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年底,回顾这一年银行数字化转型历程,可以说,既有新风口、新机遇,同时也面临着新问题、新挑战。近日,在“2021银行数字动能与金融创新峰会”上,多位银行业学界与业界专家以直播的形式,围绕“数字转型新动能”展开主题分享。
当下,关于银行业数字化转型的最新观点是什么?哪种“打法”最适配?
中小银行普遍存在“数字化转型焦虑”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互联网经济研究院副院长欧阳日辉表示,当前,银行业数字化建设进入高速发展阶段。中小银行普遍存在“数字化转型焦虑”——非常着急搞数字化,但却不知道具体怎么做。怎么转向数字化?转成什么样的数字化?对于中小银行来说,仍是问题。
欧阳日辉认为,实际上,多数中小银行采取“模仿与跟随”策略,盲目模仿大型银行和股份制银行的金融科技应用模式,不能有效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数字化转型成效不佳。
而中小银行对数字化转型要有一个科学的认识。一是银行数字化转型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应该从实际出发,尊重市场机制和发展规律,探索合适自身的金融科技创新之路。
二是数字化转型是“一把手工程”,转型能否成功,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要负主要责任,“责任都在主席台”,功劳也在主席台。数字化转型需要机制与资源联动、技术与业务协同。
三是数字化转型应该因地制宜。根据各家银行的历史发展、资源禀赋、人才集聚等情况,打造商业银行特色数字化转型之路。比如,区域性银行应该逐渐回归本源、服务地方,结合地域特色和客群特点,打造成为经营特色化、内外敏捷化、全域智能化的区域数字银行。
让手机银行成为数字金融创新的“核武器”
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复旦大学金融研究院兼职研究员董希淼以“审视手机银行隐性价值”为题,分享了他对于手机银行的一些最新研究观点。他表示,对于手机银行,其显性价值容易被看到,而难以量化统计和评价的“隐性价值”很容易被忽视。他认为,手机银行存在四个方面的“隐性价值”。
第一,手机银行是银行品牌形象和社会形象的放大器。“银行不再是一个场所,而是一种行为”正在变为事实,手机银行的好与不好直接决定了用户对某家银行品牌形象、社会形象的全部认知。
第二,手机银行是银行金融创新、数字化转型的加速器。一家银行数字化转型是否成功,很重要的观察点是手机银行做得好不好。如果一家银行连手机银行都做不好,那它的数字化转型一定是不成功的。
第三,手机银行是银行触达客户、服务客户的核武器。银行只有打造强大的手机银行App,才能更好地触达客户,真正地让银行服务无处不在。
第四,手机银行是银行打造敏捷组织、数字文化的助推器。手机银行要求快速迭代,需要开放包容的创新,这就要求银行建立相应的敏捷组织,从技术到管理都要更敏捷,更快速地对市场变化,对客户需求做出及时响应。
董希淼认为,银行如果进一步重视并不断地挖掘这些隐性的价值,那么这些隐性的价值也会变成显性的价值。银行也可以探索建立一套指标体系,对手机银行的隐性价值进行评估、评价。
以平台化为主线,推动手机银行从“最大”迈向“最好”
中国工商银行网络金融部副总经理赵磊表示,“工商银行今年开展手机银行7.0版‘25个小时’的社会化营销,近600万的用户参与,200多万的分享,取得了超出预期的成效,这也让团队兴奋不已。通过这些年深切的实践,我们认为,坚持发挥科技的智能化、坚持发挥全行办的智慧,是重要的探索方法。一手紧握科技之杖,一手紧握信仰之杖,我们从初级道追赶者到高级道的引领者,虽然充满艰辛,但倍感使命光荣。凛冬已尽,星河长明,仍难言最优最强”。
做强线上经营,构建银行长效竞争力
农业银行网络金融部副总经理罗爱华表示,手机银行APP已经成为银行经营客户的主阵地,成为客户办理金融服务的主渠道。线上经营能力是银行未来制胜关键。
罗爱华认为,银行不做好线上流量规模和质量的经营,就失去了业务发展的基础。银行如果不做强线上经营阵地,则必定会失去了长效竞争的可能。
线上平台已经呈现出“强者恒强”的特性。一旦用户数量突破一定的临界点,无论是用户资源还是生态资源都更容易向头部平台聚集,所以坚守好线上经营阵地,是未来银行应对激烈市场竞争的核心要求。
此外,银行业的经营意识发生变化,以用户为中心的经营意识逐步被唤醒。银行业逐步向“线上经营”的高阶形态转型。其核心是经营内涵由以“账户”为中心向以“用户”为中心的转变。
“我的”数智化转型
广发银行网络金融部总经理关铁军认为,手机银行的意义在于连接客户和银行,实现“一个手机,一个银行”,是承载线上服务经营的主阵地;云店的意义在于连接客户和一线人员,实现“一个员工,一个银行”,是承载一线人员服务经营线上化的新阵地。
手机银行和云店都紧紧地围绕“我的”,成为广发银行体现客户至上的 “智慧双核”,手机银行和云店等系列应用,将不断促成线上化经营和一线经营服务活动线上化和数字化的深化,进而加速经营模式全面转型升级。
(王晓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