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三严”原则,防止中央企业盲目投资与并购

财经
2021
12/22
12:44
亚设网
分享

坚持“三严”原则

防止中央企业盲目投资与并购

12月18日,国务院国资委召开中央企业负责人会议。国务院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郝鹏表示,中央企业要防范投资风险,严管非主业投资,严控高溢价并购,严禁接盘高风险项目。

坚持“三严”原则,防止中央企业盲目投资与并购

郝鹏主任的话,既是老生常谈,也是客观要求,更是现实需要。因为,从这些年来的实际情况看,在投资、并购、扩张方面,央企确实存在目标不明确、要求不严格、思想不一致、求大不求好、求快不求稳、求量不求质现象,以至于有些企业看似块头很大、销售情况等也不错,实际虚胖,是徒有外表,没有内涵。相反,隐含着越来越大的风险。有的企业,甚至已经出现了债务违约等方面的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下,国资委对中央企业强调“三严”要求,是必须的,也是必要的,是央企应当坚持的原则。

事实也是,央企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在相当一部分行业是扮演“稳定器”、“压舱石”、“坐标仪”作用的。如果央企出现问题,经济肯定会出现问题,甚至是很大的问题。央企必须稳定,而且要足够的稳、坚实地稳、没有异议的稳,既要稳在量上,更要稳在质上,既要上身稳,更要下身稳,既站得起,更要站得稳。因为,按照央企的地位与作用、规模与影响,出现任何问题,都会地动山摇。因此,必须确保央企平稳有序、健康高效发展。

坚持“三严”原则,防止中央企业盲目投资与并购

严管非主要投资,这是真正的老生常谈。要知道,早在国资委成立不久,就提出了突出主业的目标,要求央企一定要坚守主业,要把主业做大做强做优,并把主业作为考核的重要内容。但是,另一端,又提出了减少央企数量、必须把央企总数压缩到100家之内的目标。结果,矛盾来了。一些规模、体量不是很大,地位也不是很高的央企,开始在规模和体量上做文章,通过快速扩张的方式,做大规模、做大体量,以防止被并购和合并。而所谓的扩张,一方面,就是通过负债来扩张,到处圈地、到处并购、到处投资,导致央企的负债规模和负债率一下子提高不少;另一方面,非主业投资快速增加,很多企业为了规模和体量,投资、并购非主业企业或项目,有的甚至完全与企业发展不相关的项目、企业,照样投资、照样并购,使企业发展失去了方向和准星。这也是近年来国资委为什么反复强调央企要突出主业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中央对央企的要求之一。一项工作老生常谈,只能说明这项工作一直没有做好,必须纠正与加强。

严控高溢价并购,更多的是历史教训,是央企在过去的并购工作中,经常会犯的错误和出现的问题。因为高溢价并购,不仅使央企的并购效率大大降低、能够产生的效益严重受限、并购的效果没有完全达到,而且还造成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甚至出现利用并购搞内幕交易、侵吞国有资产、贪污腐败等方面的问题。电视剧《突围》,实际描写的也是国企在并购过程中出现了严重腐败问题,是在警示所有央企,也包括其他方面的国企,都必须高度重视并购过程中发生的问题。因为,央企并购是有严格的制度、严谨的标准、严密的程序、严肃的要求的,而不是想怎么并购就怎么并购,想以怎样的方式并购就以怎样的方式并购,想设定怎样的并购价格就设定怎样的并购价格的。并购价格必须经得起推敲,必须接受社会监督。如果存在并购价格过高的质疑,企业必须拿出合理的解释意见,必须说得清。有关方面也要出来解释,为什么同意这样的并购价格。注意,央企并购不只是董事会说了算,还要有关方面审核。特别是大型并购,必须坚持这样的制度和要求。

坚持“三严”原则,防止中央企业盲目投资与并购

严禁接盘高风险项目,应当是比较现实的一项要求,也是依据目前企业发展实际和经济运行情况提出的要求。特别是房地产市场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大型房企面临比较大的风险压力,一定程度上,也给央企带来了并购机会,一些央企开始蠢蠢欲动,打起了并购房地产企业的念头。如果是主业式并购,当然是可以考虑。前提是,不能给并购企业带来很大风险,不能盲目并购。要知道,有些企业的风险是极大的,负债更是惊人,如恒大,谁要是接盘,所需要面临的风险会非常大。因此,国资委要求央企严禁接盘高风险项目,是非常及时的,也是对央企发出的警示。尤其需要关注的是,在房企面临巨大风险的情况下,地方政府为了化解风险,也会主动与央企对接,请求央企接盘面临风险的企业。这方面,央企需要与地方搞好关系,但更需要考虑自身安全,而不能意气用事,不能盲目接盘风险资产。这方面,必须有禁止、有禁区、有高压线。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谭浩俊。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李佳佳 HN153)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 亚设网的观点和立场。

2.jpg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