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近来,关于银行卡被盗刷的新闻屡屡出现,银行卡明明在储户自己手上,但卡里的钱却不翼而飞了,受害储户少则损失几千,多则损失几万、几十万。可见,存在银行卡里的钱,并非万无一失。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消费水平的提高,谁的兜里还没几张银行卡呢?
据央行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三季度末,全国共开立银行卡91.83亿张,环比增长 0.80%,人均持有银行卡6.5张。总卡量相比十年前翻了三倍有余。
卡量飙升的同时,人们在使用银行卡过程中暴露的安全问题也值得关注。近来,关于银行卡被盗刷的新闻屡屡出现,银行卡明明在储户自己手上,但卡里的钱却不翼而飞了,受害储户少则损失几千,多则损失几万、几十万。可见,存在银行卡里的钱,并非万无一失。
那么,这些不法分子究竟是如何将储户卡里的钱盗走的呢?如果不幸遭遇了银行卡被盗刷,银行到底该不该赔偿呢?储户又该如何防止盗刷行为的出现呢?
01
银行卡盗刷频频发生
事实上,银行卡被盗刷的事件在现实生活中屡见不鲜。近期,就有多个案例被陆续公布,储户本以为万无一失的银行卡,结果就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不法分子将钱财盗走。
案例一:深夜被盗刷超10万
日前,裁判文书网公布的一则判决书,将邓某银行卡被盗刷的事实公之于众。
2020年9月8日的一个晚上,正值熄灯就寝时间,53岁的邓某突然收到银行发来的一连串短信......
这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短信显示,邓某在东莞农商行塘厦支行处办理的储蓄卡,在当晚22:50之后的短短一个小时内,被人盗刷了13笔,合计损失超过了10万元。
但令人奇怪的是,盗刷发生时,邓某的银行卡及身份证一直在邓某身边,且邓某一直在东莞家中。
后来,据东莞农商行塘厦支行提供的储蓄对账单显示,关于邓某银行卡的13笔盗刷记录中,有5笔是通过ATM机支出,其余多笔则是通过POS机消费,经东莞农商行确认,系阿联酋的商户刷卡。
案例二:深夜被盗刷5.3万
无独有偶,不久前的11月28日,裁判文书网还公布了一则受害储户周女士和农行平江县支行之间的纠纷案件,这同样是一起因银行卡被盗刷而引起的纠纷案。
此前,家住湖南省平江县的80后周女士,在农行平江县支行办理了一张银联银行卡,之后陆续往卡里存入了5.32万元。
2019年7月,周女士携卡跟丈夫一起到长沙市长沙县开早餐店谋生。周女士表示,他们千辛万苦靠种田挣来的几万元钱,全部存入农行所发的银联卡内,卡在身上,密码也没泄露,原本以为是万无一失的。
谁料,2019年8月1日一早,周女士醒来将手机开机后看到一连串银行发来的短信,差点没晕过去。
短信显示,2019年7月31日晚至8月1日早晨,趁周女士手机关机睡觉的这段时间内,周女士农行卡上的5.32万元在一夜之间几乎全部不翼而飞。
经法院审理查明的详细情况显示,2019年7月31日晚11:57至次日凌晨0:04期间,周女士农行卡内的钱以每次5000元的数额,被人分8次异地取走,共计损失4万元。
而紧接着在8月1日凌晨0:38至早上8:00期间,周女士农行卡又被人消费三笔(分别为11759.76元、699.28元、103.56元)、完成授权结算交易一笔(576.18元)。
也就是说,在卡没离身的情况下,周女士农行卡里的存款一夜之间被“盗走”53138.78元。卡里最后只剩下了六十多块钱。
案例三:被盗刷近15万
事实上,受害储户徐某也有着同等遭遇。
近日,据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一则指导性案例——“徐某诉招行上海延西支行银行卡纠纷案”显示,2016年3月2日,徐某在招行上海延西支行处办理的一张借记卡发生了三笔转账,金额分别为50000元、50000元及46200元,共计14.62万元。
事后得知,徐某的银行卡之所以“莫名其妙”发生三笔大额转账,是犯罪嫌疑人谢某和同伙盗刷所致。
据警方查明,谢某利用购买的笔记本电脑、银行黑卡(使用别人身份办理的银行卡)、身份证、U盘等设备实施盗刷。其中,U盘里有受害人的身份信息、手机号码、银行卡号、取款密码以及银行卡内的存款情况。
遭殃的除了徐某之外,谢某还盗刷了周某、汪某等人银行卡内的存款,合计盗刷存款超过40万元。
案例四:被盗刷1.86万
今年8月,位于甘肃的张掖农商行遭到法院强制执行,执行标的为18624元。而这一执行案件的背后,也是因储户银行卡被盗刷而引起。
案件中的受害人邵某,原本在张掖农商行长安支行办理了两张银行卡。但2016年的一天,邵某其中一张银行卡被他人跨行在中国建设银行新余分行ATM机上连续取现4次,取现金额及手续费共计17580元。
然而,过了不到半小时,邵某的另一张张掖农商行的银行卡也被他人在异地ATM机上取现1100元,并产生手续费11元。
交易发生后,邵某收到张掖农商银行客服发送的短信提示,遂当即到就近的农商行网点进行核实。一核实发现,卡上的存款确实被人“取走”。之后,邵某以银行卡被盗刷为由向警方报案。
02
卡未离身 钱是如何被盗走的?
事实上,银行卡被盗刷一般分为两种情况,伪卡盗刷交易和网络盗刷交易。伪卡盗刷交易是指不法分子使用伪造的银行卡进行取现、消费、转账等操作,从而将持卡人卡中的资金盗走。
而网络盗刷交易是指不法分子盗取并使用持卡人银行卡网络交易身份识别信息和交易验证信息进行网络交易,导致持卡人卡中的资金损失。
上文中提到的四个银行卡盗刷案例中,案例一、二、四被法院认定为伪卡盗刷,而案例三则是网络盗刷。其中,案例三中不法分子进行网络盗刷的过程可谓让人触目惊心。
据警方提供的犯罪嫌疑人谢某的《讯问笔录》显示,谢某是通过向自己的师傅花钱购买笔记本电脑、银行黑卡(使用别人身份办理的银行卡)、身份证、优盘等设备来实施盗刷他人银行卡中的存款。优盘里有受害人的身份信息、手机号码、银行卡号、取款密码以及银行卡内的存款情况。
在盗刷过程中,谢某用自己人的头像补一张虚假的临时身份证,办理虚假的临时身份证的目的是用于到手机服务商营业厅将要盗刷的受害者的手机挂失并补办新的SIM卡,补新SIM卡是为了掌握受害者预留给银行的手机号,以便接收转账等操作时银行发送的验证码。
谢某表示,只有输入验证码手机银行内的钱才能被转账成功,而且盗刷后,受害者手上的SIM卡接收不到任何信息,这样不至于被受害者发现。
在整个犯罪过程中,谢某负责转账取款,上家即他的师傅则负责提供信息、补卡。可见,犯罪分子分工明确,为了能成功盗取受害储户银行卡中的资金,可谓煞费苦心。
而从始至终,受害储户都是卡未离身,也没有向对方泄露银行卡密码。
同样,案例一中的邓某,其银行卡也一直在东莞家中地下室的车上。盗刷发生当晚,邓某前往车里给银行卡拍摄了“卡在车里”的照片,以证明“异地盗刷”非本人所为。
03
银行卡盗刷后银行要赔吗?
盗刷如此猖獗,那银行卡被盗刷后,发卡银行需要赔偿储户的经济损失吗?
今年5月25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审理银行卡民事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对银行卡盗刷责任进行了规定。
其中,规定指出,持卡人主张争议交易为伪卡盗刷交易或者网络盗刷交易的,可以提供生效法律文书、银行卡交易时真卡所在地、交易行为地、账户交易明细、交易通知、报警记录、挂失记录等证据材料进行证明。
也即是说,持卡人需要提供证据证明“盗刷”非自己交易造成。
同时,法院应当全面审查当事人提交的证据,结合银行卡交易行为地与真卡所在地距离、持卡人是否进行了基础交易、交易时间和报警时间、持卡人用卡习惯、银行卡被盗刷的次数及频率、交易系统、技术和设备是否具有安全性等事实,综合判断是否存在伪卡盗刷交易或者网络盗刷交易。
如果判定发生了伪卡盗刷交易或网络盗刷交易,借记卡持卡人基于借记卡合同法律关系请求发卡银行支付被盗刷存款本息并赔偿损失的,人民法院应依法予以支持。
在上文中提到的四个案例中,受害人邓某、周女士、徐某以及邵某,都提供了有关证据,证明了盗刷行为非自己交易所为。很多盗刷都发生在受害人凌晨休息时间,而且是异地盗刷。
比如,案例一中家住东莞的邓某,其银行卡被盗刷是发生在晚上22:50之后的一个小时内,盗刷地点位于阿联酋;
案例二中,人和卡都在长沙县的周女士,其银行卡被“盗刷取现”发生在晚上11:57至次日凌晨0:04期间,而“盗刷消费”则发生在凌晨0:38至早上8:00期间,其中“盗刷取现”是在山东省菏泽市的一个ATM机上完成的。
同时,上述受害储户们也都表示没有对外泄露银行卡密码,且事发后都及时报案并挂失了银行卡。
最后,因涉案的发卡银行都不能举证证明“盗刷”是储户本人或储户授权他人所为,或是储户保管密码不善所致,故都被法院判决赔偿储户全部存款损失。
有人或许会说,看来银行卡不安全也没事,反正被盗刷了都有发卡银行赔。如果这么想那就大错特错了。
上述规定也指出,如果是持卡人对银行卡、密码、验证码等身份识别信息、交易验证信息未尽妥善保管义务导致的过错,发卡行主张持卡人承担相应责任,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此外,如果盗刷发生后,持卡人未及时采取挂失等措施防止损失扩大,发卡行主张持卡人自行承担扩大损失责任的,人民法院也应予支持。
04
如何防止银行卡被盗刷?
虽说不是自己过错的情况下,银行卡被盗刷后有银行担责,但估计没人希望自己的银行卡被盗刷,那怎样才能远离银行卡被盗刷的不幸呢?
一般来说,银行卡被复制并且盗刷有两个必要条件,一是不法分子掌握了银行卡芯片或磁条的全部信息,二是掌握了支付密码或交易验证码。
因此,防范盗刷的第一步就是要将磁条卡换成安全性更高的芯片卡。因为普通的磁条卡交易时数据是静态的,更容易遭到拦截。而芯片卡在每次交易时会产生一个全新的、基于国际支付标准的安全码,有效期只有60秒。
此外,芯片卡芯片里的数据是单独加密的,而且需要ATM机和芯片的双向认证才能确定身份。也就是说银行卡会确认ATM的是否可靠,而ATM机也会对银行卡的真伪进行校验。
其次,储户在使用ATM机和POS机交易时,要检查机具是否有异常,有没有被人改动过,如果发现异常,要立即停止交易。
比如,今年11月份,就曾有新闻报道贵州一位张先生就被假ATM机盗刷损失近6千元。犯罪分子的作案手段令从业16年的民警也直呼闻所未闻。
利用这台伪装的自助取款机,犯罪分子可以读取和复制被害人银行卡信息。如果有被害人上钩,他们就会带着复制的银行卡前往外省、甚至境外降级取款,获得非法利益。
除了要仔细甄别之外,平时最好养成储蓄、消费分离的习惯,减少使用存款数额较大的储蓄卡进行消费。
同时,还要注意妥善保管银行卡和密码,提高对钓鱼网站、不安全链接、诈骗电话的警惕度。另外开通短信提醒功能,随时掌握资金变动情况。
此外,最重要的是储户千万不能通过非法渠道办卡,以免个人信息被泄露和转卖。
05
不幸被盗刷如何应对?
百密难免一疏。如果不幸遇到银行卡被盗刷,受害储户应该如何应对?
首先,储户要在第一时间冻结银行卡。一旦发现卡内异动,要及时给发卡银行打电话,要求银行止付并申请冻结,这样可以避免盗刷损失进一步扩大。
其次,去就近ATM机上打凭条。这样可以留存证据,证明银行卡在自己身上,以及银行卡和本人均在本地。
第三,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留好报警回执。
最后,选择维权追偿。与发卡银行主动联系索赔,针对银行不予赔偿的态度,储户要敢于拿起法律武器说“不”。
比如,就伪卡盗刷行为而言,不法分子能通过伪造的银行卡实施盗刷,足以说明银行卡片本身存在真伪不能识别的技术缺陷,银行未能履行保护储户存款安全的义务。
不过,需要说明的是,加密算法和解密算法历来都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就像是矛和盾的关系。不管信息保密技术多发达,银行卡被盗刷的新闻一直屡见不鲜。所以,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保护好个人数据安全才是王道。
声明:文章不构成投资建议,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科技金融在线。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王治强 HF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