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料涨势延续加剧光伏板块业绩分化 上下游博弈观望状态四季度持续

财经
2021
11/04
14:31
亚设网
分享

四季度是光伏装机旺季,不过年初以来持续的硅料涨价,让行业内“有人欢喜有人愁”:从三季报披露情况来看,基本延续了中报行情,上游硅料厂商享受行业高景气带来的涨价红利,利润大幅增长,下游从电池片到组件因涨价不及上游,利润空间被压缩。

11月3日,硅业分会公布最新价格,本周国内单晶复投料价格区间在26.7-27.6万元/吨,成交均价为27.22万元/吨,环比涨幅为0.15%;单晶致密料价格区间在26.5-27.4万元/吨,成交均价为26.97万元/吨,环比涨幅0.11%。

业内分析人士对财联社记者表示,明年新增产能落地后,硅料才可能止涨回落。年内情况看,下游组件及终端企业仍需要承担成本上升压力,上下游博弈观望的状态或将持续,组件企业利润被摊薄后,可能持续面对增收难增利的局面。

上游硅料享受高景气红利

由于硅料新增产能的投放速度相对于下游的扩产速度依然落后,硅料价格在短暂调整后,下半年复涨并突破新高。受益于硅料量价齐增,且涨价幅度覆盖成本上升,多晶硅企业盈利逐季增强,“三巨头”营收亮眼。

财报显示,大全能源(688303.SH)前三季度产销两旺,实现多晶硅产量6.30万吨、销量6.37万吨,分别增长11.89%和23.42%。在业绩上,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收83.05亿元,净利润44.73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77.16%和799.73%,其中第三季度实现营收37.93亿元,同比增长336.95%,净利润23.10亿元,同比增长1132.74%。

特变电工(600089.SH)前三季度多晶硅销量5.56万吨,实现营收391.06亿元、净利润51.91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32.66%和233.67%,并在第三季度实现营收166.41亿元、净利润20.85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44.33%和227.92%。

通威股份(600438.SH)前三季度实现营收467亿元、净利润59.45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47.42%和78.38%,第三季度实现营收201.4亿元、净利润29.79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55.63%和28.29%。

值得注意的是,光伏发电行业上游多晶硅产业链已形成寡头局势,多晶硅行业CR5从2018年的60.3%提高至2020年的87.5%。进入四季度后,前期新建的硅料产能陆续进入试生产,新增产能加速落地后。

11月2日,通威股份旗下永祥新能源举行二期5.1万吨高纯晶硅项目进入生产运行阶段,年底前还有5万吨高纯晶硅项目计划投产;据大全能源消息,三期B阶段年产35000吨多晶硅扩产项目正在建设中,预计年底建成投产,将在2022年3月底之前达产。

业内分析人士对财联社记者表示,在阶段性供需错配影响下,硅料持续紧平衡状态,今年以来几乎维持每周涨价的局面。目前,硅料市场依旧延续紧平衡状态,供不应求下,四季度硅料降价可能性低,上游企业全年业绩可期。

下游业绩短期承压

由于光伏行业的火热行情,下游企业对多晶硅需求攀升,导致国内多晶硅料均价从年初的8。万元/吨涨至目前27万元/吨,涨幅超过220%。在硅料价格大涨价的情况下,组件年内涨幅却仅在50%左右,导致下游短期业绩承压,利润增速不及上游。

在头部组件企业中,天合光能(688599.SH)虽然第三季度季度营收和净利润环比二季度均略有下降,不过营收约110.77亿元,同比增长50.09%,以及净利润约4.51亿元,同比增长33.06%。

组件出货量第一的隆基股份(601012.SH)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562.06亿元,同比增长66.13%,不过实现净利润为75.65亿元,同比仅增长18.87%,净利润增速为近三年新低。

此外,多数企业也出现利润增速不及营收,甚至亏损情况:晶澳科技(002459.SZ)在营收同比增逾五成的情况下,净利润增长仅1.62%,且扣非净利润同比下降9.73%;东方日升(300118.SZ)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54亿元,同比减少45.33%,扣非后净亏损2.30亿元。

对此,有分析人士对财联社记者表示,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今年以来硅料价格出现大幅上涨,传导至硅片、电池片和组件等各个环节连续涨价。不过,下游议价能力较弱,涨价幅度不及上游,导致毛利水平降低,企业利润却并未跟随市场规模的增长而增长。

值得注意的是,四季度抢装潮可能会加剧增组件企业收难增利情况。而根据硅业分会分析,硅料环节供需关系明朗之前,上下游博弈观望的状态或将持续。根据总体供需关系推断硅料价格短期内将以高位持稳为主,一方面有下游组件端订单执行良好和价格涨势延续作为支撑。

不过,另一方面即便组件端库存积压或订单价格上涨动力不足等压力向上游传导,硅片企业因此叠加“限电”、“一体化企业保组件端利润”等因素,继续承压下调开工率,硅料端也同样面临降耗减产等问题。

(文章来源:财联社)

文章来源:财联社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亚设网的观点和立场。

2.jpg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