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最后一个月,资管新规过渡期结束的钟声就将敲响。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理财中心”)此前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三季度末,银行理财市场净值化比例已达86.56%,较去年同期提高26.08个百分点。从银保监会前期的摸底情况来看,预计绝大部分银行机构可以在今年年底前如期完成整改任务。
需要注意的是,资管新规过渡期结束并不意味着行业转型的步伐就此停止。现阶段,银行理财市场正向着“真净值化”“强化信披”“深度转型”的道路持续进发,规范程度仍在进一步增强。
“真净值化”保障市场稳健运营
资管新规过渡期正式结束前,监管仍在陆续从各个维度对银行理财市场加以规范。
据相关政策要求,六家国有大行除严格按照现行监管规定使用摊余成本计量外,其理财产品(除现金管理产品)自2021年9月1日之后新增的直接和间接投资的资产,均应优先使用市值法进行公允价值计量,暂不允许对除未上市企业股权外的资产采用成本法估值。已适用成本法估值的理财产品存量资产,应于今年10月底前完成整改。过渡期结束后(2021年末),不得再存续或新发以摊余成本计量的定期开放式理财产品。
这主要是针对银行理财滥用摊余成本法估值的问题。摊余成本与公允价值估值两种方法都可能被净值化产品所采用,后者需要满足特定条件,但净值波动较低,收益较稳定。以某股份行一款净值化转型重点产品为例,该产品实行净值化管理,并采用公允价值进行估值,以境内低风险、高流动性投资品种为核心,投资范围包括但不限于银行存款、同业存单、货币市场工具、债券、回购等资产类别。数据显示,这款产品2020年的收益率为2.3%,与同期公募货基平均收益率相当。但由于采用公允价值估值,产品净值存在一定程度的波动,例如2020年5月市场利率上升时,该产品净值就出现过暂时性下降。
在现阶段投资者对净值型理财产品业绩波动接受能力普遍不强的背景下,使用摊余成本法估值的理财产品相对更有吸引力。但从公募基金的做法来看,为了更好地回归代客理财的本源,打破刚性兑付,尽量采用公允价值估值才是银行理财市场走向“真净值”的必由之路。
招商证券(600999,股吧)银行业首席分析师廖志明认为,摊余成本估值理财产品规模大幅增长,容易积累风险,危及银行体系的稳健经营。
可以预见,随着估值方法的进一步规范,银行理财新发产品净值波动将有所加大,投资者接受阈值尚待提升的背景下,银行理财销售可能受到一定影响。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特聘研究员任涛表示,未来,一旦摊余成本法理财产品严格受限,依靠这类产品冲理财规模的银行将面临较大压力,路径基本被堵死,后续设立理财公司的道路也会更曲折。
“强化信披”提升投资者决策效率
打破刚性兑付的另一关键是充分的信息披露。资管新规要求银行理财回归“受人之托、代人理财”的本源,这对银行理财产品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和准确性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理财公司理财产品销售管理暂行办法》明确规定,理财公司应当通过本公司和代理销售机构官方渠道、行业统一信息披露渠道或与投资者约定的其他渠道披露全部在售及存续的理财产品相关信息,并保证投资者能够按照销售协议约定的时间和方式及时获取披露信息。
完善的信息披露制度能让投资者信任,也可以让投资者有足够的信息独立做出投资决策,获得投资收益也承担投资风险。《中国银行保险报》记者注意到,截至今年上半年末,已累计有1400余份各类理财产品公告在理财中心搭建的行业统一信息披露渠道中披露。
从最新情况来看,银行理财产品信息披露的透明度还将迈上新台阶。日前,信银理财有限责任公司成为全国首家实现理财登记系统(一期、二期、三期)直联的理财子公司,直联系统覆盖理财登记所有内容,包括产品信息直联和投资者信息直联。其中,产品信息直联范围覆盖了理财产品从申报到终止的生命周期全流程登记、投资交易以及底层资产的穿透登记等10个模块,直联要素超500个。
理财公司内部的理财管理系统与全国银行业理财信息登记系统直接联网运行,意味着理财产品信息登记工作迈入更高效、更安全的系统直接对接运行之路,这将为进一步完善银行理财产品信息披露机制奠定坚实基础。
“深度转型”为机构发展保驾护航
资管新规颁布后,银行理财市场格局和观念氛围将得到根本上的转变。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期完成整改任务,甚至实现“真净值化”都不是银行理财转型的终点。
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曾刚表示,资管新规过渡期结束并不意味着彻底转化完成。存量产品的改造,或净值化改造,如果按照既定时间基本完成,大体上不会有太大问题。但有些因素是长期的,例如投资者理念或意识的转换问题,因为投资者已经习惯原来的隐性保本产品,要接受风险的显性化,还需经历一个逐步的转变过程。
这就要求银行理财加快深度转型,重要抓手之一是销售端向买方视角转变。过去几年间,银行财富管理逐步认识到从单纯产品销售到投顾配置的重要性。中国银行业协会发布的《2021年度中国银行业发展报告》指出,财富管理是机构以金融产品交易佣金为收入来源的模式,这一模式内生性地影响了代销机构的独立性和客观性。业务开展的驱动力来自获得更多的销售佣金,而难以站在匹配客户风险承受意愿与能力的角度销售产品,结果可能是将高风险(高佣金)产品推向不匹配的投资者,会带来道德风险。为避免这种风险,财富管理模式应向着买方视角的投顾配置模式转型,即根据投资人的资产情况、风险偏好、投资目的等因素构建投资配置组合。
理财子公司的建立能很好地帮助银行实现这一转变。理财子公司的产品销售主要依赖母行渠道,而银行拥有覆盖范围最广的销售网点,客户通过线下网点可以和理财销售人员进行沟通,容易建立信任,这为后续“投顾化”服务模式埋下伏笔。相对于传统银行资产管理部,未来银行理财子公司有可能拓展本行直销、他行线下代销、他行线上代销的一体化销售模式。
更重要的是,理财深度转型的推进,能帮助银行做强财富管理业务,进而实现长远发展。廖志明分析称,目前,经济增长模式逐步由投资驱动转向消费驱动,银行业发展与经济结构密切相关,零售银行是未来方向。零售银行业务中,财富管理将是重中之重,资产管理与产品代销是财富管理的两翼。理财业务发展好的银行,其估值也有望得到提升。
(王晓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