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益于灵活的融资方式、发行成本相对较低等优势条件,自2019年我国银行业首单永续债落地以来,永续债已经成为商业银行补充一级资本的热门选择。临近年末,商业银行通过发债进行密集“补血”的热情仍然高涨。
数据显示,第四季度以来,已有北京银行(601169,股吧)、郑州银行、农业银行、工商银行等14家银行宣布永续债发行完毕,发行总规模达到1747.5亿元。与此同时,金谷农商银行5亿元永续债正在认购中,招商银行(600036,股吧)430亿元永续债也将于12月3日启动发行。
与前三季度永续债发行以中小银行为主的趋势不同,年末“补血”主体以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为主,且发行规模较大。
其中,发行规模在百亿元以上的永续债有6单,农业银行和北京银行发行规模都为400亿元,并列首位;中国银行、工商银行、上饶银行、哈尔滨银行和江苏长江商行均为今年第2单发行永续债。
从大行发行规模与数量增加可以看出,一方面受系统性重要银行的监管要求更加严格影响,商业银行普遍面临业务不断扩张带来的资本补充压力;另一方面,银行业仍受全球疫情冲击影响,对于未来经济下行需要未雨绸缪,永续债可以有效缓解银行资本压力,提升风险抵御能力。
(王晓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