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呗”重新出发 互联网贷款正本清源

财经
2021
11/09
20:37
亚设网
分享

中国消费信贷超级品牌“借呗”转型了。

原有的“借呗”一分为二:由银行等金融机构和蚂蚁集团联合运营的业务从原来的“借呗”里剥离,命名为“信用贷”,用户将在页面上看到信贷业务的提供方,并直接与该金融机构发生借贷关系。同时,“借呗”作为自有品牌,由蚂蚁消费金融公司独立运营,遵循消金公司的监管规则。

蚂蚁官方称其为品牌隔离,实际上业务模式发生了根本变化。金融机构将从“隐身”走向前台,独立完成信用审核和风险控制,发放贷款资金并承担风险。

“在新模式下,蚂蚁平台就像一个大集市,为银行提供一个摊位,它挣的不再是利差,而是‘摊位费’,这个费用更低、也更合理。”上海新金融研究院副院长、浙商银行原行长刘晓春表示,这也是监管的初衷,既要发展数字金融,又要打破数字垄断。

某头部城商行副行长亦乐见其成:“这对银行是有利的。在与银行的合作中,支付宝将仅做科技和引流的工作,把金融的事情让给银行来做。原来的借呗、花呗对银行有很大的利润侵蚀。”

“借呗”重新出发 互联网贷款正本清源

“借呗”开启平台对接模式

“借呗”启动品牌隔离,重塑与金融机构的业务合作模式,是回应监管要求、落实整改之举。

今年6月,蚂蚁消费金融公司获得开业批复。按照银保监会的要求,蚂蚁集团应在蚂蚁消金开业6个月内完成花呗、借呗的品牌整改,花呗、借呗将成为蚂蚁消金的专属品牌,其他金融机构借助蚂蚁集团提供的数据信息所发放的消费信贷,不再标挂花呗、借呗名称。

银保监会要求蚂蚁集团采取有效方式,保证金融消费者在申请消费信贷时充分了解信贷服务提供者的名称,避免引起品牌混同。

去年下发的《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也明确规定,商业银行应在相关页面醒目位置向借款人充分披露自身与合作机构信息、合作类产品的信息、自身与合作各方权利责任,按照适当性原则充分揭示合作业务风险,避免客户产生品牌混同。

“信用贷”正是回应以上监管要求的产物,它将过去的内嵌式联合贷款模式,转变为平台对接模式。即与蚂蚁合作的金融机构将在页面上直接呈现给用户,由金融机构独立完成对用户额度、利率的审核,发放贷款资金并承担风险。

“借呗”重新出发 互联网贷款正本清源

“借呗”规模收缩成必然

“花呗”、“借呗”是消费信贷领域的超级品牌,短短数年便已促成超2万亿元的交易,亦为蚂蚁集团贡献了巨额利润。但这两项业务规模收缩几乎是必然。

原因在于蚂蚁消金的资本金对业务规模的硬约束。目前,蚂蚁消金的注册资本为80亿元,按照10倍的杠杆限制,独立发放的贷款业务规模大约800亿,能撬动的联合贷款业务规模不超过3000亿。因为银保监会规定,商业银行与合作机构共同出资发放互联网贷款的,单笔贷款中合作方出资比例不得低于30%。

在以上政策条件下,蚂蚁自有的“借呗”业务要继续维系天量放款规模,需要蚂蚁消金补充大量资本金,显然难度甚大。

可以预见,京东、度小满、360数科、乐信等互联网平台与金融机构合作的消费信贷业务,亦会从品牌到业务模式大变样。

这一变化体现了监管部门对互联网平台的整改原则,即让所有金融业务置于统一的监管规则之下,同类业务、同类主体一视同仁,用资本约束终止“流量金融”的高杠杆。

“借呗”重新出发 互联网贷款正本清源

互联网贷款正本清源

“借呗”的新形象与新模式,从长远来看,对金融机构无疑是巨大的利好。

支付宝是中小银行最热衷合作的平台之一。银行依托支付宝的流量、数据和风控能力,大幅提升了消费信贷业务规模和营业收入,当然也支付了大量手续费和佣金。

不过,银行也很忐忑。在合作中,银行隐身在“花呗”“借呗”后面,没有品牌露出,也无法获取客户关键信息,已沦为事实上的资金提供方,眼前的繁华无法掩盖品牌价值、客户粘性及风控能力的丧失。

监管部门的担忧更甚,中小银行在获客、风控、技术等方面较大程度依赖于平台,不仅导致核心能力逐步萎缩,还有可能造成风险高度积聚。央行行长易纲就曾公开表示,应当关注中小银行经营活动对大型科技公司依赖度上升的影响,以及大型科技公司金融科技服务的集中度过高带来的操作风险和网络风险。

“信用贷”的出现,无疑是一个具有正本清源意义的标志性产品。金融机构将走到前台,与客户直接发生联系,并独立完成信贷审核和风险控制。

“以往客户信息对于银行就是一个‘黑盒子’,只能得到很模糊的数据,实际上风险是不可控的。而借呗给不同银行的客户,质量也参差不齐。现在,客户信息将更加完整地呈现在银行面前,银行能够将风控的主动权更好地握在手中。”刘晓春很赞同“借呗”的改变。

与此同时,运营、定价和风控的责任也结结实实落在了金融机构身上。尤其是互联网运营能力、风控能力较为薄弱的金融机构,直接面对此前由平台长期“代劳”运营的长尾客群,需要加速提升风控能力、科技能力和运营能力。

一位股份行的零售部负责人认为,风控稳健的银行不会将支付宝作为个贷规模的主战场。因为银行与互联网小贷、消费金融公司的风控逻辑不同,并不是收益覆盖风险即可,所以这部分长尾客户可能无法通过银行的审批,即使通过,额度也会很低。

他表示,银行对信用贷的风险偏好依旧保守,更愿意向有真实还款能力的场景渗透,比如公积金、所得税、二手房、烟草经销、酒类经销等。此项措施更像是对互联网贷款的正本清源。

“借呗”重新出发 互联网贷款正本清源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新金融城。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王治强 HF013)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亚设网的观点和立场。

2.jpg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