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王文: 以碳资源为核心的国际博弈会逐渐出现

财经
2021
12/03
06:36
亚设网
分享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究竟是一场怎样的社会系统性变革?“双碳”目标下的节能环保领域将迎来什么重大机遇?在全球视野下,逐渐以碳资源为核心的国际环境正在发生着什么变化?

11月30日下午,2021“海丝论坛”暨节能环保国际论坛在广州南沙举行,深入探讨在中国“双碳”目标背景下的全球节能环保机遇,促进中国与全球在节能环保技术领先国家和地区的交流合作。

论坛上,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国务院参事室金融中心研究员王文在发言中表示,以碳资源为核心的国际环境博弈会逐渐出现,应当把“双碳”目标放在全球视野下看待。这不仅涉及全球气候变化应对,还包括粮食安全、卫生健康,也关系到是否能够在绿色金融等领域引领全球治理。

今年是“碳中和元年”

今年以来,碳达峰、碳中和被写入中央各类重要政策文件,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十四五”规划纲要、政府工作报告等均明确提及。围绕“双碳”目标,国家发改委在加快出台碳达峰、碳中和顶层设计政策文件, 推动形成“1+N”政策体系。

碳中和作为一个长周期国家战略,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讨论。在王文看来,碳中和概念对于中国的低碳发展来讲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创造性的突破。王文认为,今年是真正意义上的“碳中和元年”。

“过去我们应对气候变化,只有资源利用和减少资源利用的概念,而如今全世界130多个国家都接受了碳中和这个理念,说明从社会经济意义上,全球气候变化应对,已经从少用资源、保护环境的观念,升级为经济发展模式转型的概念,这是我们思想和观念的转变。”王文说。

提及中国碳排放在世界的占比时,王文表示,中国碳排放占全世界30%的说法还存在争议,目前世界上对中国碳排放的算法至少有9种。他认为中国要争碳中和话语权,尤其是目前中国的碳排放吨量的计算,话语权要在自己的手上,所以首先要学会核算自己的碳排放量。

碳排放事关国家发展,不少发展中国家受限于技术条件,短期内仍需消耗大量化石能源。减排是个系统性工程,需要做好产业结构革新、技术水平提升和能源结构改善。

王文表示,我们未来的一个工作方向是碳中和的全球绿色发展布局,要参与到全球共性的、有规则的博弈中去。“可持续经济占比的提升、清洁能源成为能源主力等背后,有着非常激烈的大国之间的竞争博弈,我们需要参与其中。”王文说。

王文用四个字对碳中和路线图进行总结:一是“减”,调整产业结构、高效节能;二是“增”,植树造林;三是“保”,生态保护,提高森林覆盖率;第四是“封”,工程封存:碳捕集、碳利用、碳封存。

王文从顶层设计和地方布局两个角度对“双碳”目标的完成进行了解读。在顶层设计政策层面,他认为中央工作会议把碳中和、碳达峰列为八大工作会议之一、成立双碳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政策文件的发布等举措,都是代表中国目前在顶层设计层面上完成的战略。

共同应对气候变化渐成各国共识

在过去,碳排放85%-90%的能源利用都依赖于地下能源,比如煤炭、铁矿石等,这类地下能源在2030年到2040年将会逐渐向地上能源切换,例如太阳能(000591,股吧)、风能、水能等,这对中国来讲将是个巨大的变化。

在王文看来,未来中国碳中和的价值是多层面的。在宏观层面,碳中和正在推动着中国第四次的产业升级革命;在社会层面,要全面进行社会经济复合系统的重构,以绿色为核心为导向去推动中国的发展;在发展层面,评价每个地方发展综合实力的标准也在变化,不再以GDP单一评价地方发展,金融层面上会形成非常完善的现代金融体系。

同时,对每个市场主体来讲,意味着生产模式的变革,每个企业都应该学会在碳市场发展模式上寻找自己的机遇。从民生角度,低碳经济会带来更大的就业机会。由于低碳,去掉高能耗的企业导致失去了一些就业机会,但会因为低碳经济的出现而得到就业机会,而且就业数量会远远高于过去的就业机会。从风险角度来讲,我们面临着企业的风险管理,会出现新的风控对象。

11月,近200个国家在为期两周的第二十六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6)上达成了应对气候变化的协议。《格拉斯哥气候协议》正式签署。这份协议的主旨便是将全球升温幅度控制在1.5摄氏度以内、避免全球遭遇灾难性气候变化的严重后果发生。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出台到《巴黎协定》的落地,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气候变化渐成各国共识。

王文认为,当前国际格局正在发生悄然的变化,全球的产业链、价值链都会产生新的变化,以碳资源为核心的国际环境的博弈会逐渐出现。因此应该把“双碳”目标放在全球视野下看待,这是大国博弈,这不仅涉及全球气候变化应对,也包括粮食安全、卫生健康,还关系到是否能够在绿色金融等领域引领全球治理。

“‘双碳’是重要的决策,也是对世界一次庄严的承诺,每个人都有责任。减碳对地方的发展影响非常大,碳中和是持久战,是逐渐的过程,我们要更进一步的、细致的、高质量的发展。”王文说。

(作者:李德尚玉 编辑:李博)

(张泓杨 )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亚设网的观点和立场。

2.jpg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