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宜化携手宁德时代增资邦普宜化加码新能源车赛道

财经
2021
11/26
02:30
亚设网
分享


湖北宜化携手宁德时代增资邦普宜化加码新能源车赛道


湖北宜化携手宁德时代增资邦普宜化加码新能源车赛道

湖北宜化与宁德时代的“牵手”更加紧密。


11月25日,湖北宜化(000422.SZ)对外发布一则投资公告显示,近期,公司旗下子公司宜化肥业与宁德时代(300750.SZ)孙公司宜昌邦普共同增资邦普宜化,建设磷酸铁前驱体等项目。

本次增资后,邦普宜化的注册资本自1000万元增加至10000万元,宜化肥业出资3500万元,持有邦普宜化35%的股权,宜昌邦普出资6500万元,持有邦普宜化65%的股权。

增资完成后,由邦普宜化在湖北省宜昌市高新区白洋化学工业园区内建设制备30万吨/年磷酸铁前驱体、20万吨/年硫酸镍、150万吨/年选矿、2×80万吨/年硫酸、30万吨/年湿法磷酸、16.2万吨/年(五氧化二磷)精制磷酸、以及配套净化石膏暂存场和净化石膏综合利用项目。

对此,湖北宜化表示:“本次增资完成后,公司作为目标公司股东之一将全力推进目标公司一体化电池材料配套化工原料项目建设。”

值得注意的是,同日湖北宜化以10899万元竞得宜昌市白洋工业园相关地块的土地使用权。

全产业链布局

借助磷酸铁锂需求增长,湖北宜化业务从传统磷酸化工行业转型至锂电新材料。

公开信息显示,湖北宜化属于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目前的主要产品包括尿素、二铵等化肥产品、聚氯乙烯、烧碱等氯碱产品以及季戊四醇、保险粉等精细化工产品。

目前,湖北宜化磷酸铁相关的磷酸二铵实际产能126万吨,其中湖北宜化肥业有限公司具有66万吨的二铵产能,湖北宜化肥业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湖北宜化松滋肥业有限公司具有60万吨的二铵产能,磷酸产能80万吨、硫酸200万吨。

由于相关化工产品市场持续景气,湖北宜化三季度利润创历史最好水平。根据其三季度报数据,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1.26亿元,同比增长 68.61%;实现归母净利润7.62亿元,同比增长183.88%。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54.75亿元,同比增长58.26%;归母净利润14.87亿元,同比增长590倍。

此外,第三季度,湖北宜化完成了湖南宜化化工股份有限公司100%股权转让,推进了雷波县华瑞矿业有限公司 18.5%股权转让,启动了湖北香溪化工有限公司破产清算。

东亚前海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分析师李子卓表示:“低效资产的加速剥离,湖北宜化资产质量持续改善,有利于公司进一步聚焦主业发展、提高运营效率、维护股东权益。”

与湖北宜化合作,符合宁德时代全产业链布局的需求。在李子卓看来,该项目至少给公司带来两方面的影响,“一是打开公司的业绩增长空间。磷酸铁锂是当前最为优质的赛道之一,我们预测2025年磷酸铁锂需求量将突破200万吨,年复合增长率超 50%。磷酸铁等项目投产将为公司创造新的利润来源。二是提升公司估值。新能源赛道成长性强、估值高,将会提高磷化工板块估值,从而带动公司估值提升。”

突破锂电供给

锂电池是产业链壁垒较高环节,随着国内产业链快速发展,中国龙头有望逐步提升全球市占率,形成全球寡头格局。

开源证券分析师刘强指出,过去一年,国内电池龙头进一步加快布局上游核心锂电材料甚至是最上游的锂、镍、钴等环节。“2022年后锂电龙头与材料厂商合资扩建的产能有望逐步量产,其原材料成本优势有望逐步兑现。结合最新的工信部对锂离子电池行业规范条件要求,能量密度的严格要求从源头上限制低效产能的扩产,而宁德时代、亿纬锂能等一线厂商以及国轩高科、欣旺达等强二线厂商现有量产产品均能满足此要求,因此新规有利于锂电池龙头持续发展。”

事实上,新能源车产销两旺,储能蓄势待发,特斯拉标准续航版改用磷酸铁锂趋势明确。随着补贴不断退坡,电池厂商面临降本压力,磷酸铁锂电池的性价比凸显,磷酸铁锂动力电池产量和装机量快速增长,当前磷酸铁锂电池装机量已超过三元锂电池。

刘强分析称:“2021年以来磷酸铁锂需求超预期旺盛,同时在成本端的推动下,磷酸铁价格走高。四季度随着供给的进一步释放,磷酸价格回落,磷酸铁价格同步调整,需求端稳定增长,将支撑磷酸铁价格不大幅下跌。锂资源开发难度与进度难以匹配下游需求增长的速度和量级,供需矛盾仍然紧张。”

当下,湖北宜化控股的江家墩磷矿储量1.3亿-1.5亿吨,全部建成后年开采能力为180万吨左右。业内人士向记者指出,湖北宜化在磷酸铁产业链有其物流以及一体化的优势。“磷酸原料包括磷矿和硫磺。硫磺90%以上来自进口,而宜昌背靠长江航运,物流成本相对内陆便宜。湖北宜化在制造精制磷酸过程中的渣酸可用做化肥,其主业就是化肥产品。”

龙头企业的一体化原材料成本优势结合新产能投放要求有助于头部厂商市占率进一步提升。“上游原材料供给难匹配下游需求,或将量、价齐升。伴随电动车渗透率的快速提升,锂、钴、镍等贵金属的需求持续旺盛,在扩产相对需要一定周期的大背景下,上游原材料价格有望维持在相对高位,周期性相对减弱。”刘强如是说道。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亚设网的观点和立场。

2.jpg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