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4日,一则消息引爆互联网圈。
这则消息显示,即日起,腾讯旗下所有App将暂停版本更新,各应用商店和分发平台立即执行。
此后,这一消息得到证实。据央视新闻报道,按照有关部署,工信部对腾讯公司采取过渡性的行政指导措施,主要要求是,对于即将发布的App新产品,以及既有App产品的更新版本,上架前需经工信部组织技术检测,检测合格后正常上架。
对此,腾讯方面回应《财经》E法称,正持续升级App对用户权益保护的各项措施,并配合监管部门进行正常的合规检测。
“在此期间,用户可正常下载使用App现有版本。”腾讯方面表示。
《财经》E法实测证实,官方及各应用商店的腾讯系App皆下载正常,没有出现下架情况,使用暂未受到影响。
24日港股尾盘,腾讯股价突然跳水,一度跌逾 3%,最终收跌 1.87%,收于472 港元。有金融人士分析,腾讯尾盘生变或与前述市场传言有关。
一、为何暂停版本更新?
多位行业人士认为,腾讯旗下App暂停版本更新与监管部门近期出台的规制密切相关。
11月1日,《个人信息保护法》生效。
“这项法律生效,显然在客观上增加了监管部门对用户数据合规的监管力度。”一位不愿具名的学者表示。
《财经》E法注意到,11月5日,工信部发布《关于开展信息通信服务感知提升行动的通知》,自2021年11月至2022年3月,开展信息通信服务感知提升行动,聚焦App侵害用户权益专项整治、优化企业个人信息处理规则和优化开屏弹窗信息展示方式等。推动实现服务举措“五优化”,建立个人信息保护“双清单”,实现服务能力“四提升”。
一位不愿具名的的律师将工信部的合规检测称为“柔性监管”。
这位律师认为,此次检测的依据是《个人信息保护法》第六十一条相关规定:履行个人信息保护职责的部门,需履行“开展个人信息保护宣传教育,指导、监督个人信息处理者开展个人信息保护工作”等个人信息保护职责。
这位律师认为,工信部的检测属行政指导范畴,“较为灵活和柔性,没有强制力。”
但浙江省公共政策研究院研究员高艳东持不同观点。他指出,检测依据的主要是《个人信息安全保护法》,以及《网络安全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个人信息安全规范》《App侵害用户权益专项整治行动的通知》《关于开展App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专项治理的公告》等一系列法律法规。
“当然是有强制力的。”高艳东表示。
上海申伦律师事务所律师夏海龙也认为,如果不按照上述法律规进行整改,“肯定是不合规的”。
那么,类似检测是否会在整个互联网行业铺开?
高艳东认为,未来类似检测将针对整个互联网行业的App,这也是《个人信息保护法》以及相关规定对App的新的监管要求。
夏海龙则认为,针对移动互联网的个人信息保护(如App获取不必要的用户权限等)实际上已成为常态化执法,“包括国家、省,直至市一级层面都在展开相关执法”。他认为,由于腾讯用户量大、App数量多,因此监管部门的此次动作“可能是有针对性的”。在他看来,类似行动不太可能全面铺开,“但对其他一些较大的互联网企业,还是有可能会采取像腾讯这次的集中检测”。
目前,工信部并未披露检测行动将持续的时间,且目前对腾讯用户的正常使用不构成直接影响。夏海龙认为,行动时间“取决于需要多长时间能够完成这项工作”。而这一举措“对其他企业来讲也是一个警醒。要加进一步加强合规工作,尽量避免监管对企业带来影响”。
高艳东表示,此次检测会对互联网企业提升服务能力、优化市场环境和加强个人信息保护等方面起到一定的作用。
“今年,工信部部署了2021年信息通信行业行风建设和纠风工作,互联网应用App更新前检测是一次抽考,这对规范整个互联网市场来说具有积极的作用。”高艳东总结。
二、通过检测意味着什么
11月24日出现市场传闻之后。央视新闻发布报道称,今年以来,在工业和信息化部开展的App侵害用户权益专项整治中,腾讯公司旗下9款产品存在违规行为共计4批次被公开通报,违反了2021年信息通信业行风纠风相关要求。
有行业人士推测,检测通过的App就等于拿到了“官方认证”,证明该产品是合规的。
但高艳东和夏海龙并不同意这一看法。
高艳东指出,“检测通过,只是证明App这一次是合格的”,并不代表之后的更新能一直合规和符合个保法要求,未来,监管部门会对互联网隐私和个人信息保护的监管力度上一个新台阶。
夏海龙强调,即便是通过了检测,也不意味着企业就拿到了免检“绿卡”。由于任何App都会定期更新,由此带来部分功能及获取用户权限信息的变动。故检测通过的意义,“可能只是针对于特定时间、特定版本而言”。同理,任何一家企业的审核义务不能随着检验通过得以免除。
若通过了监管部门的检测,是否就意味着App就完全没有问题了?
夏海龙分析,对App的检测与对普通产品的质量检测最大的不同在于,缺乏客观、科学的标准,无法对指标进行量化。因为不同主体有不同的利益诉求,这就不可避免地导致不同主体对同一个行为有不同的结论,“争议可能并不会因为通过了监管部门的检测而彻底消除”。
夏海龙总结,对一个App进行检测,并提出意见,本身是利益相关者或用户的一项权利,“并不因为App通过权威认证,就排除用户的这个权利”。对用户来说,只要其有合理理由认为一款App可能存在侵犯其个人信息或隐私的行为,他就有权根据法律的规定起诉或委托其他机构组织进行检测、取证等工作。
高艳东认为,未来应当建立系统的、科学的治理模式,严格以法律法规为依据、制定平台准入门槛;严格遵循制定的标准方法,去检测产品和服务;测评程序应当透明,过程受人监督;此外,应当完善消费者投诉机制。
(文章来源:虎嗅网)
文章来源:虎嗅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