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6日,远洋集团(03377,HK)发布公告,远洋集团与第一大股东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人寿”)正式订立金融框架协议,规模达150亿元人民币,引发市场高度关注。
“发挥协同作用”
协议的详情是,中国人寿可根据其投资需求认购远洋集团发行的金融产品,认购金额上限为三年内人民币150亿元或等值外币。该协议系续签,将于2022年1月1日生效。双方曾于2019年3月订立《金融产品交易框架协议》,认购金额不超过120亿元人民币。
值得关注的是,本次续约的认购金额较上次多出30亿元人民币。同时,远洋集团可发行金融产品包括美元债、可转债、结构化融资产品、公司债、中期票据、结构化产品等等,市场上的主要类型几乎都被涵盖在内,凸显出双方愈发紧密的合作关系。
远洋集团在公告中如此表示该协议的意义:“中国人寿为第一大股东。基于本公司与中国人寿的资本关系,双方一直在各业务板块进行合作并发挥协同作用。订立新框架协议代表着与中国人寿于金融方面的持续合作,进一步加强本公司与中国人寿的协同作用。”中国人寿也在公告中称,“交易有利于进一步增强与远洋集团的业务合作关系,符合公司整体利益。”
双方的合作或许是一场“双赢”,一方面,中国人寿可以丰富投资品种,获得更好的投资回报;另一方面,远洋集团可以优化债务结构,为聚焦主业、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提供有力支持。
事实上,中国人寿和远洋集团的“缘分”远不止此次的150亿元。早在2009年,中国人寿便入股远洋集团,至今中国人寿维持远洋集团第一大股东的地位已超过10年。据媒体报道,截至今年3月份,中国人寿及其关联公司合计认购远洋债券已超过100亿元;在不动产开发领域,由双方联手开发的、位于北京CBD核心区的中国人寿金融中心于2019年5月正式亮相。
一段时间以来,虽然房地产行业面临下行趋势,但中国人寿始终对远洋集团保持着多方面的支持。2021年2月,中国人寿与远洋集团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聚焦资本纽带关系、金融产品、保险业务、不动产投资、物业服务、养老六大领域。
2021年9月,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詹忠增派为远洋集团非执行董事,至此,来自第一大股东的董事席位已增至3位。10月,中国人寿再次派驻严民为远洋控股集团(中国)有限公司(境内AAA评级主体平台)财务总监,加强对远洋的财务风险管控,并协助推进远洋集团投资、融资相关工作。
此外值得关注的一点是,由于第一大股东均为中国人寿,远洋集团与广发银行也有着密切的合作关系。据公开消息,广发银行是远洋集团的重要战略合作伙伴之一,双方战略合作授信总额度达120亿元。
可以说,中国人寿与远洋集团的战略合作关系正得到进一步稳固和深化。
多渠道融资彰显稳健财务
背靠大股东的优势,或让远洋集团在融资领域更加“如鱼得水”,从而在房地产市场“出清”阶段占据更大优势。而事实上,稳健财务一直是远洋集团的特征之一,这从其多样化融资渠道、远低于市场平均水平的融资成本便可看出。
2021年5月,远洋集团获得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的注册批复,面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面值总额不超过92亿元公司债券。9月,远洋集团成功簿记发行19.5亿元公司债券,票面利率4.06%,提前完成年内再融资。
2021年7月,远洋集团成功定价发行3.2亿美元绿色债券,期限3.5年,票面利率仅为2.7%,创其境外市场美元债最低发行利率。该笔债券获得了穆迪Baa3、惠誉BBB-以及中诚信亚太BBBg+的债项评级,并得到了诸多境内外知名投资机构的青睐。
在房企融资偏紧的当下,这些融资动作体现了远洋集团一贯的优秀财务表现。与此同时,远洋集团也在“未雨绸缪”,不断拓宽自身现金流渠道。
2021年以来,远洋集团分别获得浙商银行与平安银行100亿元、300亿元人民币的授信额度。此外,远洋集团还在10月份联合国际主权基金成立核心写字楼基金,探索中资产模式下规模增长与现金回流术。随着各方合作的推进,近期预计将有约6亿美元流入远洋境外账户,已提前将远洋集团2022年4月到期的5亿美元债务覆盖。
截至2021上半年末,远洋集团剔除预收款后的资产负债率为69%,净负债率为67%,现金短债比为1.6,三项指标均为“绿档”。同时,拥有已获批尚未提用的额度约人民币2424亿元。
稳健的财务水平也带来了优质经营成果。2021年1~11月,远洋集团实现协议销售额人民币约1207.3亿元,同比上升11.5%;协议销售面积约671.6万平方米。12月13日,远洋集团还携手青岛市北建投等公司,以12.05亿元摘得青岛主城区地块,践行其“城市深耕”战略。
正如远洋集团自己所表示:“远洋集团将继续坚持稳健经营策略,在确保财务状况稳健的原则下,通过提高投资标准、坚持城市深耕、夯实产品品质等策略,保持开发主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全力优化股东权益和投资回报。”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