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亿量化基金监管趋紧 基金业协会强化信息报送

财经
2021
11/03
08:37
亚设网
分享

 作者: 徐宇

[ 截至2021年二季度末,国内量化类私募基金在证券私募中的占比攀升至21%,总体资产管理规模正式突破1万亿元。 ]

备受争议的量化交易监管趋紧,基金业协会正式下发通知,强化量化基金信息报送。

11月1日,多家量化机构向第一财经证实,收到了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下发的《关于上线“量化私募基金运行报表”的通知》(下称“通知”)。通知内容显示,为完善私募基金信息监测体系,协会将在当日上线“量化私募基金运行报表”的月度报表,并要求相关管理人于11月15日前(含)完成首期报送任务,此后于每月结束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含)完成报送任务。

机构人士普遍认为,监管此举是为了更加全面掌握量化私募基金的整体运营状况,但是实际影响应该不大。

监管要求更细

“每家都收到这则通知了,但是实际影响应该不大。”一位头部量化机构品牌部负责人李晶(化名)对第一财经表示。

“监管应该是为了更加全面掌握量化私募基金的整体运营情况,才出台的该项规定。”某头部量化机构运营人员侯明(化名)对第一财经表示。

据侯明介绍,“以往从来没有统计过类似数据”。

而李晶则表示,相比于以往,通知要求报送的内容,颗粒度要更细一些。

“报的内容要更详细一些,包括一些交易性特征,算是对过去协会要求报送数据的分类统计细化,但并无实质影响。最多以前是按季度报送,通知出台后,则是一个月报送一次。”李晶说道。

通知还称,不报送或逾期报送达到两次及以上的管理人将被列入信息报送异常机构,基金业协会将在官网予以公示,并视情况进一步采取自律措施。

10月中旬,第一财经在《量化交易监管措施将出台?量化机构:监管只是在了解情况》报道中,就曾援引机构人士称,监管正在摸底排查私募机构在市场中量化交易数据占比和交易特征。

一家头部量化机构负责人李梓敬(化名)当时表示,“监管最近通过实地走访、当面了解以及发放调查问卷的形式,调查了一些大型私募机构。主要因为现在没有程序化交易的报备,交易所其实也不知道究竟具体哪一个账户是做程序化交易的,所以监管想了解目前市场中量化交易占比究竟有多少,交易特征如何等问题。”

对量化基金密切关注

2021年是“量化大年”。

中信证券(600030,股吧)研报显示,截至2021年二季度末,国内量化类私募基金在证券私募中的占比攀升至21%,总体资产管理规模正式突破1万亿元。

据私募排排网数据统计,量化私募是前三季度最大的赢家,在百亿私募收益榜前十中,纯量化私募占八席,分别是鸣石投资、天演资本、佳期投资、世纪前沿资产、金戈量锐、因诺资产、盘京投资、宁波幻方量化。

数据显示,截至9月底,20家百亿级量化私募今年以来不仅全部获得正收益,平均收益更是高达20.08%,远超私募基金平均收益水平。

不过,量化交易近期以来也备受争议。

此前,国庆长假后A股市场成交量急速下滑。在一些从业者眼里,正是因为量化交易的“顺势交易”,才导致市场成交量缩减。

具体逻辑是,量化机构执行顺势交易,即市场下跌时,量化交易顺着下跌卖出或者做空;如果持有板块上涨的话,量化机构就会不断去追涨。由此放大市场趋势。

市场当时一度传,量化交易量占整个市场交易量的六成甚至以上。不过,李梓敬表示,“实际上我觉得量化交易量在整个市场的交易占比,也就是20%左右,不足以对A股市场整体成交形成影响。”

加上国庆假期后量化基金业绩波动下滑,以及私募机构鸣石投资事件的持续发酵,量化交易再次被推上风口浪尖。关于量化机构即将被监管的传闻,也一度在投资圈里传播。

在部分业内人士看来,此次通知的下发,代表监管对量化基金行业给予更多关注。

“虽然没什么实际影响,但我个人认为,通知的下发代表监管更加密切关注量化基金行业。”磐安投资合伙人邱晓刚表示。

上海小郁资产总经理左剑明则认为,通知的下发一定会对量化基金的可操作性造成一定层面的影响。

“粗略来看,应该对市场会有比较大的影响。监管此举背后一定有潜台词,一旦(量化基金)进入监管范围,可操作性就会明显降低。”左剑明表示。

(董云龙 )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亚设网的观点和立场。

2.jpg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