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信通院蚂蚁集团牵头发布首份隐私计算应用报告:已在金融医疗政务领域应用

财经
2021
11/18
16:43
亚设网
分享

根据国际调研机构Gartner的战略科技趋势预测,隐私计算是2021年重点深挖的9项技术之一。如果说,2020年被称之为"隐私计算元年",那么2021年则是隐私计算的商业落地年。这一年,隐私计算技术应用实践落地情况到底怎样了?

在18日举行的2021(第七届)中国互联网法治大会上,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简称中国信通院)发布《数据价值释放与隐私保护计算应用研究报告(2021年)》给出了一个答案:隐私保护计算技术在金融、医疗、政务等领域已具有初步的应用探索,但尚未实现规模化的应用。

中国信通院蚂蚁集团牵头发布首份隐私计算应用报告:已在金融医疗政务领域应用

图说: 从左到右,蚂蚁集团技术战略发展部副总经理彭晋,中国信通院副院长魏亮,中国互联网协会副理事长何桂立,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评论员胡钢在大会现场共同发布

这是国内首份关于隐私计算应用研究方向的报告,聚焦隐私保护计算技术产业落地缺乏参考的问题,对数据、数据价值、隐私保护计算如何助力数据价值释放及在金融、医疗、政务领域场景的应用价值进行探讨与探索,为隐私保护计算技术的应用落地及数据价值释放提供参考。

《报告》由中国信通院和蚂蚁集团牵头,从三大应用场景展开。

在金融场景,隐私计算具有天然的应用必要性。《报告》提出,每年欺诈风险导致的银行业受损金额高达近千亿美元,国内银行每年因欺诈风险损失的金额也高达上百亿元。隐私保护计算平台为银行提供了外部大数据安全融合能力,提升了银行的大数据风控应用能力。《报告》举了一个案例,该案例帮助银行联合了包括工商、税务、水电、司法、电信、征信机构等十余家跨行业数据源提供的上千个数据维度的外部大数据进行小微企业风控。在基于这些数据进行联合建模后,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从原有的1.81大幅下降至0.38,大大提升了银行的大数据风控应用能力。

中国信通院蚂蚁集团牵头发布首份隐私计算应用报告:已在金融医疗政务领域应用

来源:《数据价值释放与隐私保护计算应用研究报告(2021年)》

在医疗场景,《报告》指出,现代医学研究、药物开发、公共卫生防疫以及临床医疗应用等生物医学科学愈发倚重电子病历数据、基因数据、影像数据等生物医学数据的开放共享与利用。《报告》举例,由某三甲医院牵头,在隐私保护计算技术的支持下,实现了在不分享明文数据(个体基因数据)的基础上,支持强直性脊柱炎的GWAS分析,为解决生物医学数据开放共享问题提供了思路。该方案基于隐私保护计算技术设计并开发了新框架,使用了具有隐私保护功能的安全联邦学习方法,整个数据共享的过程从始至终对患者信息进行保护。

中国信通院蚂蚁集团牵头发布首份隐私计算应用报告:已在金融医疗政务领域应用

来源:《数据价值释放与隐私保护计算应用研究报告》

在政务场景,如何在保障个人隐私的情况下把数据的价值发挥出来,帮助政务管理,是隐私计算的价值所在。《报告》举例,某科技公司联合电力公司,利用自主研发的安全计算平台,集成安全多方计算、联邦学习等隐私保护计算技术,提供面向配电网协同发展的电力场景安全计算解决方案。最后,通过电力联邦学习算法建立城市电动汽车负荷分析与预测模型。成功地支撑了充配电网的协同布局规划,助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和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

中国信通院安全研究所副所长林美玉在大会主论坛对该报告进行了现场解读。林美玉指出,数据的价值释放需以明确数据、数据价值、数据特征等相关概念为前提。现阶段隐私保护计算技术在金融、医疗、电子政务等领域已有一些落地尝试。但总体来说,隐私保护计算技术仍处于大规模商业应用的早期,由于技术和解决方案还不够完全成熟,隐私保护计算在走向市场化、产业化的过程中,仍面临诸多挑战,需多方围绕完善政策法规体系、强化标准化指引、鼓励技术创新发展、提升数字安全素养等关键内容精诚合作。

蚂蚁集团副总裁韦韬也在大会主论坛做了关于隐私计算的主题演讲。韦韬认为,隐私计算是保障数据流通价值和保护个人隐私的有效技术手段,通过隐私计算实现“可算不可识”是平衡个人信息保护和数据要素产业发展的关键。蚂蚁集团持续探索隐私计算技术创新,覆盖了数据全生命周期保护的全部主流技术,如多方安全计算、可信执行环境、零知识证明、联邦学习等。因此,也成为全球范围内相关技术储备最多的公司,全球隐私技术专利数累计740件位列第一。本次《报告》收录了蚂蚁集团隐私计算的在金融、医疗等行业的应用案例。

- THE END -

转载请注明出处:快科技

#蚂蚁集团

(李显杰 )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亚设网的观点和立场。

2.jpg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