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北京,记者 李佳佳)讯,刀具相当于工业母机的“牙齿”,是直接参与切削的终端关键部件,是典型的工业耗材。随着我国制造业升级稳步推进以及数控机床渗透率持续提升,刀具的消费规模稳步增长。
西南机械分析师指出,未来5年机床数控化率达到50%以上,国产阵营硬质合金中高端刀具市占率30%左右。2021 年工业刀具的消费规模将达到500亿元左右,同比增长近20%。
同时,中钨高新(000657,股吧)(000657.SZ)、欧科亿(688308.SH)、华锐精密(688059.SH)、恒峰工具(300488.SZ)、厦门钨业(600549,股吧)(600549.SH)、和沃尔德(688028,股吧)(688028.SH)等多家上市公司表示订单饱满。
产业链上游和下游盈利水平最高 具备原料优势企业受益
硬质合金刀具,是在硬质合金基础上经过研磨加工、刃口处理和表面处理等深加工工序和涂层工序制成的具备硬质合金特性的刀具,在钨产业链中处于末端。招商证券(600999,股吧)分析师表示,钨产业链呈现明显的“两头高、中间低”的特征:上游钨矿资源的稀缺性和下游深加工领域较高的技术门槛,决定了上游钨矿企业和下游高端硬质合金企业利润水平较高。而中游冶炼和初加工环节由于技术壁垒较低,产能过剩严重,利润率水平较低。
恒峰工具销售人员介绍,目前国内生产刀具的厂家非常多,全国大大小小有数控刀具厂几百家。从硬质合金刀具产业链来看,上中下游依次为:上游原料、中游生产和下游应用。
上游生产硬质合金刀具的原料主要为碳化钨、钴粉、钽铌固溶体等,主要有中钨高新、洛阳钼业、江西钨业等。中游按照市场定位不同,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以欧美产品为主,以山特维克、肯纳金属、伊斯卡等公司为代表的欧美刀具企业技术实力雄厚,主导高端定制化市场,价格昂贵;第二层次以日韩产品为主的中端偏上领域,以三菱综合材料、京瓷、特固克、克洛伊等企业为代表的日韩刀具企业则以通用非定制化产品为主,通用性高、稳定性好,产品价格略贵于国内刀具公司;第三层次为众多国内刀具企业,主打中低端市场,代表公司主要有中钨高新、华锐精密、欧科亿等。目前,部分国产中端刀片已达到日韩企业同类产品水平。从下游应用来看,切削刀具广泛应用于通用机械、汽车行业、航空航天以及模具制造等行业。
根据中钨在线业内人士介绍,今年来由于原料涨价,刀具公司面临较大压力,主要原料碳化钨粉和钴粉价格已经上涨30%左右,直接原料占产品比重较大的刀具公司不得不提价,而具备原料优势的公司比如株洲钻石、厦门金鹭或能占据更多优势。
恒峰工具证券部相关人士表示,公司原材料进口占比约30%,进口部分主要是高速钢硬质合金采购以国内为主。今年原材料上涨对公司成本带来一定的压力,公司有小部分产品进行了涨价,有些定制产品公司虽未涨价但要求客户通过批量订单来摊薄固定成本,同时公司通过与钢材厂家锁定原材料供应价格(年度协议预付货款)等方式来抵消原材料涨价带来的影响。
多家公司订单饱满
行业高景气度下,多家上市表示在手订单饱满,已产于满产状态。
欧科亿相关人士表示,目前公司订单饱满,数控刀片已处于满产状态。
中钨高新相关公司负责人表示,公司目前处于满产状态,尤其是刀片刀具,交单周期较往年有所延长。
华锐精密公司人士表示,公司现有生产线仍在增加新设备提升产能,目前排产饱满,生产情况良好。
恒峰工具证券部相关人士表示,公司在手订单饱满,主要产品在汽车零部件、航空航天、工程机械等领域的销量大幅增长。
营收高增速 未来仍将偏紧
今年前三季度,中钨高新(000657.SZ)、欧科亿(688308.SH)、华锐精密(688059.SH)、恒峰工具(300488.SZ)、厦门钨业(600549.SH)、和沃尔德(688028.SH)的营收分别为96.89亿元、7.58亿元、3.59亿元、3.67亿元、221.72亿元、2.32亿元,同比增幅分别为37.42%,119%,62.68%,45.39%,72.95% ,36.7%,均保持较高增速。
中钨高新相关公司负责人表示,之前刀具客户领域中,中高端70%以上和高端95%以上进口刀具为主。株钻目前位于第二阵营,已经在替代中端日韩的市场,并逐渐切入高端欧美市场,未来发展空间还很大。
东吴机械分析师认为,中长期来看,刀具作为耗材,行业周期波动性较弱,并且国产刀具正面临进口替代的窗口期,随着国产刀具公司的产能爬坡和产品升级,市场份额也将不断提升,能够进一步平滑行业景气波动。
财信证券分析师表示,刀具行业供需紧张局面将继续维持。一方面,我国刀具行业受数控化率提升、硬质合金渗透率提升、刀具消费占比提升以及国产替代四大因素驱动,需求整体饱满,我们预计未来三年CAGR将达 40%以上。另一方面,根据国内龙头厂商扩产计划显示,增速低于需求增速,因此未来仍将偏紧。
(王治强 HF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