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灵璧:一场一策 整县推进 农牧循环

财经
2021
12/14
06:35
亚设网
分享

推动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如何把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这件好事办好,是一道大考题。

这道考题该怎么答?由于我国各个养殖大县的情况千差万别,解题方式既异途同归,也各具特色。

安徽灵璧是个缩影。灵璧县地处皖北, 是全国畜禽养殖大县、全国生猪调出大县。 近年来,灵璧县秉持保供给与保环境并重的宗旨,坚持源头减量、过程控制、末端利用的治理路径,以区域性粪污集中处理生产有机肥、农家肥为主要利用方向,全面推动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蹚出一条种养结合、农牧循环的新路子。

谋实事

记者有个疑问:灵璧为什么要整县推进 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

面对疑问,灵璧县畜牧水产技术服务中心主任蔡嶙给出了深度解析,整县推进粪污资源化利用是贯彻落实习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四次会议讲话精神重要举措,习总书记说,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和无害化,事关农村居民居住环境的改善,关系农村能源革命,关系能不能不断改善土壤地力、治理好农业面源污染,是一件利国利民利长远的大好事。灵璧县作为国家畜牧养殖大县,推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迫切需要深度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概括起来就是 “三个需要”,即项目建设是缓解养殖粪污环境压力的需要,是实现生态绿色农业的需要,也是减少化肥等投入品使用的需要。

蔡嶙介绍,进入2000年以后,随着农村经济和城乡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灵璧县畜禽养殖业发展迅猛,单一散养的方式逐渐减少,集约化、规模化养殖不断增加,高密度的饲养方式为社会提供了充足的肉蛋奶,同时养殖业所产生的大量畜禽粪便对自然环境的污染也日益加剧。大量的畜禽粪便没有得到有效处理利用,引起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社会问题。

比如,畜禽粪便含有大量水分,在堆积和贮存过程中产生有害难闻的恶臭气体,严重影响养殖场周围空气质量,危害周围居民的身心健康;污染水体,畜禽粪便中含有大量的氮、磷元素,养殖场产生的畜禽粪便没有得到有效处理,长时间露天堆放或任意直排,流入附近沟河,污染地表水、地下水,造成水质富营养化,水体恶化;危害人体健康,畜禽粪污中含有大量的寄生虫、病原菌、虫卵,长期堆放的畜禽粪污易孳生苍蝇蚊虫,给畜禽安全及周围群众健康带来危害。

蔡嶙说,近年来,灵璧县一直致力于生态绿色农业发展,实现生态绿色农业的措施是少投或不投化学肥料和农药。种养结合将充分利用畜牧养殖业产生的粪污,生产有机肥料,降低化肥使用量,为发展生态绿色产品提供坚实基础。大量的有机肥施用到粮食、蔬菜等种植业,有利于提高农产品(000061,股吧)的品质,进一步改善土壤结构,通过种养结合把畜禽粪污资源的开发与生态平衡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实现增加效益与净化环境的统一。

“现阶段,化肥在促进农业生产发展和粮食增产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也存在化肥过量施用、盲目施用等问题,不仅带来了成本的增加,还严重地影响耕地的质量,并对环境造成污染。灵璧县不同程度存在粪污资源没有充分利用,化肥用量偏高现象亟待解决。”蔡嶙说,通过实施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减少化肥使用,对实现化肥零增长、甚至负增长将起到促进作用。

综合考量,灵璧县根据国家发改委、农业农村部以及安徽省出台的有关文件精神,因地制宜实施了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

出实招

谋定而后动。那么,灵璧县是如何做到畜禽粪污变废为宝的呢?

近年来,在省市业务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国家养殖业扶持政策的强力拉动 下,灵璧县坚持政府支持、企业主体、市场化运作的方针,以规模养殖场为重点,突出生猪、牛、羊、家禽四大畜种,建立养殖污染治理清单,落实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一场一策”。

具体操作办法是,养殖场、散养户粪污集中运输至粪污处理中心,由处理中心统一规模化处理,粪污可进行好氧发酵,处理中心生产的有机肥可销售至周边或其他地区的种植大户,或深加工成专用肥销往全国各地。

目前,灵璧县畜禽粪污主要通过堆积发酵还田、有机肥生产、粪水还田等模式,实现种养结合、粪污就近消纳,达到畜禽粪污资源化有效利用。

首先是堆积发酵还田。采访发现,灵璧县通过堆积发酵生产农家肥用于粮食生产,这种模式主要在中小规模养殖场推行,养殖场和周边种植户签订粪污消纳还田协议,一般面积在50~100亩。畜禽粪便通过干清粪后,堆积发酵直接施至承包或有协议的土地中。冲刷圈舍产生的废水,经过三级沉淀池后还田利用,用于生产粮食,既可以解决养殖业污染问题,还可以减少化肥的使用量,改善土壤结构。该种模式促生了许多以家庭农场为主的经营主体。

其次是有机肥加工。大型养殖场将畜禽粪便集中堆放在粪污储存场,蒸发水分后转入发酵车间,添加秸秆、麦糠、活菌种等辅料进行混匀,充分搅拌进行发酵,发酵好的有机物料,经搅拌、造粒、烘干、冷却、筛分、 检验、成品计量包装,生产成有机肥成品。

第三是肥水还田。养殖场以种养结合为路径,建设相对完善的规模养殖场粪水收集、处理暂储存设施、沼液储运等配套设施,畜禽粪水经发酵处理,在午收夏种、秋收秋种季节集中还田利用,实现畜禽粪污就地消纳。

需要重点强调的是,由于灵璧县农作物收获在午秋两季,养殖场(户)堆积的粪污主要在6月份夏种、9月份秋种集中还田,10月至来年5月,其间大量的粪污在储粪场堆积,无法还田利用。因此,灵璧县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以建设粪污处理中心为主要内容,重点解决粪污收集转运、集中处理,做好畜禽粪污的末端利用。

截至目前,灵璧县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总投资9000万元,其中中央预算内投资4500万元,企业自筹4500万元。在全县已建成 5 个区域性畜禽粪污集中收集处理中心项目,对103 家畜禽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进行升级改造,科学有效及时地解决周边秸秆、畜禽废弃物的问题,有效推动全县畜禽养殖规模化、集约化水平不断提升。

显实效

“实践证明,灵璧县通过实施畜禽养殖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将养殖业、种植业及加工业紧密结合,形成废弃物质的良性循环再利用模式,进一步促进农牧业全面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相统一。”蔡嶙说。 走在信得灵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记者看见工人正在给拉来的用于养蘑菇的废弃物去塑料袋,之后才能加工成有机肥。 放眼望去,近处的阳光棚里有刚生产出的有机肥,远处的发酵罐正在作业。灵璧县畜牧水产技术中心股长彭庆成介绍,目前全县5个畜禽 粪污集中收集处理中心,总计配套18个发酵 罐,每年能处理畜禽粪污达40万吨,消纳秸秆2万吨以上,年产有机肥14.6万吨,可实现直接经济收益1.17亿元。

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实施后, 还可带来显著的间接经济效益。一是降低养殖成本,降低了种养两业分离导致的过高交易成本,畜禽粪便就近施入农田,节约运输人工等资源,降低养殖业成本。二是畜禽粪尿经发酵变废为宝实现资源化利用,净化了环境,改善了畜禽养殖的生态条件,发病率、死亡率明显下降,养殖效益得到进一步提高。三是降低种植成本。农民种地大多依赖化肥,过去种养分离导致土壤有机质下降,土质退化,使化肥利用率降低,用量增大,大大增加了种植成本。实行种养结合,以有机肥替代化肥,极大地减少了化肥使用量,在化肥不断涨价的情况下,降低了种植成本。四是提高种植业产量和品质。推动农产品附加值提升,实现经济效益扩大化。

生态效益方面,也是可圈可点。项目建成后,为解决小规模养殖主体普遍存在的粪污流失、污染水体等问题找到了一条科学的出路,使养殖废弃物得到了合理开发和综合利用,农业面源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并为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基地提供优质有机肥,这对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提高农产品品质有着显著效果,并形成了畜牧业、种植业协调发展的良性循环生态系统,促进了生态农业的发展。

唯农集团就是一个典型。唯农集团下辖绿康缘禽业公司、唯农牧业公司、绿飨园现代农业有限公司三个子公司和一个有机肥厂、一 个苗木种植生态园。集团形成了以“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有机肥生产-有机农产品种植、加工、包装、连锁直销”的生态牧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目前,该集团存栏蛋鸡30 万只,养殖场每天产生畜禽粪便近30吨,粪污经机械收集,除少量进入沼气池处理,大部分在堆粪场短暂地堆积、晾晒后生产成商品有机肥。有机肥厂生产的有机肥不仅满足集团600亩有机农产品、花卉苗木种植基地需要,还销售到周边乡镇以及江苏铜山、睢宁等地。2020 年,唯农集团实现综合产值1.36亿元,净利润 1340万元。

“畜禽粪污综合利用整县推进项目实施后,大大提高了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和规模养殖场设施装备配套率。到今年年底,灵璧县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将提高到95%以上,全县畜禽规模养殖场(小区)粪污处理设施配套率始终保持100%。”蔡嶙说。

作者:中国畜牧兽医报记者 张林萍

(张泓杨 )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亚设网的观点和立场。

2.jpg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