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很多人都习惯在观看影视剧后去网络平台上进行打分和点评,这也方便为还没有观看的网友们提供参考。但是,大家听说过影视剧还未播出,网上就已经有大量评分出现的情况吗?日前,有两部影视剧接连出现了“超前点评”的荒诞一幕。
影视剧“未看先评”?
水军“控评”只需几毛钱
12月1日,某古装剧在互联网平台上线。由于一些原因,该剧的正式上线时间比原来的“官宣”时间晚了近一个小时。然而,在某知名打分平台的短评打分区,有大量评分在原定上线时间集中涌入,这些短评呈现一星和五星两极分化的状态。
▲央视新闻截图
无独有偶,在12月5日首播的某部网剧中,女主演尚未登场的前两集播出后,网络社交平台上同样准时涌现了大量质疑其演技、台词的论调和一星短评。
两部影视剧出现的“超前点评”现象被网友和媒体质疑为水军刷分“控评”。央视记者以粉丝身份进入某水军派单群,发现频繁有人发出招聘兼职刷分“控评”的信息。一条1元钱甚至几角钱的价格,能吸引大量水军接单进行“控评”。
▲央视新闻截图
业内人士指出,水军刷分“控评”打破了“先看作品再打分”的基本规则,不仅会对影视作品的口碑和观看数据产生不利影响,导致制作公司经济受损,也会破坏打分平台的客观性与公信力,甚至影响正常的文艺评论。
水军“控评”行为被曝光后,许多网友都在社交媒体上评论支持净化打分平台,让大众看到真实的评分,这样才能确切反馈出一部作品的受欢迎程度。也有网友提议称,除单纯打分外,平台还应记录用户的观看时长,为打分提高门槛。
影视剧“控评”或涉嫌违法
此外,水军对影视剧“控评”的行为还有可能涉嫌违法。
今年2月,有网友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官网上留言咨询:“电视剧‘控评’是否合法?”对此,官方回应称,“控评”涉嫌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可提交充足证据材料,向县级以上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举报,也可直接拨打12315或登录12315互联网平台,进行申诉举报。此外,网信办近年来也出台了多项规定,对网络“水军”的刷帖“控评”行为也都有较为细化的规制。
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中心研究员、副教授朱巍向媒体表示,在“控评”的过程中,水军表面上看是侵害了正常的传播秩序、市场经营秩序,严重的话可能涉及非法经营罪,有刑事法律进行规制。
今年2月,国家网信办开展了“清朗·春节网络环境”专项行动,其中一项内容就是重点整治刷量“控评”行为。
平台方拥有网络环境管理的权利和义务。网络水军之害从“新病”发展为“顽疾”,种种乱象频发,酿成此祸的绝大部分原因就是平台监管的缺位。除了有关部门的专项整治行动,平台自己也应加大应对力度:可以利用技术手段辨别水军账号,降低违规账号的发言权,甚至采取封号措施。
此外,专家指出,平台方也应加大应对力度。同时,应提高影视机构营销推广行为的透明度,行业协会、影视剧制作方等也要加强行业自净,摒弃控评这样的不正当竞争,并对网友进行正向引导。
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教授、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戴清表示,需要提升主流文化的影响力,营造健康的文娱环境,要积极引领粉丝文化的良性发展,包括提升年轻人的审美素养,加大引领力度和影响力度。
知名编剧汪海林在微博转载央视对于水军控评的内容,并评论称:“对平台的处罚力度不够,对控评受益的艺人、经纪公司、公关公司的处罚力度不够或者说无处罚,导致今天的后果。”
对于水军控评事件,人民日报评论称,断水源须斩黑产链,平台难辞其咎。“应看到,水军背后有一条巨大利益链、产业链,尽管整顿治理存在技术、取证等多重难题,但办法总比困难多。治理水军,要重拳打七寸,斩断黑产链。这是系统工程,平台要担责,技术要升级,监管要发力,源头要卡住,追责要严格,亮剑须果断。依法断‘水’断‘链’,才能让水军无‘渠’可引、无‘水’可喝。”
(文章来源:中新经纬)
文章来源:中新经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