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 张怀水 每经编辑 陈旭
11月7日,海关总署公布今年前10个月我国外贸进出口情况。据统计,今年前10个月,我国进出口总值31.67万亿元,同比增长22.2%,比2019年同期增长23.4%。其中,出口17.49万亿元,同比增长22.5%,比2019年同期增长25%;进口14.18万亿元,同比增长21.8%,比2019年同期增长21.4%;贸易顺差3.31万亿元,同比增加25.5%。
记者注意到,按人民币计价,今年前10个月我国进出口总额甚至已经超出2019年全年,距离史上最高的2020年进出口总值32.22万亿元也仅有不到5500亿元的差距。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国际经济研究所所长李春顶接受《每日经济新闻(博客,微博)》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前10个月外贸规模创历史新高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中国制造的竞争力和中国经济的韧性,推动进出口贸易持续增长;二是我国扩大对外开放的政策效应,包括扩大开放市场、主动扩大进口、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先行先试、区域贸易协定不断发展,以及“一带一路”、中非和中拉合作等政策措施的红利逐步显现;三是新冠疫情导致全球市场供应不足,而国内疫情的有效控制刚好填补了这部分缺口。
出口增速超机构普遍预期
根据海关总署统计,10月份,我国进出口总值33356.9亿元,同比增长17.8%,比2019年同期增长23%。其中,出口19408.2亿元,同比增长20.3%,比2019年同期增长29%。按美元计价,10月份我国进出口总值5159亿美元,同比增长24.3%,比2019年同期增长34.5%。其中,出口3002.2亿美元,同比增长27.1%,比2019年同期增长41%。
此前,申万宏源(000166,股吧)在其研报中上调了今年四季度我国出口同比增速预测值,按美元计价,预计四季度出口同比有望增长12.2%,其中10月份当月,预计出口同比增速为19.1%,两年平均增速对应为14.9%。而在数据发布前,有媒体采集的7家机构预测中值显示,10月出口同比增长24.6%。由此可见,10月实际出口同比增速超出了机构的普遍预期。
此外,记者梳理发现,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分项中的新出口订单指数自今年4月份开始连续6个月环比下滑,并于9月录得46.2%的年内低点,而10月PMI新出口订单指数为46.6%,较上月回升0.4个百分点,半年来首次触底回升。
中国世界贸易组织研究会副会长霍建国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近期出口同比增速逆势上涨,表明价格因素有可能对出口增长形成了一定支撑,尤其是在上游原材料和海运价格居高不下的背景下,外贸企业有可能会被动涨价。
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郑后成认为,对10月出口增速形成支撑的因素主要有两点:一是全球宏观经济持续向好,在数量方面对我国出口增速形成支撑;二是10月大宗商品指数(CRB)为58.49%,为近5个月新高,在价格方面对10月出口增速也形成了一定支撑。
部分大宗商品进口量减少
在进口方面,据海关总署统计,10月我国进口总值达到13948.7亿元,同比增长14.5%,比2019年同期增长15.6%。按美元计价,10月进口2156.8亿美元,同比增长20.6%,比2019年同期增长26.4%。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唐建伟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10月以美元计价的进口同比增速为20.6%,呈“量减价升”趋势,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是政策调控保障大宗商品供应充足,进口量有所减少,国家针对“限电限产”和“运动式减排”及时纠正,通过恢复产能并加强重点大宗商品调控,大豆、铁矿石、原油以及集成电路等进口量减少;二是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受供应短缺问题影响仍相对偏高;三是国内需求有所放缓,使得进口需求减弱。受到近期局部疫情扰动和前期部分地区限电限产影响,国内需求可能延续持续回落趋势,企业去库存压力较大,进口需求有所减弱。
根据交行金融研究中心提供的最新研报,10月以来,受疫情扩散和供应链短缺影响,煤炭、原油、天然气等大宗商品价格涨幅扩大。其中,布伦特原油价格超80美元/桶,较年初涨幅扩大,海外天然气价格涨幅甚至翻番,煤炭价格同样大幅上涨。分产品来看,10月份进口贡献较大的仍是集成电路、原油、铁矿砂和农产品(000061,股吧)等。天然气和煤炭进口大幅增长,主要是国内能源出现紧缺导致需求上升。
李春顶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国际大宗商品涨价的因素来自于两个方面。首先,疫情带来大宗商品供应下降且需求提升,供不应求的结果必然是价格上涨。其次,全球性量化宽松政策以及投机涌动也是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跌宕起伏和不断攀升的重要推动力量。
(张泓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