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代的有效学习是什么样的?

财经
2021
12/08
18:46
亚设网
分享

信息时代的有效学习是什么样的?

《怎样有效学习:创造一流学习体验》,[美]朱莉·德克森 著,闾佳 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2年1月版。

了解学习者,是创造良好学习体验的重要一环。如果不了解学习者,就会导致令人遗憾的结果。

那么,需要对学习者有什么样的了解呢?首先,大概需要掌握一些基本信息,如年龄、性别、工作或角色。通常,可以通过调查获得这些信息。有时,组织本身也会提供包含此类数据的文件。

除此之外,大概还要知道他们的阅读水平或他们的技术掌握情况。这些信息同样可以借助调查获取,或者是与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学习者交谈(这从来都是个好主意)来获得。

除了这些,还需要得到几个关键问题的答案:

·学习者想要的是什么?

·他们当前的技能水平如何?

·学习者与老师之间有哪些不同?

信息时代的有效学习是什么样的?

学习者有哪些类型?

不管学习体验如何,动力十足的学习者都会学习。相反,碰到缺乏动力的学习者,哪怕是最优秀的老师也会头疼。但越是考虑到学习者的动机,就越能创造出更好的学习体验。

要从几个不同的角度来思考学习者想要什么。想想他们为什么来到这里,他们想得到什么,他们不想要什么,他们喜欢什么(这和他们想要的东西可能是不同的)。

在思考“他们为什么来到这里”时,先来看看兴许会遇到哪些类型的学习者:

信息时代的有效学习是什么样的?

信息时代的有效学习是什么样的?

信息时代的有效学习是什么样的?

信息时代的有效学习是什么样的?

信息时代的有效学习是什么样的?

信息时代的有效学习是什么样的?

信息时代的有效学习是什么样的?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呢?很可能所有类型你都符合——具体类型需要取决于学习的主题和背景。你可能这次是这个类型的学习者,下次又是其他类型的学习者。在数学上,你可能是“这是必修课”型的学习者;而在音乐上,你可能是“嘿,这玩意儿很酷”型的学习者(或者反过来)。

归根结底,我们都是“我能从中得到些什么”型的学习者。我们想知道为什么一种学习对自己有用或有趣。无论属于哪种类型,学习者们都希望有目标,能够运用所学去做某件事情。

不同学习主题和背景下,人人都可能成为不同类型的学习者

让我们看看两个正在学习使用Java编程的人。帕特是一个内在动机型学习者,而克里斯是外在动机型学习者。

内在动机型学习者是出于自身的原因对主题感兴趣,或是有一个想要解决的具体问题。帕特想用Java做一件具体的事。

信息时代的有效学习是什么样的?

外在动机型学习者受外部奖惩的激励。任何一种“规定要做”的学习,都有可能受外部动力的激励。克里斯学习Java的原因就是如此。

信息时代的有效学习是什么样的?

正如你所想,内在动机远远胜过外在动机。

信息时代的有效学习是什么样的?

我们知道,在不同的学习主题和背景下,人人都有可能成为不同类型的学习者。同样,在不同的环境中,学习者的动机可能来自内部,也可能来自外部。例如,在年度性骚扰预防研讨会上,某人可能是非常受外在激励的(因为这是一件不得不做的事),但之后又有可能变得更加受内在激励(如果有员工向其提出性骚扰投诉的话。)

研究人员爱德华·德西(Edward Deci)和理查德·莱恩(Richard Ryan)所构想的自我决定理论,大概是当前主流的动机模型。他们说动机是连续的:

信息时代的有效学习是什么样的?

按照他们的定义,只有最后一种动机属于内在动机。德西和莱恩将内在激励跟只为了自己做的活动联系起来——也就是哪怕不涉及其他人,自己也喜欢或感到满足的事情。

在连续体的另一端,完全的外在动机纯粹来自外部。人们只是为了寻求奖励或逃避惩罚。在两端之间,德西和莱恩列出了一些与社会归属感有关的外部原因。也就是说,你做某件事,是因为它会取悦别人,让你感觉自己是群体中的一员,或者它增强了你的自我认同感。

动机很少只有一种属性,往往是不同因素的组合。例如,我会尽量多地跟进教育心理学研究,但我最初开始阅读相关论文时,我意识到自己的统计学知识不太够用。从那以后,我对统计学有了更多的了解,但这并不是因为我对统计学有发自内心的兴趣。我这么做是因为它对我来说必不可少,能让我感觉自己是个称职的专业人士,也是因为我不愿意在阐释数据时出现让自己脸红的错误。

完全的外在动机往往采用奖励或强迫的形式,因此是最低效也最难持久的动机形式。一旦奖励或惩罚停止,行为就会停止。而受到奖励或遭到强迫,会破坏学习者原本拥有的内在动机。

针对不同类型的学习者,老师可以使用不同的策略来改善其学习体验。

针对内在动机型学习者的教学设计策略包括:

·向这些“学习大神”道一声谢。说真的,面对这类学习者,老师会轻松很多。

·保证学习者有时间解决自己的问题。学习中或许要设计一些人人都需要做的标准活动或挑战,但如果学习者能学习对自己有意义的部分,那么效果和体验会更好。

·把这样的学习者当成老师。内在动机型学习者会自学很多东西。如果他们彼此分享这些知识,就能学得更多更好。一旦他们这么做,其他学习者就有机会意识到所学的知识有更广泛的应用面,这减轻了老师作为唯一信息源的压力。对于老师和学习者来说,这是个双赢局面。

针对外在动机型学习者的教学设计策略包括:

·根据他们的具体情况寻找内在动机。有什么东西(任何东西都行)能激发学习者对主题的内在兴趣吗?如果有,就针对他们可能会利用这些信息做什么,问很多问题。试着把它和现实世界中的相关任务联系起来,或者是和他们身为专业人士的身份认同联系起来。

·让学习者告诉你。先让学习者说出某个学习主题为什么有用或重要。如果老师直接告诉他们,他们或许会有抵触情绪,或者心存疑虑。但如果学习理由是他们自己想出来的,他们就会更容易接受。

·寻找痛点。如果学习者对教材不熟悉,就无法将自己的痛点与老师提供的解决方案建立联系。但如果老师能找出他们的痛点,并向他们展示怎样缓解,就能迅速将学习者的外在动机变为内在动机。

·避免过多的理论和背景介绍。外在动机型学习者也许宁可自戳双目也不想学习理论知识。务必使用具体的例子并设计与现实生活场景直接相关的挑战。如果有大量的背景铺垫,却说不清它们为什么重要,那么就应该将之删除,或至少放到附录或参考资料部分。

·利用有趣的挑战或问题来唤醒学习者的内在动机。如果从学习者需要解决的真正有趣的挑战或问题入手,他们的外在动机就会逐步转变为内在动机。但要记住,这里说的“有趣”指的是“对学习者来说有趣”。

不能让学习者因为知道或者不知道某件事而感到羞耻

为什么会有人购买“傻瓜指南”系列图书呢?很明显,买这种书的人还不少,而且恐怕并不是因为人们觉得自己不够聪明。

我一直认为,“傻瓜/完全初学者/新手指南”这一类书的全部意义在于,它们不是要把你叫成“傻瓜”,而是说,它们的主要卖点在于向你保证,它们不会让你觉得自己蠢。

如果我拿起一本默认我知道赤霞珠和梅洛之间的区别的葡萄酒品鉴指南,那么,我还没看书,就已经要对自己的无知略感羞愧了。但假设说,我拿起一本书,它默认我并不知道雷司令和自来水之间的区别,这时,倘若我的确知道一些东西,我就会产生优越感。

我有个游戏设计师朋友正在设计电子学习程序。谈到游戏设计,他说:“作为一名游戏设计师,我的任务就是让玩家觉得自己很聪明。”我认为,学习设计师也应该如此,其任务就是让学习者感到自己聪明。更重要的一点是,让他们感到自己很能干。

信息时代的有效学习是什么样的?

向学习者发起挑战。也就是说,不让他们觉得学习某个主题太容易。太容易的事情,会让人感到乏味,缺乏满足感。但又不能让学习者因为知道或者不知道某件事而感到羞耻。因此,要为学习者提供一条深入探讨学习资料的安全之路。

丹·迈耶(Dan Meyer)是位数学老师兼博主,他这样描述自己向学习者介绍问题的过程:

让我们猜猜看——你们怎么想?你们认为错误的答案有哪些?我会请一位存在学习困难的学习者给我一个错误的答案……他可能给我一个估计得太高的数字,或者给我一个估计得太低的数字。我就以这种投入超低的方式让学生参与进来,回报却是巨大的。

这里有一些针对“我不愿感到自己蠢”型学习者的策略:

·利用学习者已经知道的事情。把他们对该主题已经掌握的知识利用起来。

·让学习者一开始尝到些甜头。他们刚开始能取得什么样的成绩?在第一节课里,他们能通过自学材料获得成就吗?

·给学习者一定的掌控权。这类学习者可能会感到自己无法掌控学习体验,所以要给他们一定的掌控权。例如,决定学习资料的呈现顺序或呈现速度。说不定,这能让他们感觉自己更多地融入了学习过程。

·创造能包容失败的安全环境。学习者能在一种安全的、不带评判的环境中练习或进行自我评估吗?

如果这些做得很好,那么,学习者的体验会更好,他们也会感觉自己能真正掌握这个学习主题。

除了知道学习者想要什么,还要问他们喜欢什么。我的游戏设计师朋友主张了解学习者的偏好:

……你可以看出,如果我们希望专注于开发用户想要也喜欢的软件,那么,除了相关的主题,我们还必须了解并懂得我们的受众。

我建议你研究一下目标受众喜欢什么品牌、媒体,有些什么兴趣爱好(看电视、看电影、玩游戏、浏览网站等)。这能让你更好地理解学习者有什么样的审美,喜欢和想要什么样的互动。

仔细想想,你会发现它很有道理。如果学习者喜欢篮球、编织、歌剧或真人秀节目,为什么不利用它们,让学习设计更能调动学习者呢?很明显,学习者们不会喜欢完全相同的事物,但如果能找到共同点,便可以在学习设计中利用它调动兴趣。

学习者当前的技能水平

在了解学习者时,有一点必须考虑,那就是其当前的技能水平。也就是说,需要知道学习坡度对学习者来说是平缓还是陡峭的。

要求学习者这样做?

信息时代的有效学习是什么样的?

还是这样做?

信息时代的有效学习是什么样的?

此外,要求学习者付出多少努力?

这个问题很复杂。虽然老师对学习内容的难度有一定的掌控权,但学习设计很大程度上并不是由老师决定的,而是由学习者的能力决定的。

举例来说,老师正在构建一套在其看来只要付出适度努力就能学会并适用的学习设计。

信息时代的有效学习是什么样的?

但对初学者来说,学习坡度非常陡峭。

信息时代的有效学习是什么样的?

然而,对专家型学习者来说,学习坡度过于平缓,似乎完全不用费力。

信息时代的有效学习是什么样的?

学习者体验到的难易程度,实际上是一种“衍生品”。它不仅取决于内容的复杂度,还取决于学习者的先验知识:

信息时代的有效学习是什么样的?

假设三位学习者分别是一名慢跑新手、一名优秀的业余跑者,以及一名经验丰富的专业马拉松选手,他们不仅需要不同程度的指导,而且还需要截然不同的学习设计。

慢跑新手需要:

·大量的指导;

·详细的介绍,而且开头不能讲得太快;

·结构化的体验,有直接、可实现的目标;

·提升自信的策略;

·逐渐提升难度,有休息的机会;

·老师对其表现给予指导和反馈。

优秀的业余跑者需要:

·对一些新概念的实践;

·进阶的主题信息;

·改进现有技能的指导;

·老师给予其更多的自主权。

专业马拉松选手需要:

·有人把香蕉和水递过来,然后把路让开;

·真正的专业指导;

·关于具体挑战的信息,如某条路线的特征;

·在衡量进度上提供一定的帮助,如里程标记、计时等;

·完全的自主权;

·有机会传授或指导别人。

除了递香蕉和水之外,上述不同阶段的学习需求几乎适用于任何学科。初学者需要老师帮忙搭建知识框架,给予系统指导。高级别的学习者需要更多的自主权和资源,并且可以按需获取。

同样的内容,在初学者看来很难,但在专家型学习者看来更像是这样:

信息时代的有效学习是什么样的?

如果学习者本来就是专家,那么他/她可以继续在学习之旅上快速前进,直到遇到障碍:要么是遇到一个少见或新奇的概念,要么是陷入了困境。这时,他/她需要放慢速度,吸收所需的知识或技能,接着重新启动,再次跑起来。

遗憾的是,人们常常期待同一个学习设计可以适用于不同水平的学习者。

那意味着,在学习之旅中为支持初学者所做的一切设计(详细的指导,大量的练习,在加入新内容之前缓慢帮他们构建认知模型,等等),将会把专业选手逼得发疯。

这就好比一位出行经验丰富的旅客站在安检口,把笔记本电脑放在外面,把液体物品装在包里,脱了鞋,带着随身行李,准备登机,可他前面却挡着一位老奶奶。这位老奶奶自1972年以来就再也没搭乘过飞机。此外,挡在前面的还有一家幼儿园的全体小孩,外加他们所有的随身行李。

学习设计者出于预算考虑,或单纯为了图方便,使得不同水平的学习者经常被迫拥有相同的学习设计。

如果非得这么做,不妨考虑以下建议:

· 不要强行给所有人规定一样的标准。不要强行规定所有学习者都逐一完成学习设计的各个环节。别这么做,真的。也就是说,不要让学习者全盘接受自己根本不需要的学习内容——允许他们自行选择课程体验的不同环节,或者允许他们回家自习。这意味着,不应该在电子学习环境里锁定一项菜单,强迫学习者们按顺序浏览,或者要求他们等音频解说全部播放完毕后才能进入下一个学习环节。

· 考虑以“拉”代“推”。初学者往往不清楚自己有哪些东西不知道,但专家型学习者大多有很清楚的认识。只要所需信息便于获得且适用,就基本可以确定专家型学习者会自行获取。“拉”指的是老师提供资源、课程和参考材料,让学习者在需要时自行选择。可以尽可能地让这些内容便于查找、访问,但不必强迫学习者全部通读。

· 利用学习者的专业知识。专家型学习者都是聪明人!想办法把他们利用起来。他们能指导初学者吗?他们能不能在课程中加入自己的学习经历和故事,让课程对初学者来说更生动呢?如果能找到一种方法,让专家型学习者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来强化学习之旅并且学到新东西,那么,他们对学习的参与度将变得更高。

· 以嵌入的方式为部分初学者提供信息。例如,如果要在电子学习程序里为初学者提供词汇,那么可以采用滚动单词的形式来提供,而不是把它放在主要内容里。这样一来,如果初学者需要,就可以直接获取。但这种呈现形式并不会影响水平较高的学习者的进度。

· 学前测试。区分不同学习难度的一种最常见的策略是,宣布“我们要来个学前测试!如果大家真的掌握了这些知识,就不需要上这堂课!”这么做的问题是:如果能设计出一套真正有效的学前测试来检验学习者的知识和技能水平,这会是十分合理的方法。可老实说,我没见过太多优秀的学前测试。它们大多是些过于琐碎简单的问题,正常的聪明人连蒙带猜就能得个及格分。设计一份优秀的测试卷很难。如果想要评估一项技能(一项需要花时间练习才能掌握的技能),那么借助多项选择题有多大的可能把技能水平测试出来?技能可以评估,但大多需要通过观察来实现,而不是通过多项选择题来测试(除非评估的是学习者的应试能力)。我在一次会议上碰到过一位电子学习方面的专业人士,他设计了一种评估学前能力的测试方法:他找一名对内容一无所知的学生接受测试,如果学生能得到百分制的40分以上,他就知道这个测试并不能真正起到评估作用。

· 问一句“你需要什么东西吗?”,然后把路让开。如果老师在为一位“马拉松专业选手”提供支持,他/她不会说“我们等等那些新来的人吧!”或者“你看过这本训练激励方法的小册子吗?”相反,他/她会说“你需要些什么?香蕉?水?什么都不要?好的——那就在下一个路标处见!”学习资源的提供也是这样:弄清楚学习者需要些什么,保证他们能得到,接着就别再妨碍他们。

本文选自《怎样有效学习:创造一流学习体验》,较原文有删节修改,小标题为编者所加,非原文所有,文中所用插图除题图外均来自该书。已获得出版社授权刊发。题图为电影《少年班》(2015)剧照。

作者丨[美]朱莉·德克森

摘编丨何也

编辑丨张婷

导语校对丨卢茜

(张泓杨 )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亚设网的观点和立场。

2.jpg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