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申请数量高速增长和不断增加的知识产权纠纷诉讼,催生着我国知识产权保险的发展。11月11日,北京商报记者梳理发现,今年以来,多地不断推动知识产权保险发展,包括创新业务、加快推广等,以此来不断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迎来发展机遇的同时,知识产权保险在国内的发展仍存在产品稀缺、风险控制难度大等挑战。
业内人士表示,知识产权保险给了一些企业通过法律维权的底气,随着市场需求不断增加,通过摸索和借鉴,驶向知识产权保险市场这片蓝海的目标海域还需多方努力。
多地加码知识产权保险发展
作为知识产权事先保护的重要方法之一,知识产权等衍生保险有助于防范知识产权运营风险。
北京商报记者梳理发现,今年以来,多地不断推动知识产权保险发展,不断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各地在推动知识产权保险的进度、方向不一,近日,安徽银保监局提出推动专利保险等业务发展,为科技企业自主创新、融资、并购等提供全方位的保险服务;浙江银保监局出台意见,提出创新发展知识产权保险。
早在今年4月,知识产权大省广东明确了要积极引导辖内保险业丰富知识产权保险种类。7月,重庆银保监局表示将推动知识产权保险在内的保险保障扩大服务范围。
除了推动创新、扩大保障范围外,推动知识产权海外保险业务的发展也成了刚需。8月25日,山东银保监局联合出台《山东省企业知识产权保险扶持项目管理实施办法》,鼓励保险机构开展知识产权海外保险业务,明确并提出省财政对投保企业给予60%保费的补贴。
汇业律师事务所合伙人、现任上海市律协知识产权业务委员会委员王函表示,近年来,企业对于海外维权的需求越来越高。
此外,北京银保监局在7月发布通知,鼓励保险公司参与中关村(000931,股吧)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保险试点和知识产权保险试点,健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分担机制,探索开展文化知识产权保险业务。
王函认为,近年来多地及相关部门推动知识产权保险发展,一方面是基于政府的引导、鼓励和支持。另一方面,也是企业自身发展的内在需求,企业在“走出去”时面临的知识产权侵权风险是相当大的,知识产权海外侵权责任险能帮助企业分担这样的风险,为企业出海保驾护航。
上百家企业投保,险企赋能“功力”显现
在各地相关部门推动发展知识产权保险的同时,险企也在抓住机遇开发产品,并不断赋能。
比如平安产险开发了知识产权保险+服务的模式,内容涉及确权险、败诉险、执行险、诉前服务和诉中服务,并且有专利申请费用补偿保险等6款保险产品。
人保财险先后开发了16款知识产权保险产品,包括知识产权创造类1款,知识产权运用类2款,知识产权保护类7款,海外知识产权保护类2款,以及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类4款。
据了解,中国人保(601319,股吧)与地方进行“联动”,10月27日,中国人保粤港澳大湾区知识产权保险中心揭牌成立。
在赋能方面,人保财险北京分公司知识产权保险项目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司形成了“保险+法律咨询+专利体检”全链条服务的知识产权保险“北京模式”,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维权的保险服务和法律咨询,协助化解维权难题。
平安产险北京分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司借助专业团队及智能工具,加强知识产权保险承保、理赔全流程服务,赋能产品健康运营。
近年来,连续有北京、青岛、苏州、上海等省市率先实施了知识产权保险试点工作。以北京市为例,该市实施为期三年的北京市知识产权保险试点工作,人保财险北京分公司独家承保两年来,共为343家北京企业提供累计33.26亿元的知识产权风险保障。
除了影响力得到提升,险企开发的知识产权保险也不断取得新进展。近日,在某参保企业客户专利涉嫌被某公司侵权,导致企业经营情况恶化时,人保财险北分完成上述试点项目首单出险赔付,全额赔付16.05万元维权款项。
标准有待统一,产品覆盖面有限、风控难
早在20世纪70年代,国外保险公司已开始经营专利保险产品,但直至21世纪初,专利保险产品才被引入中国。近年来,国家和有关地方在知识产权保险鼓励政策上频频发力,积极推动创新发展。但目前国内知识产权保险的发展仍处于发展期。
以专利保险为例,整体面临产品相对有限、覆盖面不足、自身风险控制困难等问题。
国家知识产权局一直在推广专利质押融资保险,该类产品需要克服的最大障碍是保险价值的确定,即知识产权价值的评估。因为知识产权的价值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目前还没有统一的标准,给这类保险产品的深入发展带来了困难。
“目前市场对于保险需求多为侵权较高的标的场景,例如公众号、剧本等版权场景需求;目前市场对境外知识产权的需求,鉴于不同国家,法律体系差异性很大,目前还在尝试探索中。”平安产险北京分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
总的来说,我国专利保险在相应的市场需求下已经孕育雏形,但显然还不够成熟。
在王函看来,知识产权保险发展中面临的挑战总结下来主要有五点:第一,保险产品数量少、品种单一;第二,价值风险评估体系不完善,保费设定不合理;第三,企业对于知识产权保险的认识不足,维权参保意识不足,购买意愿不强烈;第四,部分参保企业存在“带病投保”的情况,保险出险率较高,保险公司推广时比较慎重。第五,保险公司知识产权风险管理能力较弱,事先调查成本高。
构建知识产权保险生态圈需多方发力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报告显示,2020年中国专利申请量持续领跑,以68720件居世界第一。有数据显示,2017年以来,全国专利申请总量超过400万件/年,涉及专利的诉讼案件7.1万件,专利权人声称遭遇侵权的比例为14.5%,其中38.5%的专利权人没有采取任何措施。
人保财险北京分公司知识产权保险项目相关负责人表示,企业一旦卷入知识产权纠纷,通常会遭遇举证难、赔偿数额计算难、诉讼费用高、诉讼周期长等难题。
上述负责人表示,当前市场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企业的知识产权意识逐渐提升,知识产权纠纷目前也逐年增多,表示着企业的维权意识及知识产权运营保护意识在逐渐转变,知识产权保险的市场可挖掘潜力极大。
平安产险北京分公司相关负责人也认为,政府也在对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加大,重视知识产权保险。这让知识产权保险迎来了机遇,知识产权保险行业将是一片蓝海。
险企驶向蓝海,寻求突围也在进行时,平安产险北京分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司积极做好知识产权保险宣导及引导,根据客户个性化的需求,识别风险,设计客户个性化方案;设置产品+服务的模式,覆盖不同场景保险需求的同时,匹配为被保险人或平台提供专属服务的模式。
“知识产权保险的市场对保险公司的运营能力和专业服务水平要求极高,需深度洞察用户需求,不断优化产品和服务体验。”人保财险北京分公司知识产权保险项目相关负责人如是表示。
王函认为,解决知识产权保险发展困境除了靠保险行业的力量外,还需要构建“政府+专业服务机构+保险公司+再保险公司+行业协会”的知识产权保险生态圈,多方发力突破困境。
对于国内保险公司开展知识产权海外侵权责任险业务较少,造成了供不应求的局面。王函认为,保险公司应借鉴海外较为成熟的模式,并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建立起知识产权生态圈并研发适合企业需求的产品,才能有效解决内部和外部问题,更好地开展知识产权海外保险业务。
我国知识产权法规制度体系与国际接轨的内在需求凸显,促进创新发展的政策陆续出台。2019年11月24日《关于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见》出台,鼓励保险机构开展知识产权海外侵权责任险、专利执行险、专利被侵权损失险等保险业务。国务院在日前印发的《“十四五”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提出鼓励知识产权保险等金融产品创新,同时也鼓励保险机构开展知识产权海外侵权保险业务。
王函认为,知识产权保险将迎来发展,相信通过政府、保险公司、再保险公司、律所等第三方知识产权服务机构以及行业协会的通力合作,构建知识产权保险生态体系,才能有效解决内部和外部问题,打通知识产权保险的任督二脉,从而真正提高企业的商业化投保积极性,缩短知识产权保险发展期到扩张期的时间,发挥知识产权保险支持国家知识产权强国战略的重要作用。
北京商报记者 陈婷婷 实习记者 胡永新
(李显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