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项目的标准和披露尤为重要,否则“假绿色”项目就会涌入,就会造成劣币驱逐良币。
不久前,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下称“绿金委”)课题组发布了《碳中和愿景下的绿色金融路线图研究》。在碳中和背景下,按“报告口径”测算,中国未来三十年的绿色低碳投资累计需求将达487万亿元人民币,该测算值显著高于各大机构所估算的100多万亿元的水平。
在第四届中国进口博览会(下称“进博会”)期间,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主任、北京绿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院长马骏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我们的预测与这些机构预测的差距主要在于数据口径不同,我们的口径参照了发改委的绿色产业目录,覆盖了 200 多个绿色产业领域,不仅覆盖低碳能源体系,还包括其他环保和生态投资等。”
马骏表示,绿色金融有三大关键点——标准和披露,激励机制以及绿色金融产品。他也强调,绿色项目的标准和披露尤为重要,否则“假绿色”项目就会涌入,就会造成劣币驱逐良币。
发展绿色金融的三大要素
马骏认为,要发展绿色金融,降低绿色项目的融资成本,至少要完善绿色金融体系的三大要素。
首先,绿色金融必须要有好的标准和披露,才能帮助真正的绿色企业和项目降本。“若无明确的绿色金融标准来界定什么是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项目,就可能会出现很多假的绿色项目,导致劣币驱逐良币。同时,披露也特别重要,“如果是绿色项目,就需披露你究竟减了多少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这些都要计算和披露出来,而且要确保数字的真实性。所以标准和披露决定了我们能真正把绿色资金引到绿色项目中去,绿色资金多了,自然融资成本就低了。”
为了防范资金进入“假绿色”项目,就需要一套比较完善的标准体系。马骏表示,中国在这方面已经做了很多努力,共有三套标准,现在披露也走向强制化,但未来工作仍需细化,目前有很多具体领域仍缺乏实操的标准。
“比如什么是绿色农业?几千几万个农产品(000061,股吧)哪个能真正达到残留物标准?有没有准确的数据可以让银行看到?这现在尚未到位。再比如绿色建筑,每一个建筑都需要测量它的碳排放强度,这个数据库还不存在,这些基础性工作都需要完善。”马骏称。
此前,中国央行国际司司长朱隽也提及,目前国内有发改委、人民银行、银保监会三套绿色分类标准,在适用对象、项目范围、精细程度上存在差异。特别是对于化石能源清洁利用、核电是否属于绿色范畴,判断不同,未来需尽量统一标准。
其次,激励机制也是绿色金融必不可少的要素。11月8日,人民银行推出碳减排支持工具。碳减排工具的推出,尤其是碳减排支持工具的贷款利率低达1.75%(低于SHIBOR隔夜拆借利率)的实际措施,会实实在在地支持为绿色低碳板块做实事的企业。
马骏表示,碳减排工具能进一步降低低碳项目的融资成本。地方政府也应该加速行动。例如,湖州是中国绿色金融改革试验区的样本。“当地对三种不同的绿色项目提供三种不同的贴息机制,深绿的贴12%,绿色的贴9%,浅绿的贴6%,这样的激励机制可以将绿色项目的融资成本平均降低约50个基点。”他认为,这些激励机制要更加广泛、普遍地去运营,不仅是金改试验区,每一个地方都应该有这样的激励机制,“对地方政府而言,今年投了1亿元财政的钱去激励绿色项目,说不定3年后能够获得3到5亿的新增财政收入,其实长期看是经济效益颇高的事。”
第三,马骏认为绿色金融产品也是关键。“需要设计很多产品来帮助降低绿色项目的融资成本。比如国际上有各种和可持续性挂钩的项目,包括贷款和债券等。如果企业的减排效果好于预期,企业的利息就可以下降。用这种挂钩的方式,可不断地激励真正的绿色、深绿的企业继续加速减排,以此获得更低的融资成本。”同时,国内金融机构也应努力开发各种与碳减排绩效挂钩的绿色金融产品,对能有效减排的企业和项目降低利率、保费,或提供其他激励,对承诺了但无法实现减排目标的企业和项目在资金价格上要有相应的“惩罚机制”。
强化投资者教育和国际合作
此外,马骏也提及了两大辅助要素。
首先就是投资者教育的重要性,即要有一批真正想搞绿色的投资者,才能降低绿色融资成本,绿债市场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一直以来,多数机构更关注的是绿色债券的收益率。但若投资者对绿色资产真正有所偏好,懂得同样信用评级的绿债未来的违约率可能较低,就能在收益率稍低的情况下接受绿债。
这样对企业来说,就会加大融资成本的优势,鼓励更多绿债发行。
国际合作亦需要重视。目前欧洲的融资成本很低,中国的政策利率则高出欧洲其两个多百分点,类似信用风险的中国金融产品的收益率明显高于欧洲。
“应该把这两个市场打通,比如说用中国人民银行与欧盟共同发布的《可持续金融共同分类目录》去打包中国的绿色金融产品,卖到欧洲去,就有可能降低融资成本。需要探索和利用这些创新渠道。”马骏称。
中国绿色低碳投资需求将达487万亿元
为了深入研判碳中和给金融业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并提出完善绿色金融体系以激励大量社会资本参与碳达峰碳中和的具体建议,绿金委组织了40多位金融、经济和行业专家,开展了题为《碳中和愿景下的绿色金融路线图研究》的课题研究。
研究的结论是,在碳中和背景下,按与《绿色产业目录》相一致的“报告口径”测算,我国未来三十年的绿色低碳投资累计需求将达 487 万亿人民币(按 2018年不变价计)。这一数值是多数预测值的3倍,是因为绿金委估算的口径覆盖了 200 多个绿色产业领域,不光包括低碳能源投资,也包括了生态和环保投资;不光考虑到固定资产投资性需求,还考虑流动资金需求。
研究也显示,碳中和将对我国中长期经济增长带来积极影响,理由包括:在向新能源转型的过程中我国将减少能源净进口;大规模绿色低碳投资有助于拉动经济;低碳行业所产生的新就业岗位可能显著多于高碳行业损失的岗位;大规模研发和推广绿色低碳科技可以促进技术进步。
挑战在于,在碳中和过程中,高碳产业和企业将面临严峻的转型压力和转型风险,这些风险将传导至金融行业。金融机构应该掌握环境与气候风险分析方法、提升风险披露水平、创新气候风险管理工具。
据悉,荷兰央行是2018年首个开展此类压力测试的央行,欧央行在今年9月公布了气候风险压力测试的结果,中国央行则正在组织开展气候风险的压力测试。各国的测试结果均显示,气候变化相关因素将使高碳企业成为金融风险,及早推动绿色转型将有助于减少气变给金融机构带来的冲击。
马骏也提及,未来碳市场的定价必须有效。除了现货市场,还必须要有衍生品市场,构成一条完整的碳价格曲线,让市场参与者可以看到未来5-10年的碳价水平,引导中长期低碳投资。
(邱光龙 HF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