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块钱就能买下一家公司?返现最高到98万?
这并非是噱头,而是阿里拍卖网在双十一期间“骨折式促销”的一部分。
时代财经注意到,近期阿里拍卖网显示,“法院处置股权”“破产名企股权”“深沪市A股”等多类拍品正在进行优惠促销,最低可以1元起拍,高价拍品还叠加双十一大额返现活动,返现金额从1111元到98万元不等,有网友表示,“1块钱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心动了!”
然而,虽有可能以1块钱拍到手一家公司,但风险成本极高,且不排除是空壳。而对于那些起拍价动辄上亿的资产,也有拍卖公司直言,“经营状况不好说”。
在股权拍卖这一行,并非“捡便宜”那么简单。
(来源:图虫创意)
1元起拍,大额返现最高98万
“全国稀缺股权打折拍卖!11.1-11.11线上付尾款,有机会抢大额返现,速来!”双十一前夕,广州的张琛收到来一条来自阿里拍卖的短信。同样,“热门稀缺房产11.11起拍,狂欢购房节低价捡漏”的短信也被推送到了林筱钰的手机上。
不过他们此前都没有在阿里拍卖平台参与过类似的股权拍卖,“感觉很奇怪,阿里这么看得起我?”张琛调侃道。
实际上,如火如荼的双十一活动已经蔓延到股权拍卖领域。
打开阿里拍卖网的股权超市,“稀缺股权打折拍”几个字颇为显眼,再往下浏览,“1元起拍”“98万返现”更是吸引力十足。不少网友表示,“心动了!”
时代财经注意到,不同于电商双十一的复杂规则,阿里的股权拍卖来得更简单直接。
以“1元起拍”为例,佛山市格寓酒店管理有限公司99%股权将在11月15日开拍,保证金只需0.99元,竞拍加价幅度为100元,成交后再另付0.5%的服务费,这家公司就“到手”了。
大额返现看起来也颇吸引人。11月1日至11日,买受人在线上付尾款,单个标的付款累计达到50万元以上,便可100%领取大额返现,返现金额从1111元至98万元不等,将以支付宝余额的形式返入账户。
(来源:阿里拍卖网截图)
但要拿到98万的返现,付出的资金必然也不低,阿里给出的价格是10亿以上。1元起拍品与返现无缘,“亿元豪股”派上用场。比如柳州正菱鹿寨水泥有限公司等4家公司100%股权打包转让,起拍价就高达7.82亿元,加价幅度为100万元。时代财经注意到,目前这笔股权拍卖吸引了1715人围观,可见投资人也很感兴趣。
时代财经查询发现,京东拍卖网也设立了双十一法拍打折专场,但并未打出返现优惠。
11月4日,江西赣州一家参与阿里拍卖网双十一活动的法院告诉时代财经,“活动是平台邀请的,所有法院都可以参与,没有特别的要求,这个返现金额是由平台承担的。接到邀请我们就参与了,一定程度上或许可以加快资产处置,我们也乐意参与。”
时代财经查询发现,该法院挂出的拍品大多为法拍房,“有七八折的优惠吧”,前述工作人员介绍,“一套120平的广东中山的房子,咨询的人比较多,起拍价是150万,过户手续都办妥了,不过其他小县城的(房子)尽管更便宜,但也没多少人在意。”
拯救破产名企?小心买到空壳
从价格来看,尽管股权拍卖看起来“划算”,但背后的风险比想象中更大。
以前述佛山市格寓酒店为例,时代财经查询得知,拍卖人为该公司的控股股东佛山市曼斯顿酒店管理有限公司,后者目前已被法院强制执行,且身陷多起诉讼,而格寓酒店自身的下落、现状、经营情况均不明。时代财经致电该公司,对方接听电话后直接挂断。
11月4日,负责这起股权拍卖的管理人黄霄告诉时代财经,“工商资料、营业执照那些都是没有的,公司现在联系不到很正常,毕竟已经找不到人了。控股股东是破产清算,现在接近尾声在做财产处置。”黄霄还表示,这类股权确实存在一定的风险,后续的手续、经营问题都需要买受人自己去处理协调。
除破产清算的股权外,时代财经注意到,不少涉刑资产也挂上了“1元起拍”的标识。
如新三板挂牌公司ST合一康(832521)的2260万股股权将以1元开拍,保证金50万元。时代财经查询发现,该笔股权出让人为ST合一康控股股东、实控人孙铭阳,因涉嫌刑事犯罪,孙铭阳在2019年已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具体涉案情况尚不明晰。
11月4日,ST合一康一名工作人员告诉时代财经,“这笔股权已经有人在谈了”,但其并未透露公司目前的经营情况。
“1元起拍”背后的隐形成本是什么?
11月5日,时代财经采访了来自广东卓建律师事务所、拥有多年公司收并购以及资本市场领域经验的丁涛律师,他分析称,“购买股权意味着公司全部的概括转让,显然也包括负债需要承担,这也是大部分以极低价格、象征性价格处置股权的缘由,可能某家公司股权对价只有一块钱,负债却上亿元,这种情况并不罕见。”
“这类企业通常内控制度不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混乱,收购后如何经营管理是最大的问题。还有一些企业,核心资产是软资产、人力资源等,收购后如果核心人才全部流失,收购的公司就会变成彻头彻尾的空壳。”丁涛指出。
此外,股权被拍卖的企业中,亦有期货、基金、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身影。
2019年末,经上海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裁定破产清算后,上海华信国际集团(下称“上海华信”)走到了终局时刻。作为曾经的民营能源巨头——中国华信的一级公司,上海华信的资产处置引发各方关注。
上海华信的下属企业华融融达期货、南海基金便数次出现在股权拍卖市场。
华融融达期货的2.51亿股股权将在11月8日以1.19亿元开拍,这并非首次拍卖。成立于1993年的融达期货,是全国最早成立的大型期货公司之一,曾经连续8年被评为A类期货公司。不过随着中国华信的风险暴露,融达期货的经营情况亦不乐观。
11月4日,该笔拍卖的管理人陶旭方告诉时代财经,华信的资产处置进程已经过半,还是比较困难的。“融达期货已经拍过很多次,上次评估价是3.6亿元,这次已经降到1.9亿元了。”
“破产财产不同于司法拍卖,可以一直拍下去,直到符合投资人的预期”,陶旭方同时指出,“风险肯定是有的,我们这边也不清楚融达期货的经营状况。”
对于竞拍成功后的手续问题,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名法务人员告诉时代财经,交易完成后,法院会出具一份股权受让证明,但是后续还需要公司股东开会表决,所以过户也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除此之外,一般情况下的股权收购需要进行一系列尽职调查、买卖双方协商、协议签订等漫长的过程,如果对于标的公司没有详细了解,贸然购入股权的风险极大。
“司法拍卖更甚,买受人没有太多的时间进行尽调,”丁涛告诉时代财经,“对于非上市公司来说,股权难以处置最重要的原因是参考价不易确定,而一旦经过议价或者评估确定参考价后,即进入拍卖、变卖程序。”
而一旦拍下,退出也极其不易。
丁涛表示,购买股权后,如果想要退出,则要依据《公司法》的相关规定进行。“收购后就成了公司股东,需要对其经营产生的负债承担有限责任,没有明确的回购条款依据的话,一般情况下退出非常困难,甚至是不可能。”
(文中除丁涛外,受访者均为化名。)
(王治强 HF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