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联想集团在港交所发布2021/2022财年上半年(截至今年9月的六个月)业绩报告。报告显示,上半财年,得益于产品组合向更高附加值细分市场的强劲转向和商业复苏,集团收入创纪录。权益持有人应占利润同比增长87%,并达到近年最高的净利润率。在4日举行的财报会议上,杨元庆针对供应链、资产负债率和研发投入等问题回应了市场关切。
回应供应链掣肘
在供应链方面,包括华硕、惠普等厂商在内,都已经明确压力较大。
杨元庆也对记者介绍,“零部件短缺是整个行业性的,很可能到明年上半年都满足不了市场需求。现在PC没有交付的订单,已经几乎相当于公司一个季度的销量。以芯片为例,旧制程的芯片短缺现象就比较明显。”
从目前来看,联想集团的供应链压力较多数头部PC厂商要轻。杨元庆解释说,这得益于三方面原因。
首先,混合型的制造模式。杨元庆介绍,虽然面临多种因素的掣肘,由于公司采用外包+自制相结合的模式,这直接驱动供应优势,给公司带来了更好的回报。
第二,全球化结合本地化的优势,保证了和供应商的沟通。
第三,公司进行了战略性的预先采购,这反映到财报上也表现为公司库存的提高。
在供应链优势下,从具体业务方面来看,财报显示,智能设备业务集团优化的销售组合推动了24%的收入增长和其历史上最高的经营利润率;基础设施方案业务集团也得益于强劲的商业升级,取得创纪录的收入,同时将经营亏损同比缩小81%至1700万美元。此外,方案服务业务集团的经营利润也同比增长41%。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PC之外,非PC智能终端表现更为抢眼,销售额已经占到IDG集团的19%,手机之外,平板也占到了47亿元的销售额。消费平板全新产品的发布也迎来爆发式增长,占到了消费平板细分市场的前三名。
回应负债率问题
对于市场关注的接近90%的资产负债率水平,杨元庆也首次作出回应。
杨元庆分析说,IT行业和房地产行业不同,后者资金周转周期长,IT行业周转周期比较快,从进货、库存到出货,数月内就可以完成。同时,行业更强调的财务指标为“现金周期”,即供应商会给公司账期,公司也会给客户账期,从“应收帐款+库存-应付账款”的周期来看,公司保持在数天水平,甚至是负数。联想负债结构中,70%左右的比例为供应商应付款,而非银行有息负债。目前联想有息负债比例很小。
此外,杨元庆也对研发投入问题进行了回应。
他表示,过去公司每年研发投入都在100亿元以上,这在中国企业中的绝对数据是居于前列的。“公司已经明确,今年、明年、后年,公司要用三年时间,将研发投入再翻一番。今年第一季度研发投入增速超过4成,上一季度增速达到57%,公司对达成承诺有信心。”杨元庆强调,“公司并非因为研发投入不满足科创板上市要求而告别科创板。”
具体来看,在研发投入方向方面,联想集团将围绕新IT架构,在端边云网智方面全方位投入。端方面,加大多种类智能终端创新,既包括个人电脑等生产力终端,也包括智能手机平板等信息消费终端,同时还包括AR、VR等新一代交互式终端和消费物联网。边方面,将打造全栈式边缘计算能力。云方面,巩固高性能计算在体系架构涉及和绿色水冷技术的全球领先地位,加大混合云和多云管理的技术投入。网方面,以5G和云网融合技术为基座打造核心能力,聚焦5G云化基站等。智方面,加大投入联想智能服务管理平台,打造全流程、全要素的数字化智能化平服务。此外,ESG也是公司投入的重要方向。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e公司)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e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