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产品密集扩容。
Wind统计显示,截至12月15日,今年来新成立的基金数量达1759只,较去年全年的1382只多出377只,再次创下了新的历史纪录。不过,按成立日期统计,新基金总发行规模尚没有突破去年新高。
当前,距离全年结束仅剩下半个月窗口期,今年年内基金总发行份额共计为28344.79亿份。2020年全年新成立基金发行份额突破三万亿份大关,达31221.64亿份。若与去年规模持平的话,今年缺口还差2876.85亿份。
基金发行情况
来源:Wind
新经济e线注意到,今年基金发行市场的变化在于,新基金发行份额在年初达到高点后降温明显。由于基金发行市场竞争加剧,年内单只基金平均募集份额大幅降低。可见,基金产品的同质化导致其吸金能力大幅下滑。去年全年,新基金平均发行份额为22.59亿份。而今年来,这一数字已快速下降至16.11亿份,同比降幅接近三成。
此外,今年下半年以来爆款主动权益基金出现的数量和频率较去年同期也显著降低,基金发行难度加大。年内爆款基金主要集中在提前布局首批申报获批的首发基金以及契合市场风险偏好的同时满足投资者理财替代需求的固收+类型产品。如近期爆款基金分别包括MSCI中国A50ETF、北交所主题基金、第二批公募REITs、睿远稳进配置等。
据新经济e线调查发现,就基金公司产品线比拼而言,具备自身品牌和资源优势的头部基金公司产品线布局全面,传统产品、创新产品均有涉猎,而部分缺乏品牌和业绩效应的中小基金公司却面临无产品可发或有产品难发的窘境。
前十强占比超三成
Wind统计表明,截至12月15日,年内共计有141家公募机构上报了2093只基金产品,已获批1801只。从获批情况来看,华夏、易方达、富国、汇添富、广发、国泰、招商、南方天弘、博时等前十强基金公司新基金获批数量均超过50只,共计达618只,其份额占比超过三成,为34.31%。基金市场规模不过,在这场基金产品线的大比拼中,部分缺乏自身品牌、人才和资源优势的中小基金公司却面临产品储备严重不足以及基金发行难的尴尬处境。Wind统计显示,截至12月15日,今年来仍有包括金元顺安基金、凯石基金、国融基金、北信瑞丰基金、东海基金、中科沃土基金在内的6家基金公司无一产品获批。
新经济e线获悉,东海基金今年年内成立的东海启航6个月持有和东海鑫享66个月定开的这两只基金均于去年下半年获得发行批文,分别经证监许可【2020】3075号文和【2020】2785号文注册募集。截至12月15日,东海基金今年仅申报了一只产品,为11月5日刚申报的鑫福债券型基金。
今年以来,金元顺安基金唯一发行的一只基金为金元顺安医疗健康。该基金于今年4月28日发行,7月29日成立,基金发行份额3.73亿份。但该基金也不是今年获批的,而是经中国证监会2020年10月30日证监许可[2020]2821号文注册募集。
作为一家成立于2006年的老牌基金公司,金元顺安基金由金元证券控股,其持股比例为51%,余下49%股份由上海泉意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不过,成立至今,公司基金资产规模仍在300亿元以下徘徊。截至今年三季度末的数据为278.66亿元,行业排名89/147。
在金元顺安基金旗下产品结构中,公司货币类基金和债券类基金占据主导,分别为104.31亿元和162.11亿元,而主动权益类产品仅有12.24亿元。在2019年至2021年三年里,公司每年分别仅有一只基金产品发行。
从产品申报进程来看,今年四季度,金元顺安基金共申报了5只产品,分别为碳中和混合型、核心产业混合型、泓泽债券型、鼎泰债券型、行业精选混合型,目前均未获批。
同样,北信瑞丰基金今年仅发行的一只基金为北信瑞丰优势行业,其发行批文更早,为中国证监会2019年10月29日证监许可【2019】2097号文注册并募集,最终于今年9月27日踩线成立,募集份额2.11亿份。
自2014年3月17日成立至今,公司基金资产规模仍没有突破百亿元。截至今年三季度末,仅录得83.43亿元,公司行业排名进一步退后至116/147。
相比之下,面对近年来公募行业规模爆发式增长的市场红利,中科沃土基金和国融基金这两家基金公司竟然连续两年没有发行新基金。
公开资料显示,中科沃土基金成立于2015年9月6日。该公司的发起人股东以创投系为主,第一大股东为广东中科科创创业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持股49.71%,广东省粤科金融集团有限公司位列第二大股东,占比14.09%。
截至今年三季度末,中科沃土基金旗下基金资产规模合计仅34.95亿元,行业排名131/147。产品申报方面,中科沃土基金于今年5月和8月分别申报了安盈63个月定期开放债券型、安鑫纯债债券型两只产品,但尚未获批。
特别是国融基金旗下基金资产规模今年三季度末已跌破亿元,再度缩水至0.75亿元,行业排名146/147,位列倒数第二。该公司成立于2017年6月20日,国融证券为其控股股东,持股比例51%。
整体来看,一方面是头部基金公司占据优势资源,马太效应明显;另一方面是部分中小基金公司处境艰难。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后来者只有找到自己独特的发展路径,才有望脱颖而出。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新经济e线。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李佳佳 HN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