当然,为了避免一些大型天体对地球造成危害,天文学家们也一直在监视着一些有潜在危险的近地小行星。
据外媒报道,日前,一颗小行星以不到3000公里的距离飞过地球的南极洲。而令人担心的是,该小行星当时以如此近的距离接近地球并没有被发现。
报道中指出,这颗小行星名为2021 UA1,其飞掠地球的距离是史以来的第三近距离。上周日,它以高于国际空间站的高度飞越南极洲,但低于环绕地球运行的通信卫星。
根据运行轨道模拟器网站的天文学家托尼·邓恩(Tony Dunn)的说法,这颗小行星 周日晚上仅以3000公里的距离飞过了南极洲,但在最接近地球的时候并没有被发现。
不过,幸运的是这颗天体的直径只有两米,这意味着即使进入了我们的星球,它很可能会在我们的大气层中被烧掉,并不会对地球造成危害。
而在小行星2021 UA1之前,距离最近飞掠地球的是小行星2020 VT4,距离地球仅约370公里。其次是小行星2020 QG,它当时距南印度洋上空仅1830英里(约2945公里),但也小到不会对地球构成威胁。
虽然这些小行星的大小不足以对地球造成危险,但一些大的小行星一旦撞击地球,那么带来的灾难将是毁灭性的。因此,科学家们也一直在探讨躲避这些小行星的方法。
今年5月,美国和欧洲的航天组织一同开展了一项有关小行星撞击地球的演习,演习中模拟了一个3500万英里(约5600万公里)外小行星正在朝地球飞来,并有可能在6个月内撞击地球。
结果发现,人类目前的任何技术都无法阻挡这颗小行星的撞击,其最终撞击威力相当于一颗大型核弹。而唯一能做的就是在小行星撞击地球之前,对尽快的转移撞击区域的民众。
此外,我国科学家们也联合设计了近地小行星防御系统,称为“航天器火箭末级组合动能撞击方案”(Assembled Kinetic Impactor/AKI),简称“末级击石”。
根据这一方案,航天器进入深空逃逸轨道后,火箭末级与航天器不实施星箭分离,由航天器操控末级组合体撞向危地小行星,从而充分利用火箭末级的剩余重量,提升撞击小行星的动量,进而提升小行星轨道偏转能力。
- THE END -
转载请注明出处:快科技
#地球#小行星
(王治强 HF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