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阳光城(000671.SZ)收跌超7%,报2.98元/股,跌破3元。值得一提的是,上周五(10月29日)阳光城开盘跌停,直至收盘仍未打开跌停板,收盘报3.22元/股,总市值为133亿元,股价创上市以来新低。
跌的不止是股市,阳光城在债券市场也遭遇“滑铁卢”,“20阳城03”收跌41.03%,盘中两次临时停牌;“20阳城01”收跌38.11%,盘中两次临时停牌;“20阳城04”收跌7.63%。同日,阳光城宣布对8笔美元债提出要约。千亿万闽系房企为何遭遇“股债双杀”?
根据阳光城集团官网资料显示,阳光城脱胎于世界500强阳光控股,主营业务涵盖地产开发、商业运营、物业服务、城市更新等。致力成为为社会创造阳光健康生活的综合性房地产开发企业。2020年,阳光城实现销售金额2180亿元,综合实力位列中国地产TOP15。
阳光城此次“股债双杀”,要从三季报说起。10月28日晚间,阳光城发布了三季报。数据显示,前三季度,阳光城实现营业收入413.32亿元,同比增长8.59%,归母净利润29.12亿元,同比增长6.23%。
乍一看,还是不错的,毕竟多家房企,如华侨城、绿地等前三季度净利润都处于同比下滑状态。那为何还会引发“股债双杀”?仔细看三季报会发现,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阳光城前三季度的净利润仅有8670万元,较去年同期扣非净利润27.85亿元,下滑约97%,第三季度扣非净利润甚至同比下滑-274.27%,为-17.53亿元。
为何归母净利同比增长,扣非净利润却亏损近100%?财报显示,前三季度阳光城投资收益高达48.58亿元,同比增长了320%,主要原因是与万物云换股产生投资收益。今年8月,阳光城发布公告,阳光城用旗下“阳光智博”100%的股权换取万科旗下“万物云”4.8%的股份。
同时,财报显示,资产减值损失高达16.5亿元,同比大增518%,主要原因是对部分项目计提跌价。资产计提减值是指资产的帐面价值超过其可收回金额,把这个差额当做损失处理,或从公司利润中抵消,是房地产行业的常见操作。由于投资收益为非经常性损益利润,这一增一减,造成阳光城扣非净利润大减,也反映出阳光城前三季度并不乐观的经营状况。
三季度业绩的明显下滑,引发两名董事投反对票。10月28日晚,阳光城发布公告称,董事陈奕伦、姜佳立对《2021年第三季度报告》投反对票,理由为:对于公司三季度所表现的公司经营恶化,需要得到管理层合理解释。资料显示,而这两名董事均出自泰康系。2020年9月,阳光城通过受让13.61%股份,引入泰康系的泰康人寿、泰康养老、泰康资产(通过保险资管产品)作为战略投资。最终,阳光城方面获得33.8亿元的战略投资,泰康系由此成为阳光城第三大股东。
据悉,阳光城和泰康系还签订了长达10年的业绩承诺,对赌净利润。按照协议,根据双方协议,阳光城须在2020年-2024年实现不低于15%的归母净利润年均复合增长率,且累计归母净利润不低于340.59亿元,并在随后的2025年-2029年期间,分别实现5%-10%的业绩增长,如果业绩未能达标,则须对泰康进行相应的现金补偿。
2020年阳光城录得52.2亿元的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近30%。但如今,阳光城前三季度扣非净利润大跌97%,这无疑是一个危险信号。针对股东泰康系的反对票,阳光城回应称,拟于近日召开临时董事会就公司生产经营情况、财务状况、债务清偿计划及安排、销售回款情况等进行全面磋商,拟定针对性策略及措施。
事实上,阳光城经营状况的恶化在半年报中或已现端倪。此前,南方产业智库发布的2021年上半年中国上市房企60健康指数显示,阳光城得分为54分,处于不健康状态。
值得一提的是,从三季报数据可以发现,阳光城在控债务方面有一定成效,截至报告期内,阳光城有息负债为849.38亿元,较上年末下降19.90%。不过现金并不宽裕,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209.57亿,也同比减少了45.41%。同期账面上的短期借款48.83亿元、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171.49亿元,合计220.32亿元。
(文章来源:南方Plus)
文章来源:南方Pl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