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内蒙古自治区伊泰集团、蒙泰集团、汇能集团和兴隆集团等企业,主动下调5500大卡动力煤坑口售价至1000元/吨以下。
从市场监测情况看,近期全国煤炭产量显著增加,北方港口和全国统调电厂存煤快速提升,煤炭供需形势持续好转,煤炭期现货市场价格均出现明显下降。下一步随着供需形势持续改善,预计煤炭价格将加快向合理水平回归。
短短十个交易日间,国内动力煤期货价格已较高点跌落过半,一众前期强势无两的大宗商品,也纷纷走出阴线。
上游价格短期倒V字的陡然波动,无疑对产业链各个环节影响明显。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了解到,随着煤价回落,下游行业成本塌陷效应已经显现。在前期能源异常高价带来的下游负反馈下,结合煤炭保供政策持续背景,四季度煤市难再有大幅冲高表现。
动力煤价格十日间腰斩
11月2日早盘,动力煤期货主力合约2201再度下行,虽然盘中跌幅一度收窄,但截至下午收盘,依然大跌达5.51%,冲破900元/吨关口,收于891.8元/吨,
仅仅十个交易日间,动力煤价格跳水的幅度已不仅是腰斩。对比10月19日最高1982元/吨的极值,目前主力合约最大跌幅已超过56%。
前期与动力煤一道疯狂上涨的“绝代双焦”,也未能走出大跌阴影。11月2日上午收盘,焦煤、焦炭分别报出4%、1.4%的跌幅,午后焦煤跌幅收窄,焦炭止跌收涨,盘中最低价较十个交易日前的高点分别回落近45%、37%。
不仅期货市场。当前在政策稳价和供给提升的背景下,煤炭现货价格也大幅回落。
CCTD中国煤炭市场网消息显示,10月28日起,港口5500大卡动力煤价格高于1500元/吨的已不予以装船。而此前在24日,煤炭主产区坑口价格已出现明显下滑,降幅在100-360元/吨不等。
“确实近期煤炭现货价格出现了单吨千元左右的显著跌幅,不过对于大型煤炭企业而言,供应和价格都不受市场影响。”一不具名煤炭上市企业人士对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表示,大型煤企都是此前签订的长协价格,远低于市场煤价。前期市场煤价达到2400元/吨高位之时,公司长协价格也不足900元/吨,所以尽管目前市场煤价下行,对企业售价也不构成冲击。
政策保供的力度和成效逐步显现,使得前期导致煤价异常高企的供给紧张主因已经得到缓解。
国家发改委数据显示,近期全国煤炭产量明显增加。10月中下旬以来,全国煤炭日均产量连续数日保持在1150万吨以上,比9月底增加了近110万吨,最高达到1172万吨,创近年来日产量峰值。
同时,煤炭期现货价格快速下降。港口5500K动力煤平仓价已降至1500元/吨以下,坑口5500K动力煤价格已降至1200元/吨以下,一周内下跌近千元。秦皇岛港存煤突破500万吨。秦皇岛港煤炭场存稳步提升,尤其是大秦线检修结束后,进煤量明显增加。
与此同时,全国统调电厂存煤水平也得到快速提升。此前,全国统调电厂供煤已连续25日大于耗煤,但10月19日以来电厂供煤大于耗煤持续超过100万吨,近期连续数日供煤突破800万吨,最高达到832万吨历史峰值,比耗煤多200万吨,存煤水平达到1.06亿吨,比9月底增加超过2800万吨,可用19天。其中,东北三省电厂存煤已超过1270万吨,较9月底提升近1倍,可用天数提升到32天。按近期供煤水平测算,电厂存煤预计3日内可超过1.1亿吨,可用天数达到20天。
不过,动力煤保供大政策下,焦煤供给端仍存在一定扰动因素。
美锦能源最新公告称,根据山西政策要求,部分地区4.3米的焦炉被要求在2021年11月10日前关停,甚至由于环保需求可能被提前关停。这一政策导向对于焦炭价格而言是有保障的。目前全国4.3米焦炉的产能约为1亿吨,山西约为4200万吨。其中太原地区已全部关停;根据相关政策,吕梁地区预计会在2022年年底,甚至提前关停。
下游成本塌陷已经显现
10月底以来,在能源成本,尤其是国内煤炭价格大幅下跌的情况下,整个工业品价格都出现了普遍急跌的走势,成本塌陷效应显现。
11月2日早盘,国内铁矿石期货主力合约既跌破600元/吨关口,截至下午持续封于跌停,报565.5元/吨。同样收于跌停的还有线材期货,主力合约当日报跌8%,螺纹钢期货也收报4230元/吨,单日走出8%跌幅,较10月中旬最高5870元/吨大跌近28%。
现货市场上,据CCTD中国煤炭市场网数据,自国家发改委公布信息,将依据价格法对煤价进行干预后。甲醇原料价格4天下降3.5%,引发下游产品的价格下跌。而钢材综合售价从10月19日到10月26日,从6319 元/吨下降到6117元/吨,降幅为3%。
除期货商品外,水泥等高能耗行业,受煤炭价格波动影响也十分明显。
进入十月下旬,国内北方水泥市场行情总体平稳,南方部分省份水泥价格高位松动,全国水泥行情涨势渐止,价格或进入高位盘整期。据中国水泥网行情数据中心统计,目前国内水泥市场价格涨势渐止,部分地区累计降幅达到150元/吨。上周全国P.O42.5散装水泥均价为648.01元/吨,环比下降0.12%。
前期煤炭高价支撑下,工业品价格纷纷高涨,在成本挤压下,制造业企业盈利水平并不乐观。
“大宗商品很多是工业原材料,因此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尤其是能源价格的持续上涨导致二季度以来部分中下游制造业企业出现净利润增速大幅回落,甚至发电、水泥等企业出现了大幅度的亏损。”
宝城期货金融研究所所长程小勇分析,原材料价格高位运行,成本上升过快“挤占”了部分中下游企业利润,无法被及时转嫁和吸收,导致上下游的利润分配不均衡。分企业类型看,2021年前三季度,规模以上企业上游利润增速翻几倍,而中游加工业也维持较高的利润增长,但是下游终端制造业例如增速明显迅速,大多数是个位数增长。其中在原材料暴涨的情况下,9月汽车制造业利润增速出现-30.8%的增长,而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也是大幅负增长,其中家电等与居民相关的产成品出现亏损。
煤价尚未触底牛市难再
大宗商品此番急跌后是否已经触底?冷冬已至,“煤超疯”还是否会再度上演。
“虽然黑色系商品有冬储的需求,但目前根据国家发改委最新披露数据,电厂的库存已经显著回升,后期下游补库的需求不会再像9月份这样强劲,且如果11月、12月电厂需求不大,保供煤炭还会向市场煤转化。”程小勇分析称,对于今年冷冬的需求,市场早在此前的价格大涨中就已将预期透支,因此今年末煤炭价格难再有大涨行情。于此同时,钢铁等下游行业当前需求已在高成本压制下显著下滑。
“如按照此前市场传闻的政策设定坑口价,那么煤炭价格还有继续下跌的空间。此外值得关注的是,前期煤价下跌可能是行政方面的干预影响居多,但后期随着9月份释放的产能陆续兑现冲向市场,煤炭供需关系会发生改变。”他说。
程小勇认为,前期随着上游原材料价格不断攀升,能源价格处于历史高位,最终导致成本向下游传导达到一个极值之后,会发生需求负反馈,引发利润再平衡。即高企的通胀导致居民可支配收入下降,终端产品滞销,需求塌陷,中下游制造业被动累库,产成品企业减产,利润会从上游向下游转移。此前绝大多数商品价格上涨是供应问题,并非需求旺盛驱动,且在原材料价格高企的制约下,下游利润受到挤压。目前供应端无论是从能源成本还是限产角度来看,大多数商品的利多已经通过市场充分体现,即达到极值,边际上很难进一步强化。
CCTD中国煤炭市场网分析师成方也认为,10月中上旬,国际动力煤市场各主要煤炭出口国离岸价格仍处高位。然而,进入10月下旬,随着中国终端用户采购节奏放缓,国际煤价也终于迎来拐点,11月国际煤价走势或将彻底转变。
受中国市场煤价回调影响,部分韩国进口煤用户开始观望,日本国内新能源发电出力开始向好,部分抑制了煤电需求,再加上煤价不断上探,电厂采购进口煤逐渐谨慎。欧洲市场方面,由于天然气危机有所改善,同时风力发电出力有所提高,终端耗煤需求因此回落。此外,据印度相关人士表示,尽管国内电厂煤炭库存持续偏低,但印度火电厂缺煤现状正在逐步改善,电厂迫切采购进口煤的心态也有所缓和。10月下旬国际煤市出现的转折将会持续到11月,国际动力煤价格在延续数月的上涨之后将开始回落。(来源:e公司)
(文章来源:发改委网站)
文章来源:发改委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