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人口净流入最多的10个城市来看,有8个来自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全部来自珠三角、长三角和京津冀这三大经济圈。其中,珠三角地区共有四个,分别是位居第一的深圳、第三的广州、第五的东莞和第八的佛山。 ]
人口净流入是指常住人口与户籍人口的差值,常住人口大于户籍人口,就说明该城市人口处于净流入,反之则为净流出。那么,在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后,我国人口净流入多的城市有哪些呢?
第一财经记者根据近期各地公布的2021年统计年鉴、各地2020年统计公报、公开数据,选取40个人口流入较多的大中城市,对这些城市人口净流入数据推算整理发现,当前,人口净流入最多的十个城市分别是深圳、上海、广州、北京、东莞、成都、苏州、佛山、杭州和郑州。其中,8个在东部沿海地区,中部和西部各1个。
深圳、上海净流入超1000万人
需要说明的是,一个地方的户籍人口总有一部分流出,即便是北上广深这样的发达大城市,也会有一部分户籍人口在外地。因此,这些城市外来常住人口数据会大于人口净流入的数值。其次,由于各地落户的门槛不同,一些二线城市落户门槛较低,因此这些地方的户籍人口中,有很多是近年来落户的人口,总体上这些地方的人口流入要比净流入数据更多。
再次,部分地方2020年的户籍人口数据尚未公布。因此部分城市的户籍人口数据采用的是2019年数据,与最终数据会存在一定的偏差。不过,总体而言,相比常住人口的变动,户籍人口变动较小,因此,推算出的净流入数据偏差也比较小。此外,部分城市的常住人口为2020年底的数据,而部分城市常住人口采用的是七普时(2020年11月1日零时)的数据,两个月的时间差,也会带来常住人口的一些变化,不过这种偏差很小。
数据显示,四大一线城市的人口净流入位居前四,其中,深圳和上海的人口净流入超过了1000万人。
数据显示,深圳净流入达到了1179万人,位居全国第一。根据《广东统计年鉴2021》,2020年底深圳常住人口达到1763.38万人,同期户籍人口达到584.58万人,净流入人口为1178.8万人。深圳原有的“土著”占比很低,很多户籍人口也是这二十多年才陆续落户的。
根据七普数据,深圳十年来的人口增量达到了713.65万人,在各大城市中领跑。深圳这些年高新产业快速发展,新兴产业发展集聚了大量人口。同时,京沪两个超一线城市城区人口规模大,出现人口过多、交通拥堵、生态环境等问题,京沪相继提出了人口控制和疏解的政策。两城人口在2014年前后达到高峰后,2015年以来增长缓慢。在这种情况下,有部分人口从京沪转移到了广深。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院长助理、智库研究与信息部部长郑宇劼对第一财经分析,在人口大量流入后,目前对深圳来说,社会治理是很大的挑战。特别是住房、教育、医疗的短板较为明显,深圳的公共设施面临的压力非常大。目前深圳的人口密度放到全世界来说都非常高,开发强度很大,未来可新增的人口空间已经比较小。
今年6月,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公示了《深圳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0~2035年)》(草案),并面向社会公众公开征询意见。其中,颇受关注的一点是,到2035年,深圳的常住人口或将控制在1900万。这也意味着在未来14年左右时间,深圳的人口增量空间大约为137万,年均增量空间不足10万人。
深圳之外,上海的人口净流入也超过了1000万人。值得注意的是,在近年来上海纾解非核心功能后,尽管上海十年来常住人口仅增加185.17万人,但这期间大学文化程度人口增加了337.11万人,人才增量位居全国第一。这也说明,上海近年来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不断加快,集聚了大量的人才。尤其是上海作为中国最发达城市群的龙头城市,对长三角、华东地区、长江经济带、中原等地的人才都有很强的吸引力。
另外两个一线城市广深的人口净流入位居第三和第四,分别为889万和788万人。
其中,根据《北京统计年鉴2021》,2020年北京常住人口为2189万人,比上一年减少了1.1万人,这已经是自2017年以来,北京连续4年常住人口出现小幅下降。
中西部两城在列
从人口净流入最多的10个城市来看,有8个来自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全部来自珠三角、长三角和京津冀这三大经济圈。其中,珠三角地区共有四个,分别是位居第一的深圳、第三的广州、第五的东莞和第八的佛山。值得注意的是,广东也是省外人口流入最多的省份,省外流入人口达到了2962万人,比第二名的浙江多了1300多万。
从省外流入广东的人口主要集聚在珠三角地区,珠三角不仅吸引大量省外人口流入,同时也吸引了省内粤东西北地区人口流入,因此珠三角的深圳、广州、东莞、佛山四大城市的人口净流入规模也都很大。包括深圳、东莞和佛山三个城市均出现了外来常住人口多于户籍人口的格局。
珠三角之外,长三角城市群也有3个城市人口净流入位居前十,分别是位居第二的上海、第七的苏州和第九的杭州。这三个城市当前的常住人口规模总量也位居长三角前三名。京津冀城市群有1个城市人口净流入规模位居前十,即净流入达788万人的北京。
沿海三大经济圈之外,前十名中,有两个城市来自中西部地区,分别是户籍人口第一大省河南的省会郑州和西部第一人口、经济大省四川的省会成都。这两个城市作为强省会城市,所在省域的人口总量很大,近年来在当地加快城镇化的过程中,省内大量地市人口流入到省会城市,因此这两地十年来的常住人口增量均名列前茅。
数据显示,成都十年来常住人口增量达到581.89万人,位居全国第三。郑州人口增量则位居全国第五。
此间的一大背景是,过去中西部地区尤其是农业、人口大省的城镇化水平与东部沿海地区有较大差距。不过2008年以后,随着沿海土地、劳动力等综合成本上升,沿海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中西部地区的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不断加快,中心城市尤其是强省会城市引领区域发展,吸引了省内其他地市大量人口流入。
广东省体改研究会副会长彭澎对第一财经分析,成都、郑州、长沙、武汉、西安、重庆等强二线城市,近几年无论是经济发展还是人口集聚都十分迅速,收入与一线城市的差距越来越小,居住条件好,生活压力没那么大。近几年,越来越多的人留在了这些城市。
另一方面,2017年以来,随着西安、郑州、成都、武汉等强二线城市纷纷大幅放宽落户门槛,吸引人才落户,这些城市的户籍人口中,也有相当一部分是近年来在“人才争夺战”中新落户的,因此实际上这些强省会城市的人口流入规模要比数据显示的更大。
此外,直辖市重庆的人口流动呈现净流出状态,目前人口净流出203.78万人。这里面的一大原因是,作为一个直辖市,重庆的户籍人口达3412.71万人,面积达8.24万平方公里,相当于一个中等省份。其中,大量的人口分布在下辖区县,尤其是渝东南、渝东北地区,由于这些地区经济欠发达,所以人口大量外流,不仅流向东南沿海发达地区,也有大量人口流向重庆主城区。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重庆有流动人口为481.14万人,跨省流入人口为219.36万人,市内流动人口为261.78万人。10年来跨省流入人口增加115.16万人。重庆市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对人才吸引力增强,流入人口规模进一步扩大。
(张泓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