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普及仍被电池“卡脖子” 传华为、小米布局固态电池

财经
2021
11/27
22:31
亚设网
分享

电动车普及仍被电池“卡脖子” 传华为、小米布局固态电池

固态电池正成为汽车行业的投资风口。


11月26日,有报道称,小米、顺为资本、华为等企业投资半固态电池供应商卫蓝新能源,该项目估值 50 亿人民币,获得投资额约 5 亿。第一财经记者今日就此向各方求证,截至发稿时尚未得到相关回复。

卫蓝新能源是蔚来旗舰轿车ET7的半固态电池供应商,蔚来方面表示,其150kWh的半固态电池将在2022年第四季度开始交付。有业内人士表示,结合小米汽车2024年的量产计划和这次投资动作,不排除小米汽车一开始就推出半固态电池车型的可能性。

此前,已有多家车企通过投资、收购等手段,布局固态电池和半固态电池领域。上汽、广汽分别领投国内固态电池企业清陶发展的E+轮和E++轮融资,大众则投资了美国电池初创企业QuantumScape,福特、宝马投资了Solid Power.Solid Power的全固态电池理论上可使续航距离最高达到锂电池的2倍。宝马计划于2025年之前开始对配备全固态电池的车辆进行路测,2030年之前上市。

虽然纯电动汽车市场和保有量快速扩大,但受到电池技术影响,续航焦虑、充电难等痛点依然存在。国内某头部车企高管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尽管当下新能源汽车发展迅猛,但如果动力电池仍没有突破性的革新,这将成为新能源汽车市场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在很多业内人士眼中,拥有更高能量密度、更快充电速度和更好安全性的固态电池是纯电动汽车解决续航焦虑、充电困难等问题的最佳方案之一。钜大锂电表示,固态电池商用化,电动汽车将加速取代内燃机车的步伐,谁率先掌握这项技术,也将在未来竞争格局中握有更大的话语权。

当下,动力电池领域主流的三元锂电池和磷酸铁锂电池皆为液态电池。和固态电池相比,采用有机电解液的液态电池,过度充电、内部短路等异常时,可能导致电解液发热,有自燃甚至爆炸的危险。此外,固态锂离子电池在能量密度、循环性能、工作环境温度范围等方面有着液态电池难以比拟的优势。

2020年10月,清陶能源表示,该公司固态电池技术以氧化物路线为主,已经与北汽、合众汽车等进行了装车测试合作,单体电池能量密度可以做到300Wh/kg,而2021年装车产品有望达到350Wh/kg。

QuantumScape也曾公布其固态电池技术的性能测试数据,称与现在锂离子电池相比,其固态电池技术为电动汽车提供的续航里程将高出80%,并且可在15分钟充电80%。目前主流的动力电池在高压快充的支持下,充电80%需要约30分钟的时间。

不过,高昂的成本和技术的不成熟制约了固态电池商业化落地的进程。目前,全固态电池成本被认为比锂电池高4倍以上。日本新能源产业技术综合开发机构(NEDO)与丰田等合作的项目提出目标:通过确立量产技术和实现量产效果等,到2025年把全固态电池的成本降至每千瓦时1.5万日元,到2030年降至1万日元,达到与锂电池同等的水平。

英国著名的电池研究所法拉第研究所则估计,到2030年,在交通运输领域内,固态电池的应用占比将不到5%;到2040年,其份额将稳步上升至30%。

鉴于未来发展前景,众多企业正不断加入固态电池商业化的攻坚战中。法拉第研究所表示,“对固态电池的研发是长期和高风险的,但也有可能获得高回报。”

上汽通用汽车泛亚汽车技术中心驱动系统部发动机总工程师邱劲草告诉第一财经记者,从目前来看,全固态电池的商业化应用会在2030年之后,半固态电池的商业化应用会快一些,大约在2025年前后。

由于不需要隔膜和电解液,固态电池的商业化落地还会对于资本市场锂电四大主材产生较大影响。2021年1月11日,蔚来发布搭载半固态电池的ET7车型后的首个交易日,锂电池隔膜、电解液个股全线大跌,星源材质跌幅一度接近20%,新宙邦跌逾14%,恩捷股份、天赐材料等多只个股跌停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亚设网的观点和立场。

2.jpg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