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北京经开区”)管委会与小米科技签约仪式举行,随着双方签订《合作协议》,正式宣告小米汽车落户北京经开区。
小米汽车项目将建设小米汽车总部基地和销售总部、研发总部,将分两期建设年产量30万辆的整车工厂,其中一期和二期产能分别为15万辆,预计2024年首车将下线并实现量产。对于汽车工厂是否已经在建及未来规划等问题,《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小米方面,截至发稿,对方尚未回复。
艾媒咨询CEO张毅告诉本报记者:“北京有产业基础,毕竟奔驰、现代都在北京,但我觉得更关键的还是在于小米本身,它的总部在北京,在企业管理、人才储备,以及地方政府资源这块,都有自己的优势。所以选择把汽车总部落户北京,也有这方面的考虑。”
造车团队已超500人
公开资料显示,2021年3月30日,雷军宣布,小米集团将成立一家全资子公司,负责智能电动汽车业务。2021年9月1日小米汽车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雷军,注册地位于北京经开区科创十街15号院5号楼8层816室,注册资金100亿元。
近一年来,在雷军高调宣布造车后,一边投资相关产业,包括但不限于自动驾驶、半导体产业链、动力电池等相关企业;一边吸纳造车人才。近期小米在第三季度财报中提到了其造车进展,目前智能电动汽车业务顺利推进,团队成员已超过500人,并且再度重申了2024年上半年量产新车的承诺。
资深互联网观察家丁道师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看雷军近期释放的一系列信号,基本上是赌上了他前半生所有的荣誉来做这样一件事,而且集合了所有核心力量和高管来做,一开始就投入了巨资,很明显是他的最后一战,不成功便成仁。一旦败了之后,会引发连锁的恶性效应,甚至会影响到小米的主体发展。”
丁道师认为,相比其他造车新势力,小米汽车发力已经晚了,这个时候只有投入强大的资金、资源和信心,才更有可能获得胜利。雷军是抱了必胜的决心来做好,一开始就大举宣传推进,所以整个战略还是挺明确的,因为他有了这样的决心,北京市经开区才愿意跟他合作,其他合作伙伴也才更有信心与他合作,共同推进这件事情的落地。
此前,雷军也曾表示,汽车在交付之前的投入对小米自身而言都是悬在头上的一把剑,如果造车不顺,可能会挫伤小米的股价。
在小米汽车团队成员中,不乏极狐汽车原总裁于立国、吉利研究院原总院长胡峥楠等业内有着多年造车经验的大咖。实际上,早在10月19日,小米召开的2021年集团年度投资者会议上,雷军透露过小米汽车的首个工厂选址在北京亦庄。
北京经开区经历了近30年的发展建设,在今年前三季度,高端汽车和新能源智能汽车产业实现产值1466亿元,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35%。
该区域内还拥有北京奔驰、北汽新能源等整车企业,形成了较为完善的高端汽车、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再加上国创中心、国汽智联等国家级技术创新中心,北京经开区已经成为了世界级新能源汽车共性关键技术的策源地。
小米能否弯道超车?
相关数据显示,今年1~10月国内新能源汽车零售渗透率为13%,较2020年5.8%的渗透率提升明显;其中,自主品牌新能源车渗透率为36%,豪华品牌新能源车渗透率为12%,主流合资品牌新能源车渗透率为3.4%。
与蔚来、小鹏等造车新势力以代工模式切入造车领域不同,小米从一开始就选择自建工厂。虽然代工可以降低成本,并且能够在没有生产资质、生产线和制造经验的情况下快速实现量产,但代工模式在生产成本、产品质量和零部件供应方面都存在不可控性。
而小米在轻资产和重品质两者中选择了后者,以更好地实现大规模量产、控制生产和交付节奏。这也是蔚来、威马、小鹏等造车新势力后期纷纷自建工厂的原因。
相比蔚来、理想、小鹏等造车新势力,小米汽车可以说起步已经晚了几年。
不过,在丁道师看来,以前造车需要多年的技术积累,但是现在蔚来、小鹏、威马等新势力的崛起,说明这个行业只要有很强大的资本,可以弥补技术、时间、研发上的不足,因为用钱几乎可以在这个行业买来绝大部分的生产发展要素。而小米作为一家世界五百强企业,其历史积累比三大汽车新势力深厚得多,雷军在业内的影响力和人脉资源也要优于三大新势力。
“相比这些新势力,小米还有用户层面的支持,因为其他几家汽车品牌和用户的关系,相对来说是教育。而小米通过这几年手机等智能硬件设备的销售推广,获得了几亿用户,其潜在买家也要多于其他造车新势力,所以有综合优势。”丁道师说,不过小米也有劣势,新能源汽车的风口在几年前就开始了,而小米五六年之后才想起来要造车,先发优势已经没有了,时间上慢了好几拍。
据了解,为了能够快速地推进汽车业务,小米汽车目前正在大规模地吸纳各方面的人才,并收购相关的公司。在今年8月,小米宣布以7737万美元的价格收购了汽车自动驾驶技术公司深动科技,此外,小米此前还投资了禾赛科技、纵目科技、蜂巢能源和赣锋锂业等公司。
张毅认为,小米的优势在于,可以延续移动应用领域的积累。其次,小米和雷军有一定的号召力,尤其是在白领群体和大学生群体,有一定的影响力。但是劣势也比较明显,现在造车已经不是两三年前最辉煌的时候了,所以小米造车的速度非常关键。因为现在传统车企都在进军新能源汽车领域,留给小米的时间其实不多了。
而对于能否追赶上蔚小理(蔚来、小鹏、理想)等汽车新势力,张毅称,主要取决于小米造车的速度,出品速度是最大的关键,新能源汽车领域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很快就会变成红海。小米过去在智能手机上取得成功,能不能接下来在汽车领域一定成功,确实需要雷军和小米汽车团队超常的努力。其次还要看产品的性价比。
雷军此前在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表示,做汽车业务并不是为“出风头”,现时电动车已从机械产业转变为信息产业,加上有同行都已经在做,小米不做就会被淘汰。小米从智能手机到智能家居及智能办公,属全智能生态,若跟电动汽车好好整合的话,将有极强的扩张性。
截至2021年9月底,小米已经投资布局有关智能汽车领域企业62家。其中,智能驾驶布局17家企业,智能电动布局13家企业,智能座舱布局6家企业,有22家企业为2021年新增投资。
丁道师说,随着小米的入局,其他巨头造车的步伐都会进一步激活、加速,加快行业的发展速度。而且更多的企业进入市场,竞争也会更充分,行业才更有活力,最终反馈到消费者层面,消费者会买到更智能、更有性价比的产品和服务。所以要积极鼓励巨头入局新能源汽车赛道,让这个行业迅速发展壮大。
对于这些科技巨头化身的造车新势力,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付于武曾表示,如果说之前蔚来、小鹏、理想等新势力进入汽车领域,是汽车产业变革的上半场,那么百度、小米等高科技公司进入汽车领域,将开启产业变革的下半场。
(文章来源:中国经营网)
文章来源:中国经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