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12月5日),“小红书被曝存未成年人性暗示”冲上热搜,引发热议。
今年9月,四川成都的小学生家长蒋先生在“小红书”App上搜索亲子乐园时发现,这个App不时给自己推送含有大量未成年人生活的短视频,起初蒋先生以为是平台推荐了一些青少年用户的体验,但越来越多明显泄露未成年人身体隐私的视频被推送过来。
小学生家长:他们经常发一些在家里穿着睡衣之类的,在播一些短视频,发到App上面去展示,我作为家长就觉得很不放心。
记者下载了“小红书”App,注册账号时选择用户年龄为“20岁”的成年人,并选择了“读书”“文具手账”等兴趣板块。
记者在几次刷屏操作后,一些以未成年人图片为封面的短视频就被App推荐过来。
记者发现,视频拍摄者都是未成年人本人,拿手机自拍时镜头直接对准了自己的隐私部位。
在一个短视频中,并加注了“校服”字样。内容是尾随一名身穿校服的女学生,一路走过教室,最终进入了女厕所。
视频提供的“弹幕功能”中,有人留言问“这是哪所学校的校服”,还有人要求短视频发布者“介绍一下”。
在App页面上,大量以未成年人为主角的短视频中不时还夹有网络游戏介绍的短视频,其名称和封面带有极强的性暗示。
一个名为“游戏解说”的视频账号发布了一个游戏介绍的短视频,直接用女性角色裸露的身体作为封面,视频中还标注了“不穿衣服跳舞”的解说字幕。而一些封面为衣着暴露的女性视频和大量包含未成年人的短视频也夹杂在一起,用户无法选择设置区分。记者发现在含有未成年人的短视频中,还有大量的用户留言、弹幕。在一个未成年人拍摄介绍自己正在写作业的短视频下方,有29条评论,其中有人留言称“妹妹,喜欢大叔吗?”“交个朋友”“处对象吗”,还有人问这位未成年人的联系方式。审核存漏洞用户协议将责任推给监护人
央视记者查询发现,“小红书”App在其官网上表示用户数超过了3亿人。
在记者持续两个多月的浏览中,发现该平台存在泄露未成年人隐私,留言审核不严的乱象。
平台究竟如何对短视频进行管理,青少年是怎么进入平台后发布视频的呢?
有家长表示,在对约100个包含未成年人视频的账户进行浏览梳理后发现,“早熟”“交友”等不适合未成年人年龄段的内容平台的内容出现在“小红书”App中,对平台的审核提出了质疑。
四川成都小学生家长:我觉得这个App应该首先要审核一下这种未成年的视频是否适合发出来,发出来之后下面有很多不堪入目的留言,孩子会不会分享他的位置,让一些不法之徒有机可乘?
记者将一些出现在“小红书”平台上的未成年人短视频问题向“小红书”App进行了举报并了解相关情况。
记者:我看平台给我推送了很多未成年人,这是怎么回事啊?
工作人员:您这边注册的时候会让你选择你喜欢的一些类别,您选择了会根据您选择的去进行推荐。如果您没有选择的话,系统会随机推荐。
记者:比如说有一些成年人的短视频,就穿着也比较暴露的一些女孩,还有一些秀内衣内裤的,都混在一起。
工作人员:确实抱歉了,如果说有相关内容的话,可能这边是没有监管到。如果看到的话,建议您可以去举报。
记者:我举报了以后你们才能处理是吧?
工作人员:因为有一些同一时间发布的这些“笔记”会比较多,我们这边很多都是系统去进行审核的,有些可能是没有审核到。
“小红书”工作人员表示由于短视频数量多,造成了审核的漏洞。
而记者发现,在“小红书”App的用户协议中特别指出“重视青少年儿童的个人信息保护”,但在其《儿童青少年个人信息保护规则》协议中却注明,“监护人在使用社区、晒单及其他信息发布功能时,如主动向我们提供儿童青少年的个人信息,即表示已经同意我们收集和按照本政策的内容使用未成年人的个人信息。”
有法律学者表示,如此的用户协议意味着,平台对短视频中出现未成年人的内容默认为有监护人监护,一经发布则意味着监护人同意。
而记者在对“小红书”平台的工作人员进一步采访中得到回复却是“短视频平台面向未成年人开放注册,并不需要实名注册”。
“小红书”App工作人员:
我们现在平台注册对未成年人没有要求。目前因为没有实名认证的要求,所以基本上有手机号、QQ、微信这些都是可以注册的。
一边是未成年人自己可以注册使用拍摄并发布短视频,另一边在用户协议中却又说明,视频默认是在监护人监护下发布。
法律学者指出,如此的做法,平台涉嫌将责任推卸给未成年人的监护人,也造成了目前内容审核出现的问题。
小红书回应
据南方都市报,小红书方面回应记者时表示,报道提及的部分内容,在平台此前的未成年专项回查中已经被处理。对于实名认证问题,平台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对用户要求实名认证,包括新注册用户及发布笔记、评论用户均需绑定个人手机号,专业认证、带货用户需上传个人身份证。
“我们深知未成年人问题无小事,需要持续提升治理能力,加大治理力度。”小红书相关负责人表示,近期,平台将启动新一轮未成年人治理专项,提升未成年人用户和相关内容的识别能力,并重点针对未成年短视频内容、评论区画风等问题展开治理。
“我们也恳请广大用户,通过平台举报渠道,对影响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内容及账号进行举报,平台将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相关负责人表示。
短视频平台应严格履行法律规定
日前,文化和旅游部出台关于加强网络文化市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意见,明确严禁借“网红儿童”牟利,严管严控未成年人参与网络表演,对利用儿童模特摆出不雅姿势等吸引流量、带货牟利的账号依法予以严肃处理。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上半年,我国网民中短视频用户规模达8.88亿人。
而据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小学生短视频使用特点及保护》调查报告显示,近七成的未成年人使用过短视频。
法律学者指出,在短视频受众不断增加的背景下,网络平台应该严格履行法律法规规定,切实保护未成年人权益。
今年6月1日实施的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中明确要求,网络服务提供者对用户和信息加强管理,发现违法信息或者侵害未成年人的违法犯罪行为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置措施等。而对于短视频平台提供未成年人注册的渠道,法律学者表示,平台应当严格落实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规定,对涉及未成年人内容的短视频进行专门分类管理,不能放任其账号与成年人账号混杂在一起,更不应该主动推荐给陌生用户。
中国传媒大学教授 北京市网络法学研究会副会长 王四新:我们有一个原则性的要求,就是必须确保未成年人的信息安全,还有他(她)因为线上而产生的线下行为的安全,只要存在安全漏洞,不管是什么方面的误导性的信息,或者说诱导青少年采取不正当行为,这些平台都有责任去避免,也都有责任去做积极的防范措施。如果平台没有做好防范措施,或者说没有能力去做好,我们的处罚就要及时地跟上去。
而对于实名注册的问题,自2017年6月1日网络安全法实施以来,涉及互联网社区的管理规范相继出台,明确了在互联网论坛社区服务、跟帖评论服务、群组信息服务以及公众账号信息服务中实行“后台实名、前台自愿”原则。法律学者指出,网络平台忽视相关的法律法规,造成未成年人权益受损,也必将受到法律问责。
小红书靠“种草”起家
据了解,创立8年的小红书已先后完成5轮融资。
据易观数据,截至2021年8月小红书月活用户约1.6亿,同比2020年1月增长97%,日活用户同比增长110%。
早年靠种草笔记起家,DAU(日活跃用户数据)已跟美团接近的品牌,每次估值均以翻番的态势上涨,资本持续加码的背后,小红书真正的估值逻辑是什么?
从用户体量来看,小红书2018年进入高速增长期,并于2020年明显破圈泛化。大量新用户涌入,让内容品类泛化和数量急速扩张。资料显示,小红书社区内容覆盖美妆、美食、旅行、母婴、家居家装等多个生活方式领域,2020年,小红书用户全年笔记发布数同比增长超150%。其中,体育赛事方面内容同比增长率超过1100%,民宿、科技数码同比增长率则超过500%,美食类笔记发布量则同比增长超过230%。
从成立初始,“种草社区”的标签一直跟随小红书,据数据服务商千瓜数据,小红书女性用户占比接近九成,截至2021年8月小红书月活用户约1.6亿。
又是因为种草笔记,小红书“滤镜景点”被热议,10月12日有博主在微博发言称,实景现场与小红书博主分享的图片落差巨大。10月17日,小红书方面在官方微信账号回应,提到部分用户在分享过程中的确存在过度美化笔记的情况,会将“避坑”类笔记通过更好的产品机制充分展示给用户,为用户决策而提供更多元的信息。新榜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小红书的商业笔记数量涨幅也达到了149%,从1月的1.1万篇增长到2.8万篇。
社区平台中,每个人都是内容生产者、传播者与消费者。内容的传递链条和反馈机制为用户创造着互动的关系链条。无论是小红书、快手、B站,还是大众点评,甚至估值早已突破千亿美元的Instagram,它们依托于人群以及人群生产的内容,形成了其他非内容平台不可比拟的优势。
如今的小红书,内容气质中依旧有着海淘笔记的影子。
最初,贡献内容的KOL是一群在海外读书的中国学生,他们在小红书上分享自己旅居和游学期间的所见所闻所感,顺便种草全球好物。“种草”的本质是认知的提升,可以帮助人们拉齐认知和审美的内容是有价值的,不断增长的用户数据证明了这一点。
据易观发布的《中国美食内容消费用户洞察2021》报告显示,后疫情时代,用户更常使用包括抖音、快手、小红书、B站等在内的综合内容平台消费美食内容,而不再是传统美食垂直社区。在各平台中,小红书成为年轻人使用率最高的美食菜谱内容平台。值得一提的是,小红书上美食、旅行等中性化内容,及科技数码、体育赛事等偏男性化内容快速发展,男性用户快速增长,目前,小红书男女用户比例已达3:7。
截至2020年12月,小红书社区中汇聚了全球230多个国家和地区近8万个品牌。其中,美妆护肤品牌完美日记、自然之名、谷雨、花西子,服饰鞋靴品牌致知、Maia Active、Ubras、Orange desire等越来越多的新国货品牌经由小红书“种草”走红。
来 源丨21世纪经济报道(许梦旖)、央视新闻、新浪微博、公开信息
本期编辑 刘巷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21世纪经济报道。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董云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