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青岛市国资委依法依规履行出资人职责,深入推进国企改革攻势,落实三年行动各项任务,启动实施区域性国资国企综合改革试验,“三位一体”深化推动国资国企改革发展工作,压实市属企业经济责任、社会责任、政治责任“三大责任”,推动市属企业在“十四五”开局之年主要指标持续保持两位数以上增长的发展态势,更好地落实“服务城市发展建设、服务城市民生保障”两大功能定位,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突出企业经济责任,深化改革创新,实现国有经济高质量发展
全面推进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在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形成以管资本为主的国资监管体制、推动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提高市属企业活力和效率等四个方面改革力度加大、改革进展加快,取得新成效,被国务院国资委评估为A级。全面启动区域性综改试验。建立“五大主体责任”和“三个清单”工作机制,扎实推动综改试验各项任务落实落地,进一步激发企业发展内生动力。市场化经营机制加快形成。推动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取得新进展,今年首次召开市属企业董事会年度工作报告专题审议会,启动面向社会招聘兼职外部董事,全面推动国有企业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深入推进劳动、人事、分配“三项制度”改革,我市纳入“双百企业”科改“示范企业”等国家改革试点的企业,已率先实现用工市场化。依法依规完善国资监管体制。
截至今年10月末,市属企业资产总额达到2.8万亿元,同比增长14.1%,实现营业收入5773.2亿元,利润总额458.7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6.2%、14.4%,资产规模过千亿企业达到7家,过三百亿企业6家,过百亿企业10家,一百亿以下企业7家,提前2年完成国企改革攻势作战方案提出的“打造5-6家资产过千亿元、3-4家资产过500亿元的企业集团”目标任务,整体指标已经进入全国城市前五强。
彰显企业社会责任,强化国企使命担当,更好服务城市民生保障
实施分类监管,激发企业提升履行社会责任积极性。统筹考核企业承担的社会责任,组织开展分类核算、分类考核试点,结合市属企业功能定位、行业领域和发展阶段,差异化确定年度经营业绩指标,对公益类业务明确业务目录、服务对象,按照不同业务分类核算相应收入和成本。同时,将市属企业特别是公益服务类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情况,纳入董事会报告年度工作的重要内容,与经营业绩考核和市属企业领导班子考核挂钩,进一步强化市属企业责任意识、担当意识,有效增加公益服务保障供给。2021年,地铁集团线网最高日客流量达到122万人次,1号线南段已进入试运行阶段,计划年底前正式开通,今年力争开建2号线二期(东段)、5号线和7号线二期;城运集团年市内客运总量达6.9亿人次,同比增长33.1%;能源集团为近159万户提供供气服务,累计销售天然气4.9亿立方米;水务集团累计供水3.23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1.4%,海水淡化处理规模占全国总规模的12.7%。
压实企业政治责任,不断优化国资布局,更好匹配城市发展战略
四大试点公司带动企业国有产权市场化运营格局深度调整。通过在国有产权管理体制层面深化改革,创新建立企业国有股权市场化运作机制,分批划转市属企业股权至国有资本投资运营试点公司持有,同时配套出台《关于国有股权划转企业深化改革协同发展实施意见》,加快构建匹配城市发展战略的国有资本发展新格局。市属企业重点投资项目建设取得新成效。前三季度市属企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达到484亿元,增幅44.8%,超过全市平均水平;重大投资项目按期推进,8月12日,省内唯一4F级机场胶东机场正式投运,转场以来胶东机场航班放行正常率96.4%,始发航班正常率96.7%,位列全国两千万级机场第4位,华东地区机场时刻协调第1位;城投集团完成了新机场高速连接线工程,启动安顺路打通工程,国信集团推进胶州湾第二隧道建设,华通集团、市政集团、财通集团等市属企业组建静态交通公司承建全市停车场建设项目,建设海尔路-银川路立交等,合力打通全市交通关键节点。聚焦主业布局全市重点产业。海发集团牵头筹资50亿元组建市级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控股平台,促进芯恩国际项目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国信集团建设运营全球首创的智慧渔业养殖工船,项目已列入国家发改委、农业部重大专项试点;华通集团围绕高端装备产业链,与华铁股份(000976)合作发起设立20亿元的轨道交通产业投资基金;国投公司聚焦工业互联网信息安全领域,通过反投机制,引入投资行业领军企业、中国潜在独角兽企业榜首长扬科技在青岛设立分公司。“十四五”启动实施首个国资中长期战略规划。将生产服务类、金融类、文化类市属企业和区(市)国企全部纳入“十四五”国资规划,以规划引领统筹全市国有资本布局和结构调整,以更好匹配服务国家和城市战略。
青岛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12345热线共受理市民来电来信390万余件
今年以来,市政府办公厅以全市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归并优化为契机,大力实施“五大行动”,切实发挥民生“哨点”作用,进一步提升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服务水平,牢固架起政民互动的“连心桥”,用心当好政务服务的“总客服”。截至目前,市12345热线共受理市民来电来信390万余件,团队继去年获评“全国三八红旗集体”之后,今年又获评“全国青年文明号”。
今年,市政府办公厅积极推进全市热线归并优化工作,经过充分的调研论证和大量的前期工作,于10月25日,将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设立并在我市接听的非紧急政务服务类热线以整体并入、双号并行、设分中心三种方式进行统一归并,实现了“12345”一个号码提供7×24小时全天候人工服务。
作为全市政民沟通的桥梁和政务服务的窗口,市12345热线每年受理市民来电来信数百万件。为了充分挖掘利用好这一庞大且丰富的民生数据“宝藏”,变“民声数据”为“民生数据”,市政府办公厅组织开展热线“数据治理年”活动,点面结合地用好热线数据,充分释放数据的内在价值。
市12345热线全面加强了制度规范建设,完善了12345热线“好差评”制度,明确受理范围和不合规诉求范围,将涉及政务服务的党政群团各部门、单位和有关中央、省驻青单位纳入12345热线承办单位范围,并统一现有各渠道及新增渠道受理事项的办理标准,规范办理要求,确保办理质效。热线的生
命力在于抓落实,市12345热线不断健全督办机制,
灵活运用督办手段,强化月通报、“一把手”通报制
度,发挥联动督办、联席会议作用,定期通报典型案
例,加强与媒体、纪检监察机关沟通,深化协同监督,
提高了热线权威性和群众满意度。另外,市12345
热线还与市政协委员活动联络工作室、青岛日报共
同搭建了“倾听与商量”平台,邀请市政协委员、专家
学者、市民代表共商共议城市发展面临的新问题,围
绕改善营商环境、城市安全应急等主题联办专题节
目11期,打造了社会各界参与社会治理的全新渠道。
为全面升级热线系统平台,以数字动能促智能建设,市政府办公厅加快了12345热线平台智能化建设步伐,运用大数据、云计算、5G、人工智能等信息化技术,加强中台、智能受理、智能派单、智能质检、智能机器人等功能建设,将人工智能嵌入热线全业务流程。市政府办公厅不断增强热线工作人员的政治意识、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通过承办全市处级干部“我当接线员”等活动,发挥热线主平台作用,把“接话”现场变成了“解题”现场,聚焦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积极回应社会关切。市12345热线还持续提升团队专业化水平,优化话务人员管理,打造了“线上+线下”“请进来+走出去”的业务培训模式,定期开展热线业务大讲堂活动,使全市热线系统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得到显著提升。
青岛应急管理局:
“三零e办”服务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纳米”
针对今年全市安全生产面临疫情防控和季节性灾害等严峻复杂形势,防范化解风险隐患的难度和挑战不断加大。市应急管理局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贯穿始终,通过创建“三零e办”服务模式,出台相关办法管控职工违章,配齐配强安全总监,加强重点岗位人员培训,开展有奖举报活动和大排查大整治行动,有效遏制生产安全事故。今年前十一个月,全市生产安全事故保持双下降。
市应急管理局在全国安全生产领域首个创建“三零e办”数字化审批服务模式,即“零材料、零跑腿、零干预”、全程互联网e办理、全程方便快捷、排除人为因素干预办理。在对高风险项目严格审查、严格准入,坚持原有的底线、红线和高压线政策不放松的基础上,实现企业零材料、零跑腿、减时间、降成本,全程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办理程序进一步简化、审批时限进一步缩短,服务意识进一步增强,切实打通服务企业群众“最后一纳米”。
自今年8月底推行“三零e办”以来,10类事项实现受理即许可或申报即秒批,已办理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518个。
在全国首创制定《青岛市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安全生产违章行为监督管理办法》,确定22条举措,指导企业编制违章行为负面清单,纠正企业员工不良作业行为,推动企业作业标准化、行为规范化。实施以来,职工违章行为同比平均下降30%,管控成效明显。
修订了《青岛市安全生产领域举报奖励实施办法》,加大亡人事故、迟报漏报等行为的举报奖励力度。根据青岛市安全生产工作实际,新增了烟花爆竹、海洋渔业、森林防火、人防工程、气象等5个行业61项举报奖励情形,形成了青岛市17个行业356项举报奖励情形。今年以来共办理各类安全生产举报、投诉1284件,发放举报奖金26.51万元。
结合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在全市开展为期半年的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行动。采取“蹲点式”驻守和流动式监管等方式,在10个行业对重点企业开展为期2年驻点监管,建立了6项工作制度,派驻719人进驻1203家企业,帮助企业提升安全生产工作水平。突破常规执法模式,采取包区(市)检查和异地交叉执法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下沉式”督导检查。对三年行动确定的年度92项重点任务实施挂图作战,逐一明确责任单位和完成时限。特别针对烟台矿难暴露出的问题,对全市所有非煤矿山企业实施停产停业整顿,合格一家复工一家。
大排查大整治行动期间,全市共派出检查组6.04万个,检查生产经营单位22.62万家,整改隐患27.7万项,其中重大安全隐患18项,实施行政处罚3419次,罚款4218.4万元,责令停产整顿停止建设258家。
青岛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新冠疫苗接种覆盖955.58万人基本形成群体免疫屏障
2021年,全市卫生健康系统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办实事、解难题、抓落实、见实效,圆满完成各项目标任务,全方位全周期维护人民健康和生命安全。
以更精准的防控举措,增进市民的健康安全感。大幅提升常态化疫情防控能力,建立系统协作、部门协同、跨区域联动的流调溯源工作机制,疾控流调队伍491支4838人;建成2个国家公共检测实验室和3个城市检测基地;核酸检测机构80家,日检测能力38万人份;设置普通发热门诊43个、入境专用发热门诊6个、发热哨点诊室184个;建成青岛市公共卫生应急备用医院作为新冠肺炎定点救治医院;公立医疗卫生机构药品物资储备均能满足1个月运转需要;圆满完成60余个重大活动会议疫情防控和医疗服务现场保障工作。基本形成群体免疫屏障,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点339个、接种单元1325个、服务梯队6796人,在全省率先推广使用智慧移动接种车,日最大接种能力38万人次,截至11月30日,累计接种新冠疫苗2009.98万剂次,覆盖955.58万人,12岁及以上人群全程接种率97.72%。及时稳妥有效处置疫情,入境人员例行核酸检测和“三采双检”27.3万人,来青返青重点人员随访检测37.5万人次,应检尽检”““愿检尽检”核酸检测1953.58万人次,物品、环境等样本检测13.99万份;疾控力量出动8490人次,消毒点数462个,消毒面积30.45万平方米;截至11月30日,救治境外输入新冠病毒感染者136例、省外关联病例2例,管控密切接触者3668人;在全省率先发现英国、南非报告的变异株。
以更优质的医疗资源,增进市民的健康幸福感。医疗服务“攀峰计划”成效初显,引进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合作建成青岛医院;建设省级区域医疗中心综合类别2个、专科类别4个、中医1个;打造肺病、康复、心血管三个齐鲁中医药优势专科集群;新建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国家级3个、省级3个、市级12个;成立“青岛市疑难罕见病诊治中心”;60个学科进入中国医院科技量值(STEM)学科百强榜单,居计划单列市首位;引进招聘各级各类人才3118名。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在全国率先开展“互联网+中医药适宜技术服务”,26项中医药护理适宜技术纳入“网约护士”上门服务内容;政府办市、县中医医院实现“全覆盖”,政府办综合医院、传染病医院、妇幼保健院全部设置中医药科室,100%政府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镇街卫生院、91%社区卫生服务站和村卫生室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形成覆盖城乡的15分钟基层中医药服务圈。
以更贴心的健康服务,增进市民的健康获得感。“我为群众办实事”推动解决“急难愁盼”问题,建成健康青岛科普资源库,汇集1060名健康科普专家,制作发布1680件健康科普作品,为市民打造专业权威、方便可及的线上健康知识学习平台;为全市3605名未参加社会保障的在岗乡村医生落实保障政策;全市献血屋达到20座,血液物联网技术连接30家医疗机构,建成全国首个覆盖城乡的智慧血液物联网平台;74家医疗机构、近1300名护士提供“互联网+护理”服务,满足群众上门服务需求;市卫生健康委官方网站全新改版上线,群众线上查询、办事更加方便;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强化绩效管理和费用管控,全市41家二级及以上公立医院门诊次均费用、住院次均费用、药品收入占比(不含中药饮片)分别较去年同比下降15元、39元和2.4个百分点。群众办事更加便捷高效,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卫生健康证明事项由42项精简为34项;45项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入驻“山东省政务服务网”,“一次办好”率100%、“零跑腿”率95.6%、全程网办率95.6%。医疗服务更加智慧化,全市85家医疗机构接入青岛市“互联网+医疗健康”便民惠民服务平台;开发智慧健康场景应用,推进“全市一家医院”、就医问诊“一码通行”“出生一件事”联办系统等平台建设。重点人群服务能力持续提升,“三高共管、六病同防”医防融合慢性病管理模式在全省推广;全市医养结合机构180家,数量居全省首位;市级安宁疗护试点基地20个,市级老年友善医疗机构28家;万名农村适龄妇女“两癌”目标人群检查完成率100%;医疗市场秩序不断规范,卫生健康综合监督检查3.59万户次,查处非法医疗美容等案件2561件,罚没款581.28万元;建设院感线上监管平台,推进院感防控“线上监控、线下监管、巡回督查”智慧化监管。
全市卫生健康系统将继续围绕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高品质健康服务需求,加快实施卫生健康三年行动计划,全面提升服务供给质量和水平,努力推动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为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打下坚实健康基础。 本报综合
(张泓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