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急清理下架与大V合作,更多券商紧急研究应对之举,一大波内部规范正待出台,金融持牌化已是大趋势

财经
2021
11/09
08:40
亚设网
分享

财联社(上海,记者 刘超凤)讯,自上周五以来基金投顾行业刮起监管风暴后,机构与大V合作又成为新一轮监管关注点。按证监会最新下发《机构监管通报》要求,证券公司应规范开展与大V合作活动,互联网“大V”不属于专职从事证券经纪业务的证券经纪人,证券公司利用“大V”引流开户给奖励不符合监管规定,证券公司应停止相关合作。

据记者了解,多家券商今日火速开启内部清理与整顿,包括火速下架与大V、小V等互联网自媒体的所有广告、视频合作等内容,并要求员工全部下架个人制作的财经自媒体视频。也有不少券商表态,明天公司将开会研究制定公司的执行办法。从近日的监管导向来看,金融持牌化已是大势所趋。

有行业人士明确提到,“我们欢迎这类规范,这波直播的爆发主要由去年春节后疫情开始的,后又刚好赶上行业的风口,内容的合规性及质量难免都参差不齐,从合规展业及声誉风险管理的角度,行业非常欢迎合规管理。”

目前,券商大多在培养自己的KOL,证券公司自有人员在各类平台打造MCN体系已是行业趋势。从行业规范的基础上,券商等持牌机构主动占领短视频领域,有助于进行投资者教育。一家券商互金负责人认为,持牌机构应该优化自身的内容输出体系,加强互联网展业规范,引导员工开展线上展业,打造个人IP。

券商今日下架大V和员工视频

监管提到,证券公司与“大V”合作有两种模式:一是开户引流,即投放开户链接模式;二是直播,即投资者教育形式的直播,如某证券公司与经济学家等知名“大V”合作开展直播活动,开展投资者教育,介绍投资理财知识等。

证券行业此刻已“风声鹤唳,草木皆兵”。虽然局势不甚明了,但监管意图明显,有些券商已紧急采取行动。据记者了解,多家券商今日火速开启内部清理与整顿,包括火速下架与大V、小V等互联网自媒体的所有广告、视频合作等内容。也有不少券商表态,明天公司将开会研究制定公司的执行办法。

监管是允许投资者教育形式的直播,但如何界定财经大V?一些行业人士的理解是,财经大V是属于那些没有经纪人资格、且在公域捞流量的个人大V,这些大V们往往属于监管空白地带,规范展业后,监管的主要监管方向在MCN,监管发力也主要在券商与MCN。

此外,也有券商今天要求员工全部下架个人制作的财经自媒体视频,并暂停更新。沪上某券商人士告诉记者,“我们此前清理过一次员工自媒体号。按规定,如果员工个人建立自媒体账号,就不能与公司名称相关联。否则必须向公司报备。”

但对于财经自媒体视频,多家券商莫衷一是。有的表示员工可以拍摄与金融无关的视频;有的则说如果与金融相关,就必须向公司报备。

规范展业,利好持牌机构

有业内人士提到,现在有些券商在培养自己的KOL(关键意见领袖)。据记者了解,某头部券商就提出了打造IP星计划,挖掘公司内部员工,或者引入优秀财经自媒体工作者,该计划经历数月,已有固定的主打人选。

券商培养KOL不仅有利于树立品牌,也可能进行投资者教育。券业从业人员虽然更加专业,但是受制于监管的规定,在内容传播上有很多限制。相比之下,非券业人士没有太多限制,形式上也更为多样化。

对于监管规范展业本身,券商是非常赞同的。“自媒体大V水平参差不齐,直播方式也各式各样,可能存在违规展业的情况,通过诱导宣传、贩卖焦虑等方式获取流量,部分投资者可能在没有充分了解市场风险和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的情况下盲目入市。”某券商互金负责人对财联社记者表示。

前述互金负责人补充道,“实际上,市场上也不乏很多优秀的大V,监管规范有利于大V向持牌机构靠拢,更好地服务用户。本次规范有利于厘清服务边界,加强投资者保护。”

但也有券业人士对记者谈到,证券公司自有人员在各类平台打造MCN体系是行业趋势,避免出现“一刀切”。

前述互金负责人提到,“监管下场规范短视频,利好持牌机构。大量券商等持牌机构从业人员这几年通过短视频等方式做内容输出,开展线上营销获客,目前尚未形成规模效应,但线上特别是短视频平台的用户需求是大规模存在的,个人品牌的财富管家模式,已经通过大V得方式得到了很好的验证,持牌机构应该优化自身的内容输出体系,加强互联网展业规范,引导员工开展线上展业,打造个人IP。”

(张泓杨 )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亚设网的观点和立场。

2.jpg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