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2022年到来只有不到十天的时间了。辞旧迎新之时,各大券商也纷纷发布研报进行回顾和展望。经历了跌宕起伏的2021,大家对于2022年将会有怎样的展望?
01
“稳货币、宽财政”或成主旋律
2022年中国经济运行将真正迈入“后疫情时代”。明年经济目标会定多少?天风证券孙彬彬指出,5%是一个可能的数值,其估算明年全年实际GDP增速约为4.8%。原因还是在于出口和地产的下行压力,消费平平,基建最确定,但是独木难支。
广发证券郭磊分析称,后疫情时代,经济进入一个没有地图的地带,很难完全参照以往规律。整体预测明年增速压力在上半年,所以年底定调稳增长,明年初启动稳增长比较合适。其估算了三种季节性假设,预测2022年全年GDP增速在5.0至5.9%之间。
中信证券在年度策略中预计,2022年国内固定资产投资结构分化、总体平稳,消费有望在2022年底前恢复至潜在水平,出口增速边际放缓但仍维持高增长,整体经济有望实现5.4%左右的增速,高于2021年的两年平均增速水平。
结构上,预计房地产延续趋势性下行,基建投资在财政政策的支持下小幅好转,制造业投资维持恢复向上趋势。预计出口虽然有回落但总体幅度不大,消费从当前的较低水平逐步恢复到潜在水平附近。
该机构指出,在“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陆续收尾之后,结构改革政策的重心将逐步转变成推进共同富裕、落实“双碳”行动以及推动房地产平稳健康发展上来。
通胀水平,有机构观点认为,通胀领域可能从关注PPI到关注CPI,下半年开始CPI同比有突破3%的可能。
中金公司预计,明年PPI同比放缓,但中枢仍高于历史均值(1%)。基准情形下,明年各季度PPI同比分别在7.3%、5.2%、2.7%和0.9%,全年约4.0%。
CPI方面,中金公司分析指出,猪周期拐点或在明年Q2,但弱需求压制下,回升节奏或慢,本轮周期低点或在明年春节后。尽管疫后消费结构转变对猪价影响有限,但消费需求低迷,压制猪价反弹。明年猪价或先跌后涨,加之高基数消退,猪价对二季度后CPI同比的贡献将显著抬升。
经济政策方面,机构普遍认为2022年宏观政策将转向“稳货币、宽财政”。
红塔证券李奇霖认为,2021年整体是一个结构性紧信用的格局,2022年货币政策大概率要加强对实体稳增长的支持,整体格局仍然是易松难紧。2022年仍不排除降准的可能,即使降准了也不用过度解读,降准更多的是作为一种流动性调整工具。
无论如何,其认为2022年资金利率大概率还将维持“稳中偏松”的环境,预计2022年LPR利率有下调的可能,目前看5年期LPR利率有下调的空间。
02
A股市场:“新”“旧”谁是关键词?
安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高善文强调,从市值构成来看,A股基本上已被新兴经济所主导,老经济的占比相对来讲已经相当的小。从宏观上来看,过去十年对高增长股而言,在实体经济端和股票市场端形成了比较好的良性循环。
多数券商和分析团队与之持有相似观点。任泽平团队将“新基建”与“双周期、稳增长、软着陆、提估值”共同列为2022年五大关键词之一。如果说20年前中国经济的“新基建”是铁路、公路、桥梁的话,那么,支撑未来20年中国经济社会繁荣发展的“新基建”则是:
1)科技新基建,包括新能源、新能源汽车、充电桩、新一代信息技术、数字经济、人工智能、元宇宙、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等;
2)民生新基建,包括教育、医疗、社保、户籍等;
3)制度新基建,包括发展资本市场、减税降费、扩大对外开放、保护知识产权等。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认为,2022年将是“吐故纳新”的关键之年。疫情的阴霾将逐渐消散,新旧动能将迎来转换,新业态、新结构和新增长点有望持续蓄势聚力。
团队预计,A股大盘指数方面仍难有趋势性行情。从基本面看,中国经济增速放缓,企业盈利增速也将有所下行;从政策面看,货币政策偏松调节,市场流动性仍将维持合理充裕;从估值来看,除创业板与科创板平均市盈率仍较高之外,沪深主板市场的平均市盈率都处于近年来的较低水平;从周期来看,在政府换届的年份,股票市场整体表现往往不会太差。
西部证券的观点则有所不同。随着经济下行压力加剧、信贷需求疲软,进而触发降息概率极高,更为宽松的货币政策也令很多投资者期待成长风格的延续。不过,团队依然认为2022年市场风格或更为均衡。“旧经济”对GDP的贡献有望显著提升。
上述宏观形势将更利好价值与蓝筹。从从股债性价比看,明年A股大幅调整的概率极低。考虑到货币政策有望进一步宽松,且10年期国债收益率倒数与沪深两市TTM差值处于极高水位,因此2022年A股可能是与“旧经济”相关性较强的价值蓝筹股及与能源革命相关的新能源上中游成长股均有所表现。叠加全面注册制等因素,不排除2022年A股市场全面牛市的可能性。
03
这些板块值得关注
国信证券指出,考虑到当前A股市场的显著特点是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和盈利稳定性不断增强,一大批具有竞争力的优秀企业已经出现,A股市场未来长牛慢牛的条件开始具备。结构上看,建议重点关注两个方向,一是长赛道逆周期的消费医药板块,二是新兴产业中的中小盘优质成长股。
东吴证券预计,2022年上游周期业绩大幅回落,仍可继续关注能源金属及稀土等细分品种;中下游制造中,中下游制造有望继续正增长,电气设备、军工确定性强,汽车、机械存在压力;消费业绩或将平稳,食品饮料、医药确定性强,地产链可能依旧疲软;TMT方面,综合考虑2022年芯片价格回落及经济下行,可能拖累板块业绩;建筑受益基建发力、公用事业受益煤价回落毛利率提升,业绩增速可观;地产仍有不确定性,交运存在高基数压力。
中金看好中国社零消费中长期的持续增长,预计2022年社零有望中高个位数增长,考虑基数等原因,多数消费品类增速或将前低后高。分赛道看,美妆医美、潮玩、电子烟等新消费龙头,在行业高景气环境下持续高成长势头;对于家居、家用轻工、文具等估值性价比高的行业,龙头公司则有望凭借品牌、渠道、规模优势实现份额持续提升,强者恒强。
国泰君安同样认为,2022年制造盈利向好,消费否极泰来,行业配置上推荐猪/白酒/食品/汽车/新能源/ARVR设备,主题投资推荐元宇宙、深度低碳化与科技突围。
北交所配置方面,红塔证券李奇霖建议关注三大配置方向。一是高景气细分领域的行业龙头,比如长周期战略下的“双碳”、高端制造等赛道的龙头公司;二是从估值角度来看,与沪深市场相比具备明显修复空间的优质标的;三是北交所的打新收益目前来看较为可观,可以关注打新机会。
04
港股“大牛难觅,小牛可期”
2021 年的港股行情“先扬后抑”,恒生指数在1-2月延续上涨行情之后便开始筑顶回落,当前港股仍处于艰难的磨底行情中。
兴业证券张忆东的最新观点指出,截至12月15日,2021年港股有185家公司回购,累计回购金额达到335.1亿港元,创2002年有数据记录以来的历史新高。其中下半年有142家公司回购,回购金额达204.3亿港元,创半年度新高。行业上,2021年以来资讯科技业、地产建筑业、消费业等调整明显的行业,也是回购的主力行业。
他指出,2008年以来港股经历过五轮公司回购潮,均在熊市中发生,恒生指数价格与公司回购数量呈现负相关走势,大规模的公司回购往往预示着阶段性底部,并且后续均伴随着一波上涨行情。
展望2022年,光大证券认为,2022年反垄断措施有望落地,国际宏观环境趋缓,或将推动港股市场情绪趋于乐观。2021年下半年港股市场调整主要受到风险偏好下降的影响,2022年对互联网龙头企业的监管将进入到制度化阶段,此前受到压制的风险偏好未来也将得到一定程度的修复。
同时该机构表示,港股估值处于历史低位,不过整体上涨的空间有限。2021年港股的PE估值在历史均值水平以下。若剔除新经济股的影响,估值处于历史低位。未来随着政策逐渐明朗,港股风险偏好有望逐步修复。不过在2022年盈利下行的背景下,港股整体上涨空间有限。同时从历史来看,美联储缩减购债规模及停止扩表的时间段,港股面临一定的波动风险。
平安证券认为,2022年港股“大牛难觅,小牛可期”。综合内地经济承压、美元流动性趋紧等因子,以及港股在盈利、估值、风险偏好与这三大因子的紧密联系,加上近10多年的恒生指数走势的规律,可以预判2022年港股市场上行的空间不会太大,也就是说2022年港股出现大牛市的难度很大。
鉴于 2021年港股屡遭“逆风”侵袭,2022年港股市场虽然大环境不会太好,不过“逆风”的减弱以及常态的回归还是有希望会带来较小级别牛市的。以2010年以来的估值中位数计,2022年恒生指数将有15%左右的涨幅,高点可能在27000点附近。
(文章来源:东方财富研究中心)
文章来源:东方财富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