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上企业效益继续改善
结构性矛盾值得关注1—10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71649.9?亿元,同比增长42.2%(按可比口径计算),比2019年1—10月份增长43.2%,两年平均增长19.7%。
应当说,这样的结果还是相当不错的。要知道,目前的市场环境并不是很好,特别是外部环境,仍处于比较恶劣的状态,不确定性因素很多。能够保持良好的效益状态,相当不易,充分说明了中国经济是有韧性的,中国企业也是具有较强的抗风险能力和应对复杂环境能力的。如果能够保持这样的良好趋势,中国经济就一定能够呈现持续向好的格局。
事实也是,近几个月来,受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过快、过猛上涨的影响,我国经济出现了增速放缓迹象,特别是实体企业,面临着比较大的压力。但是,从效益角度来看,由于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给下游企业带来经营压力的同时,也给上游企业增加了效益,形成整体效益不降反升的新的格局。因此,从规上企业来看,实现利益不仅没有下降,反而比此前有所上升。
那么,应当如何来看待规上企业效益进一步好转的现象呢?我们认为,规上企业效益好转并不是一件坏事。不管怎么说,效益上升总比效益下降好。但是,从1—10月份的情况来看,规上企业利润上涨的同时,其结构性的矛盾也在加剧,从利润中也不难看出不同行业、不同所有制企业之间正呈现两极分化现象。
从不同所有制企业的情况来看,国有及国有控股明显好于私营企业,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大宗商品大多掌握在国有企业手中,而民营企业则主要集中于下游、集中于中小企业。在这样的情况下,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之间的效益差距也就拉开了。数据显示,1—10月份,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2116.5?亿元,同比增长74.2%;私营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1703.6?亿元,增长30.5%。上半年前一直实现利润情况好于国有企业的民营企业,进入下半年以来,由于大宗商品价格的持续快速上涨,效益开始落后于国有企业,且越来越明显。这还仅仅是规上企业的情况,如果把规下企业一起算进来,差距就更大了,相当一部分小微企业陷入了困境。因此,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从不同行业的情况来看,与大宗商品密切相关的行业盈利情况越来越好,利润越来越高,离大宗商品越远、但对大宗商品依赖度很强的行业,则效益越来越差,亏损状况越来越严重。具体表现为: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5.76倍,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增长2.63倍,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增长2.10倍。相比之下,汽车制造业下降2.9%,农副食品加工业下降10.0%,尤其是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则下降了29.0%。也就是说,用煤大户电力和热力行业受伤最大,且由于电力价格受到政府的严格挖掘,不能随行就市。因此,亏损加大。而使用煤炭和电力较多的行业和企业,也在煤炭价格上涨、电力供应紧张中,无力支撑,效益大幅下滑。这样的结构,显然是需要引起重视的,不能任凭发展,避免给整个经济结构带来不利影响。
从企业资产负债结构情况来看,表面上,资产负债率下降了,实际上,企业的实际负债增加了。一方面,总负债上升。数据显示,负债合计78.07万亿元,增长8.8%,那么,为什么资产负债率不升反降,同比降低了0.4个百分点呢?主要原因是资产规模扩大了,总资产增长了9.6%,资产总计达到了138.60万亿元,带动了资产负债率的下降。而资产上升的原因,则是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带动的,并非资产的合理上涨;另一方面,市场需求出现一定压力,企业资金占用出现较大上涨,库存明显增多。数据显示,10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应收账款18.90万亿元,同比增长11.3%;产成品存货5.33万亿元,增长16.3%。想一想,企业的应收账款大幅增加,意味着企业资金运转速度放慢,资金使用效率降低。而库存增加,则说明市场需求不旺,且企业为了应对价格上涨,人为增加原材料等的库存,也导致企业的资金战胜增多,资金的运行效率下降。这样的格局,显然会对以后企业的运行效益带来不利影响。
所以,在为规上企业效益进一步改善感到欣慰的同时,也要对存在的结构性矛盾予以重视。切不可只看到好的一面,盲目乐观,而忽视需要关注的方面。同时,也不能过于悲观,而要积极主动,化解结构性矛盾,力争企业运行效益更好。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谭浩俊。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张泓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