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资管时代,在激烈的竞争市场环境下,为了吸引和留住人才,各家基金公司探索合适自身特色和文化的人才激励机制,探索建立一个“老中新三代梯队生机勃勃,能够依靠强大的投研团队联合作战的平台。其中银行系旗舰公司工银瑞信基金凭着科学的长期考核机制和独特的金字塔式人才体系,构建了一支“老中新”梯队齐备、明星基金经理荟萃的强大团队。
工银瑞信基金整个投研团队由资深基金经理和研究员组成,投研人员177人,投资人员平均拥有约13年的从业经验,在行业处于领先水平。目前公司更聚集了一批经验丰富的投资高手,具有4年以上基金经理投资管理经验的多达35人,排名行业第4,涵盖了老将、中生代、新生代明星基金经理,可谓是明星云集,比如中生代基金经理中,聚集了赵蓓、谭冬寒、杜洋、单文、袁芳、张宇帆等。
其中,“医药大咖”赵蓓,2010年加入工银瑞信基金,目前在管基金规模291.58亿元,银河证券数据显示,截至11月末,其所管理的工银前沿医疗过去1年、3年、5年均在同类基金中位居第一,2016年2月成立以来总回报达359%,年化回报达29.89%。
“医学博士”谭冬寒,亦是实力优秀的医药明星,2013年加入工银瑞信基金,目前管理规模135.39亿元,其代表作工银医药健康,截至11月末,过去3年回报255.65%,同类第2,成立以来年化回报达45.81%。
还有五年期持续优胜金牛奖获得者、“均衡战将”杜洋,2010年入职工银瑞信,目前管理规模138.18亿元,现任研究部副总经理,杜洋行业覆盖广泛,其代表作工银战略转型主题,2015年2月成立以来穿越牛熊,截至11月末累计回报258.5%,超越基准达225.77%。
被称为另类“成长猎手”的单文,2014年入职工银瑞信基金,在成长风格基金中风格稳健,目前管理基金143.2亿元,其代表作工银信息产业混合,单文自2017年7月管理以来取得了236.1%的回报,Wind同类排名前5/100,获评三年期持续优胜金牛奖。
此外,还有“大制造行业专家”张宇帆,2007年入职工银瑞信基金,目前管理规模22.11亿元,是“小而美”的卓越代表。其管理的工银物流产业过去五年全部取得超额收益,截至11月末,成立以来总回报307.5%,Wind同类排名前13/100,超越基准回报达279.16%.
除上述中生代代表外,工银瑞信基金投研团队同时拥有多位资深“老将”坐镇,包括何肖颉、黄安乐、王筱苓、鄢耀、王君正、游凛峰等。
值得注意的是,工银瑞信基金培养出闫思倩、张剑峰、胡志利、王鹏、林梦、农冰立等一批新生代基金经理。
其中闫思倩可谓冉冉升起的一颗新星,目前管理基金规模144.46亿元,她的代表作工银新能源汽车今年以来收益率77.28%,过去一年、两年、三年业绩回报在同类基金中均位居前10,自2018年11月成立以来总回报达392.08%,年化回报高达68.71%。
众多明星基金经理云集的背后,与工银瑞信基金的人才培养机制密切相关。为进一步提升激励机制效用,工银瑞信率先在业界推出人才长期激励计划,覆盖公司各领域核心人员,主要投研人员均纳入计划,长期激励与公司利润同步增长。工银瑞信基金采取的是市场化的人才激励机制:投资人员薪酬与其管理产品的“投资业绩”和“财务贡献”两个因素挂钩,也就是通过业绩表现的好坏、管理规模大小两个维度决定。工银瑞信基金当年发放绩效奖金的一部分,其余作为长期激励。在业绩考核上更注重长期:基金经理的绝对收益和相对收益相结合,业绩考核以“超越基准”为主,兼顾收益与排名。同时长短期考核相结合,更注重长期业绩。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在目前工银瑞信的主动权益基金经理团队中,自己培养的基金经理占比超90%,不少基金经理都是从研究员成长为投研骨干。他们大多都是从行业研究员到资深研究员、研究主管、基金经理助理、行业基金经理、研究团队负责人,伴随其投资能力圈的不断拓展,才走到出色的全市场型基金经理的位置。这背后离不开公司平台给予的清晰的“研究-投资”职业发展路径,人员晋升路径清晰,规则明晰,使每个人都可以对自己的未来有稳定的预期。工银瑞信的员工职业发展通道包括“专业序列”和“管理序列”在内的不同职业发展路径,拓展人才的职业发展空间。另外,工银瑞信搭建了金字塔式的业务与人才体系:通过业绩归因,识别优秀基金经理和研究员,同时针对契合未来发展方向的主要行业,前瞻性地发行行业基金;随着优秀行业基金经理的能力不断拓展,再逐步培养为主题基金和全市场基金经理,实现人才与能力的匹配,为构建“老一代”“中生代”“新生代”三代能承前启后的基金经理人才梯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陈状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合作供稿方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