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虫创意/供图
编者按:今年以来,面对国内外环境复杂深刻变化,我国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今日起,本报推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前瞻”系列报道,阐述经济发展亮点,分析宏观政策,展望资本市场进一步服务实体经济新作为。
证券时报记者 江聃 贺觉渊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起步之年。这一年,虽然新冠肺炎疫情反复,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但中国经济保持了持续稳定修复态势,迈出了发展的新步伐,显现了新气象、新图景。
经济发展迈出新步伐
年初至今,外贸超预期增长对经济稳定增长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商务部副部长任鸿斌不久前表示,今年以来,我国外贸对国民经济和世界经济的贡献日益凸显,今年上半年中国超大规模市场对全球进口增长的贡献率达到14.8%。海关总署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11个月,我国进出口总值35.39万亿元,同比增长22%。
除了外贸,其他主要宏观指标也总体处于合理区间。前三季度,我国经济增速为9.8%,明显高于美国、日本、德国等世界主要经济体;1~10月,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133万人,提前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居民消费价格保持温和增长;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
中国经济的持续稳定修复也为世界经济做出了重要贡献。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新预测,2021年我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比重将达到18%左右,连年稳步提高。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日前同主要国际经济机构负责人举行第六次“1+6”圆桌对话会时表示,中国有能力完成全年主要目标任务,实现经济行稳致远。中方愿与各方加强沟通合作,共同营造有利于世界经济稳定复苏的良好环境。
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刘元春认为,成功的疫情防控和中国制造体系的强大依然是中国经济持续复苏的核心基础之一,中国疫情防控红利和全球供应中心效应有中期化的趋势。
德勤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许思涛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今年以来,中美欧等主要经济体成为世界经济复苏的稳定器。中国致力于保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为全球抗击疫情做出了重要贡献。
科技自立自强有了新气象
“十四五”开局之年,我国大步迈向科技自立自强新征程。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10月,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9.5%,快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8.6个百分点。我国发明专利授权58.3万件,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业投资增长13.6%。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21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显示,我国综合排名上升至世界第12位,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取得积极进展。
今年以来,不仅基础电子元器件产业发展、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等行动计划得以出台,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生物技术等领域的诸多技术标准也得以明确。截至6月底,我国国内有效发明专利中,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发明专利达到73.1万件,较“十三五”期末增加5.3万件,产业创新发展动能持续增强。
当前,我国更加注重提升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深入实施数字化赋能专项行动,积极培育“5G+工业互联网”解决方案,让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得到显著增强。北京证券交易所的成立,更是为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打造了主阵地。目前,全国在建“5G+工业互联网”项目超过1800个,已培育4万多家“专精特新”企业、4700多家“小巨人”企业、近600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
“我国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创新驱动的内涵型增长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国际发展知识中心研究组织处处长龙海波告诉证券时报记者。
经济结构调整绘就新图景
“十四五”开局之年,制造业强国战略进一步推进,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实现较快增长。1~10月份,规模以上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3%,其中集成电路增长40.2%。另一方面,以高技术制造业为代表的新产业新动能持续提升。1~10月高技术制造业投资与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分别同比增长23.5%、6.0%。
中国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张建红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高技术制造业投资与高技术服务业投资相互促进,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大幅提高,带来了相关配套高技术服务业的扩张。服务业属于轻资产行业,服务业投资增长6.0%,可以解决较多的就业。总体来看,以高技术制造业为代表的新产业投资正在形成新动能,为“十四五”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同时,智能、低碳、高附加值的新产品也实现了快速发展,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太阳能(000591,股吧)电池产量同比分别增长164.0%、51.9%、50.9%。目前,中国5G基站数已占全球70%以上,5G终端连接数达4.5亿户;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56.6万辆和254.2万辆,同比均大幅增长。
新一代信息技术则加速向网络购物、移动支付、线上线下融合等新型消费领域渗透融合。1~10月份,全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14.6%,反映出数字消费需求正不断提升。
此外,可再生能源的飞速发展,为产业绿色转型增添了一抹亮眼绿色。截至2021年10月底,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累计装机容量达到10.02亿千瓦,突破10亿千瓦大关,占全国发电总装机容量的比重达到43.5%。其中,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和生物质发电装机分别达到3.85亿千瓦、2.99亿千瓦、2.82亿千瓦和3534万千瓦,均持续保持世界第一。
龙海波指出,经济结构调整背后,是持续巩固“三去一降一补”成果、加快创新驱动发展有效改善供需结构的结果,这离不开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丰裕富足人力资本优势和高效治理制度优势的有力支撑。
(董云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