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底来了,买房还是买地产股?刚需买房再等等,地产股有阶段行情,只限龙头,买地产股不如买银行,因为...(详情)
主讲人 | 巨丰金融研究院院长 朱振鑫
编辑 | 白鹿
特别提示
通过本公众号发布的观点和信息仅供陕西巨丰投资资讯有限责任公司(下称“巨丰投顾”)客户中符合《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规定的特定客户参考。因本公众号暂时无法设置访问限制,若您并非巨丰投顾客户,为控制投资风险,请您取消关注,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公众号中的任何信息。对由此给您造成的不便表示诚挚歉意,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Risk Disclosure经济周期切换的时候,股票市场的周期往往也会切换。今年初,经济周期从复苏切换到滞胀,核心是社融跟随需求见顶转向收缩,资本市场杀估值,前期上涨过多、相对高估的大盘价值板块剧烈调整,很多个股的回撤幅度甚至超过了2018年,而业绩较好、估值水位较低的小盘成长板块则上涨明显,显著跑赢市场,成为今年投资的主线。眼下,我们正在经历新一轮的经济周期切换,也就是从滞胀逐步转向衰退。从宏观环境来看,核心的特征是通胀见顶,而政策见底,货币逐步宽松,信用也开始寻底,甚至出现阶段性修复。从投资的角度来看,核心是两个影响:第一,随着流动性的宽松,以权益资产为代表的风险资产的杀估值压力缓解,股票市场整体的估值中枢会有所修复,当然主要是针对此前杀估值较为彻底的板块。第二,随着经济下行压力取代结构调整成为经济的主要矛盾,对地产等高风险产业的调控会有所缓解。理论上,这两个逻辑都利好房地产相关的资产,包括房地产股和实物房产。而从上一轮周期的经验来看,这个逻辑基本成立。上一次从滞胀到衰退的切换差不多发生在2018年底、2019年初,当时的宏观基本面和现在有共通之处。核心是政策底出现,社融逐步企稳、房地产政策松动、货币宽松出现加速,尤其是2019年初出现了社融的明显反弹。在这种宏观环境下,房价和房地产股的表现都有改善,不过改善的形式不同。先来看下当时房价的表现:经过2017-2018年的紧缩和调整,基本当时处于冰点,政策底出现之后,2019年京沪深的房价先后企稳,并出现局部的小幅反弹,比如北京的二手房均价2018年跌了5.4%,2019年微涨2%。但值得注意的是,当时的宽松短期并没有带来房价的明显上涨,核心是房地产还处于人口老龄化等长周期的收缩趋势中,而短期的政策放松也非常有限,基本是靠货币政策在支撑。不过后来在2020年疫情之后,宽松政策升级,较为敏感的城市房价随之加速上涨,比如深圳2020年二手房均价涨幅近30%。总结一下,这个阶段房价会逐步见底,但不会马上快速上涨,需要政策的积累和进一步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