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融》|现代质量管理筑牢风险防控底线

财经
2021
11/29
14:37
亚设网
分享

作者|银行间市场清算所股份有限公司

文章|《中国金融》2021年第22期

《中国金融》|现代质量管理筑牢风险防控底线

金融业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质量管理的好坏,关乎金融市场的稳定运行和实体经济健康发展。作为国家重要金融基础设施,银行间市场清算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清算所”)承担金融交易的清算结算、金融产品登记托管等功能。其核心任务是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服务实体经济,助推金融改革开放。自2009年成立以来,上海清算所始终坚持金融创新与风险防范两手抓,推动各项业务高质量发展。一是有效防范阻断金融风险扩散,成为国家金融安全的“阻燃器”;二是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成为国家政策的“传导器”;三是创新金融产品,成为金融市场高水平开放的“助推器”。2020年清算业务417万亿元,债券发行29万亿元,近十年年均复合增长率分别达91%、54%。2021年9月,上海清算所荣获第四届中国质量奖,成为首家获此殊荣的金融服务企业。多年来,上海清算所高度重视质量管理,在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推动金融市场稳定运行、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等方面,将现代质量管理的理念和方法运用于公司业务管理,探索总结出了“得其环中,以应无穷”的风险管家质量管理模式。

质量管理是稳健经营的根本保障

上海清算所作为一家服务性机构,主要职能是提供清算和托管等金融服务。从质量管理角度看,服务是为满足顾客需要,服务提供者借助一定的资源和系统,通过与顾客之间的接触活动以及服务提供者的内部活动所产生的结果。围绕核心任务、客户需求和服务提供过程,上海清算所具有突出的质量特性(见表1)。

《中国金融》|现代质量管理筑牢风险防控底线

金融市场与风险相生相伴,易引发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环境风险、信用风险等多种风险。这些风险具有较高的不确定性,一旦处置不善,就有可能演变为系统性风险。上海清算所质量管理的重点是阻断个体金融风险的传播,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一是建立中央对手清算机制(CCP),提高金融市场体系的结构质量。该机制通过合约替代,为所有交易进行担保交收,通过净额轧差,将每家机构每天与众多交易对手方的数十甚至数百笔资金、债券的交易结算资金简化为一笔,实现买卖双方的钱货两清,以最高效率处置风险,切断风险传染,努力成为我国金融系统的“防火墙”和“稳定器”。

二是构筑全面风险管控体系,有效提高风险管理质量。建立“三道防线”的全面风险管控体系,精准识别和有效管理风险,阻断风险扩散,防范系统性风险。构筑准入防线,对清算会员进行动态化、全流程管理,实现清算会员风险可控、质量可控、有进有出。构筑业务防线,通过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制度、有序的风险准备资源、精确的风险计量、规范的违约处置流程,有力应对各类风险。构筑IT防线,建立安全、规范、自主、创新的信息技术系统,确保金融基础设施业务连续运行。

三是建立健全制度标准(其中包括国际清算行业信息披露标准和我国金融市场公允定价基准),有效提高金融市场信息透明度和金融产品定价基准质量。推动首个国际清算行业标准“上海清算标准”在我国发布,被占全球市场业务规模95%以上的清算机构采用,提高我国在国际金融治理中的话语权。同时,在国内推出统一、公平、准确的金融衍生品公允定价基准,每日公布7万余只债券估值、24条收益率曲线,6类49种指数,提升产业链的风险管理水平。

打造风险管家质量管理模式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上海清算所将创新作为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方向,以服务实体经济和高质量发展为主线,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持续创新服务供给、提升服务效能,为我国金融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风控是上海清算所的核心功能和生命线。上海清算所是国家金融风险管理的重要基础设施,必须具备高质量的风险管控水平,建立科学有效的风险管控体系,把握好安全与发展的平衡,服务金融市场健康稳定发展。遵循兼顾创新与风控的理念,上海清算所构建了符合金融行业特点的“得其环中,以应无穷”的风险管家质量管理模式。该模式以风险管理为主题,包括三个要素(见图1)。

《中国金融》|现代质量管理筑牢风险防控底线

一是环中。环中体现质量管理的内核和规律。上海清算所处于金融活动和金融体系的中枢和关键节点,汇集了金融机构的风险,因此质量管理的核心是风险管理,通过集中控制风险,防止金融机构的单一风险扩散到整个金融市场。

二是外环。外环包含外部变化带来的风险,是模式主要应对的风险源。金融风险具有不确定、高杠杆、传染性等特点。各种外部因素变化都有可能带来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信用风险、环境风险、政策风险等金融风险。

三是内环。内环体现上海清算所应对各类风险所采取的质量管理方法,其中包括建立符合国际最高标准的中央对手清算机制、“三道防线”组成的全面风险管控体系以及一整套制度标准。机制从源头上减少和回避风险;体系实现主动的风险预判和层层风险管控;标准有效识别、计量,应对金融市场的风险不确定性和传染性。

上述模式具有三个主要特点。一是有效保障金融安全。管理风险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风险。二是科技赋能提升清算效率。通过敏捷迭代促进信息系统标准化,实现金融业务全生命周期管控,提高金融市场运行效率。三是坚持创新确保稳健发展。在稳妥管控风险的基础上,实现风控与创新水平共同提升。

风险管家质量管理模式助力实体经济发展

服务国家金融安全。一是精准预测债券风险,使风险预警提前时间达到400余天,2021年的准确率达到100%。二是创新运用多元化债券违约处置工具箱,通过债券置换、违约转让等措施稳妥处置违约债券约770亿元。三是成功处置重点领域风险。例如,在某银行利率互换业务处置中,仅动用四层风险资源中的第一层即完全覆盖其风险敞口,未对市场整体造成任何影响。

服务实体经济。一是解决融资贵问题,以较低利率服务全国近70%的公司信用类债券发行,10年来为企业节约利息成本近1万亿元。二是解决融资难问题,推出具有增信功能的民营企业融资支持工具,完成300余只信用风险缓释凭证(CRMW)产品创设,支持近1900亿元债券发行。三是解决单一中小企业债券无法发行的难题,成功支持多家民营企业集合发行中小企业集合短期融资券,累计支持近350家民企发债约1.7万亿元。四是健全供应链金融配套服务,推出大宗商品清算通业务,累计清算近1700亿元,辐射千余家实体企业,实现大宗商品现货市场的交易流、资金流、货物流“三流合一”。

服务金融对外开放。2020年12月,上海清算所与欧洲清算银行((Euroclear Bank,简称“欧清银行”)合作推出的“玉兰债”,首次实现跨境基础设施联通服务境内机构参与国际市场。与香港金管局合作推出的“债券通”,为境内外双向投融资提供多样化渠道。推动人民币国际化,为熊猫债券、人民币特别提款权(SDR)计价债券等提供托管服务,展示我国金融发展成果。

服务绿色发展。近年来,上海清算所积极服务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与经济绿色转型。一是促进定价。率先发布我国首只碳中和债券指数并支持兴业银行(601166,股吧)发行首只碳中和债券指数挂钩结构性存款;发布首只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价格指数和碳排放权配额现货挂牌协议价格指数。二是创新衍生品。全球首推上海碳配额远期交易中央对手清算业务。三是引导融资。发行全国首单200亿元“碳中和”专题绿色金融债,支持首批“碳中和”债务融资工具、可持续发展挂钩债券发行,累计发行绿色债券逾4100亿元、碳中和主题债券逾1500亿元。四是开展跨境绿色合作。与卢森堡证券交易所合作专门搭建我国绿色债券境内外同步信息披露平台。■

(责任编辑  张林)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中国金融杂志。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张泓杨 )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亚设网的观点和立场。

2.jpg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