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与澳大利亚的外交危机再度升级。法国驻澳大利亚大使11月3日表示,澳大利亚政府向媒体泄露两国领导人私人通信内容的行为 “低级到了新水平”。他还严厉指责澳大利亚“背后捅刀子”,是一个“不可信任的伙伴”。
其实,在不久前举行的罗马G20峰会期间,澳大利亚总理莫里森就遭遇了“大型社死”时刻。法国总统马克龙在接受澳大利亚媒体采访时公开斥责其在潜艇毁约问题上“撒谎”。他还指出,由于莫里森的背信弃义,“澳大利亚的国家声誉受到了损害”。对于马克龙这番言辞激烈的批评,澳大利亚在野党工党领导人阿尔巴尼斯惊呼:“这是莫大(博客,微博)的耻辱”。可以说,在全球媒体的镁光灯下颜面尽失的并不仅仅是莫里森个人,更是澳大利亚的国家形象。澳大利亚外交正陷入尴尬困局。
事实上,近几年的澳大利亚外交越来越缺乏“外交”色彩。在一系列重大的对外关系问题上,澳大利亚的行为举止显得极其莽撞失序,既无章法也不理性。堪培拉当局完全一头热地将澳大利亚的命运和未来,同美国的地区与全球霸权牢牢地捆绑在一道,且不计成本、不惜代价地为维护美国的霸权地位冲锋陷阵,同时却将本国切实的利益抛诸脑后。
此次澳法之间的“潜艇交易风波”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据媒体透露,6月12日,在英国康沃尔郡举行的G7峰会上,莫里森向拜登提出,澳大利亚有意放弃2016年与法国签约建造的常规动力潜艇,希望转投美、英两国,寻求核动力技术,建造核动力潜艇。对此,拜登做出了积极的回应。
于是,一出两面三刀的“阴谋剧”开始上演。莫里森在峰会后按原计划抵达巴黎访问。6月16日,还蒙在鼓里的马克龙为他举行欢迎宴会。宴会上莫里森公开感谢马克龙为解决潜艇合同中的有关问题所作出的努力,甚至还惺惺作态地表示盼望法国潜艇制造商能够按合同“交货”。
而与此同时,同美国、英国方面的磋商和谋划已在紧锣密鼓地开展起来。9月15日,拜登、约翰逊、莫里森突然通过视频记者会的方式同时宣布,建立三国“奥库斯”(AUKUS)联盟,澳大利亚将撕毁与法国价值600多亿美元的潜艇订单,改由美、英两国提供核技术,帮助澳大利亚组建不少于8艘的核潜艇舰队。马克龙是通过媒体报道才得知了这一变故,难怪在震怒之下他立刻决定召回法国驻美和驻澳大使。
可以看出,澳大利亚积极策应和配合美国的“印太战略”,为了追随和讨好美国,莫里森政府完全置基本的道义诚信和契约精神于不顾。
同样,在中澳关系上,也能看出堪培拉当局的外交政策和所作所为已经越来越失去政治智慧,缺乏理性的引领。
中国和澳大利亚之间没有领土争端和历史恩怨,建交近50年来,中国已经成为澳大利亚最大的贸易伙伴,中澳间互惠互利的伙伴关系实实在在地造福于两国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福祉。
然而,近年来在美西方的“反华棋盘”上,堪培拉毫无底线地充当“马前卒”的角色,在涉疆涉港涉疫情等一系列问题上对中国进行抹黑和攻击,甚至还公开表示将插手台海问题,屡屡挑衅中国主权,损害中国的国家利益。
澳方还将两国间的经贸关系政治化,对中国企业正常的投资活动采取歧视性政策,以所谓“国家安全”为由设置政策障碍,严重影响了两国间的互利合作,影响了中国企业对澳投资信心。正是在这些因素之下,2020年中国对澳大利亚投资骤降61%。澳大利亚国立大学一项研究指出,中国对澳大利亚直接外商投资的“断崖式”下跌程度,远高于因新冠疫情造成的外商投资跌幅,对澳大利亚经济正造成严重的冲击。
综合来看,当前法澳矛盾仍在发酵,鉴于明年两国均将开始大选,任何一方让步的可能性都不大。但对于澳大利亚来说,最大的损失并非一时的“丢面子”,而是在国际舞台上丧失信誉,从而失去国际社会的信任和合作意愿。目前澳大利亚急于在经济上走出疫情阴影,同时试图寻找新的出口市场,但欧盟已经宣布将搁置同澳大利亚自贸协定的谈判,这不啻于当头一棒。同时,堪培拉扩军拥核的投机举动和冒险行为正引起周边国家的警惕,他们同澳大利亚的关系将面临考验。
对于在潜艇问题上余怒未消的马克龙,深谙外交手腕的美国总统拜登在双方会晤中变相地表示了道歉,他还言之凿凿地声称,以为法国方面早就知道澳大利亚毁约的打算。这显然是直接把责任甩到了澳大利亚和莫里森的头上。
服务的是美国的战略目标,损害的却是自己的切实利益,甚至在紧要关头还遭到美国的无情“甩锅”,于是进退失据,乱无头绪。这就是今天澳大利亚的外交困局。(作者是中国澳大利亚研究会会长,华东师范大学澳大利亚研究中心主任)
(王治强 HF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