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两周市值翻倍,“EDR概念股”启明信息(002232)大火。
有分析人士指出,上一轮ETC的抢装潮造就了2019年万集科技六倍的涨幅。而即将到来的2022年,EDR的抢装潮将会造就下一个“万集科技”。
EDR即汽车事件数据记录系统,也就是俗称的“黑匣子”。根据《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规定,从2022年1月1日起,国内所有新生产的乘用车都强制要求配备EDR。
按照我国目前EDR不到8%的渗透率来看,还有10倍以上的增长空间。但是,法规同时规定了如果汽车配备了符合标准的行车记录仪,那么就可以不配备EDR。
这是不是意味着EDR也没有想象得那么“美”?它是不是市场强行炮制的投机概念?哪些公司又将真正受益?
受益公司
传感器、存储、MCU等厂商受益较大
在本次“黑匣子概念”兴起的过程中,领涨的启明信息已经具备相关产品及商用方案。不少投资者认为其在商用车上积累的经验将能帮助它在乘用车市场上获得一席之地。
跟涨的鸿泉物联、锐明技术两家企业,与黑匣子不能说毫无关系,但也算不上受益公司。前者有遵循GB/T 19056标准的行驶记录仪,没有录像功能,准确来说不是DVR,但目前已在筹备发布增加了音视频记录、防护存储器、驾驶人身份识别等功能的行驶记录仪;后者有车载视频监控设备、车载摄像机、驾驶主动安全套件、司乘交互终端等智能车载设备及管理平台软件,与DVR功能相近但不一样,也并不符合GB/T 38892标准。
实际上,黑匣子的硬件部分主要包括主控芯片(MCU)、电源模块、存储模块和传感模块(以MEMS传感器为主),行车记录仪也需要以上模块,因此这些模块的本土供应商如北京君正、兆易创新、国民技术等或许能更早地间接享受到本轮政策红利。
黑匣子非“标配”
黑匣子和行车记录仪在功能上各有优劣
“EDR抢装潮”能否复刻ETC行情?要想知道黑匣子的市场空间,首先要明确的一点,它是必须安装的吗?是否不可替代?
事实上,黑匣子非必须安装,且可以被行车记录仪替代。
根据GB 7258-2017《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第8.6.6条要求,“乘用车应配备符合GB 39732规定的事件数据记录系统(EDR);若配备了符合GB/T 38892规定的车载视频行驶记录装置(DVR),应视为满足要求。”
为了方便理解和区分,下文中,我们用“黑匣子”来指代EDR,用“行车记录仪”来指代DVR。
在GB 39732规定中,黑匣子是指由一个或多个车载电子模块构成,具有监测、采集并记录碰撞事件发生前、发生时和发生后车辆和乘员保护系统的数据功能的装置或系统。
在GB/T 38892规定中,行车记录仪是指安装在车辆上,以视频流方式显示、记录和存储车辆行驶前方影像,并且记录和存储的视频数据可被读取的系统。
可以看到,两者起到的都是“记录数据”的作用,最大的区别在于记录的数据范围和方式不同。
首先,在数据范围方面,黑匣子需要记录汽车的速度、ABS状态、方向盘的转向角度、气囊状态、安全带状态、制动状态、定速巡航系统状态等。行车记录仪同样也需要记录汽车速度、制动状态,同时还具备提示驾驶人规范驾驶行为、记录车辆位置等功能。黑匣子主要记录车内数据,对汽车本身的关注度比行车记录仪更高,而且记录的数据更全面;行车记录仪则既能记录车内数据,又能记录车外信息(红绿灯、行人等)。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黑匣子的功能是有触发条件的,即“碰撞事件”,在车辆遭遇撞击或一些物理伤害时黑匣子才会启用。在面对碰瓷这类场景时,黑匣子就毫无用武之地。
黑匣子有助于区分事故发生时车内人员和汽车制造商的责任归属,这在智能驾驶普及的时代有着难以替代的作用;行车记录仪有助于区分事故发生时车内人员和车外人/物的责任归属,在任何时候都很关键。
记录方式方面,黑匣子一般没有录制音频或视频的功能,缺点是反馈的数据信息并不直观。有些人认为行车记录仪侵犯了个人隐私,这会成为配置的障碍,像德国、奥地利在内的很多欧洲国家都禁止使用行车记录仪,即便违规安装,影像资料也难以作为法庭证据。但是在我国,行车记录仪提供的信息是可以作为证据的,因此没有录音录像功能,或许反倒会成为黑匣子的“扣分项”。
从上述对比来看,黑匣子和行车记录仪在功能上都没有具备“一边倒”的优势。
不该被“神话”
享受政策红利,未来渗透率和单价是发展关键。
从政策上看,以前无论是对黑匣子还是行车记录仪都没有强制安装的要求,随着政策落地,毫无疑问两类设备均能获得直接的增量空间,享受到政策红利。
根据高工产业研究数据,2020年新车中搭载EDR设备的新车仅135.71万辆,市场渗透率为7.12%。即使只有一半的新车选择配备黑匣子,对于黑匣子厂商来说也有5、6倍的增长空间。
市场上有投资者按照5000元的单价给黑匣子估算市场规模,假设按照我国每年2500万辆汽车产量来看,黑匣子渗透率达100%,那么市场将达到1250亿。
不过“千亿市场”的单价假设,恐怕站不住脚。
目前市面上的行车记录仪差价巨大,从几百元到上万元不等,黑匣子的价格也是众说纷纭。有券商分析师指出目前黑匣子的主要形式是集成于汽车的安全气囊模块,整个功能模块的单车平均售价预估约300-400元,如果按照这个价格来估,那么就算黑匣子渗透率100%,整个市场也就75-100亿。
目前,除了ABB、雷克萨斯等豪华车上配置了黑匣子,长城旗下哈弗、小鹏G3/P5、比亚迪汉EV、蔚来、五菱宏光MINEV等也有配置。就拿五菱宏光MINEV来说,售价不过3万多,要是黑匣子就5000元,在其成本里占比将达20%,这是不太合理的。
所以车企配置黑匣子也是“丰俭由人”,不超过1000元的价格应该是主流,这样来看,黑匣子的所谓千亿市场确实被“神话”了。
(文章来源:英才杂志)
文章来源:英才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