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时数年,万亿城商行的消金牌照梦圆。
12月27日晚间,中国华融公告称,通过北京金融资产交易所公开挂牌竞售,最终以受让价格10.91亿元转让华融消费金融70%股权给宁波银行。数小时后,宁波银行公告显示,该行董事会全票通过了该项股权投资议案。
“华融在加速推进旗下资产处置,宁波银行数年谋求扩充消费金融牌照、延伸零售版图,股权投资的实现方式无疑很‘高效率’,更何况它还是一个很有实力的竞购者。”有华东城商行资深从业人士告诉券商中国记者,这一消息在业内传了有小半年。对此次宁波银行以高于转让底价50%的价格将华融消金牌照收入囊中,并不意外。
根据监管要求,在今年年内,华融资产要回归不良资产处置的主业,尽快处置旗下持牌机构、境内子公司,以填补坏账、减少对母公司净资本的消耗。12月24日,蚂蚁消费金融披露增资至300亿元的扩股方案,四大AMC之一的中国信达及旗下南洋商业银行通过增资合计持股逾24%成为第二大股东,而中国华融持股比例由此前的4.99%稀释至1.331%。
宁波银行高价拿下华融消金控股权
中国华融在港交所发布公告称,该公司当日与受让方宁波银行签订《金融企业非上市国有产权交易合同》,拟向对方转让华融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文中称“华融消费金融”)70%股权,此次股权转让通过北京金融资产交易所进行公开挂牌出售。
此前的8月2日,中国华融宣布,拟转让华融消费金融70%的股权。3个月后,该转让项目正式在北京金融资产交易所挂牌,转让底价约7.27亿元。根据挂牌公告,此次股权转让完成后,受让方须对华融消费金融提供流动性支持/股东存款,华融消费金融全额归还转让方的股东存款本息。
公告显示,首次挂牌价格为经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备案的资产评估结果,评估基准日为2021年6月30日。经备案的华融消费金融全部股东权益评估价格为103861.75万元(人民币,下同);此次股权转让的华融消费金融股权的评估价格为72703.23万元。
通过在北京金融资产交易所采取网络竞价方式确定的此次股权转让的最终受让价格为109103.23万元。这也意味着,通过市场竞价,宁波银行以高于转让底价50%的价格将消金牌照收入囊中。
券商中国记者注意到,中国华融公告数小时之后,宁波银行发布第七届董事会2021年第五次临时会议决议公告显示,该行董事会全票审议通过了《宁波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对外股权投资的议案》,同意该公司以10.91亿元受让华融消费金融70%股权。
此次股权受让仍需相关监管部门核准。公告指出,在获得相关监管部门批准后,中国华融与宁波银行将共同办理股权变更登记事项,完成工商变更等必要操作流程。
“华融在加速推进旗下资产处置,宁波银行数年谋求扩充消费金融牌照、延伸零售版图,股权投资的实现方式无疑很‘高效率’,更何况它还是一个很有实力的竞购者。”有华东城商行资深从业人士告诉券商中国记者,作为注册地在安徽合肥的消费金融公司,股权转让过程中,它的竞价方并不止宁波银行一家,但并不意外最终宁波银行以高于转让底价50%的价格将华融消金牌照收入囊中。
今年8月2日,中国华融发布《拟实施华融消费金融股权转让和华融信托股权重组项目》公告,明确将回归本源、回归主业。对于华融消费金融,中国华融选择彻底放弃。中国华融在公告中表示,根据监管机构对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逐步退出非主业的要求,该公司拟采用公开方式,在依法设立的省级以上(含省级)产权交易机构转让所持有的华融消费金融全部股权,占比70%,共计6.3亿股。
万亿城商行为何钟情这块牌照?
宁波银行计谋扩充金融牌照已久。
早在2018年6月,宁波银行就与宁波富邦家具、宁波富达旗下宁波城市广场签订《出资协议》,计划共同发起设立永赢消费金融有限公司。根据公告,永赢消金拟定注册资本为5亿元;宁波银行出资3亿,占比60%。
但永赢消金没有了下文。2020年3月,宁波富达发布公告称,截至2019年末,子公司城市广场参股永赢消费金融意向未获得银保监会批准,所以不再投资。但宁波银行一直没有放弃对于消金牌照的申请。2020年5月,宁波银行还公开表示,公司正在积极争取筹建设立消费金融公司。
此前,宁波银行在《关于宁波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对外股权投资的议案》中提到,根据该公司战略规划和发展要求,该公司拟投资不超过50亿元,以股权投资、入股比例不低于51%的方式,入股一家包括但不限于信托、消金公司等。
历时数年,宁波银行通过股权投资方式拿下了华融消金。
“消金牌照可以不受地域限制、实现全国展业,相比而言优势明显。”在业内人士看来,这家规模万亿元、零售实力居于头部的城商行,拿下华融消费金融的控制权,可以打破区域地理空间限制、延伸其的零售版图。
“消费金融公司新客户拓展较快,新客户对业务规模贡献度较高,消费金融作为上升的增量市场,是对银行消费金融长尾客群的一个有效补充。”上述华东城商行人士告诉记者,“另一方面,在监管规范市场的态势下,具备资本金杠杆、全国展业等上有优势的消费金融‘牌照’也受到市场主体青睐的重要原因。”
财报显示,宁波银行目前拥有三家非银金融机构子公司,即永赢金融租赁、永赢基金和宁银理财,三家机构的注册资本合计为64亿元、2020年实现的净利润达到13.14亿元,贡献了宁波银行2020年全部净利润的8%以上。此外,宁波银行还拥有1家基金子公司(永赢资产管理)和1家私募股权创投机构(浙江永欣资产管理)。
在发展战略上,宁波银行多次公开表示,坚持“大银行做不好,小银行做不了”的策略,加速客群覆盖,持续积累在细分市场差异化的比较优势,持续提升公司在财资业务、国金业务、零售公司业务、财富管理业务上的差异化竞争力,加快构筑业务护城河。
截至2020年末,宁波银行管理的理财、基金、资管计划以及私募股权基金合计占其总资产的比例合计高达28.54%,远超城商行同业。
“抢手”的消费金融公司密集增资
从营收效益及规模来看,华融消费金融在它的同业里并不亮眼。
业绩方面,华融消费金融营收利润波动较大,2016年-2019年,华融消费金融的收入总额分别为9010万元、7.66亿元、12.01亿元、10.29亿元,利润分别为-0.37亿元、1.28亿元、0.168亿元、-2.63亿元。去年至今,华融消费金融扭亏转盈,2020年实现营业收入11.01亿元,净利润0.064亿元;今年上半年约实现利润0.056亿元。
华融消费金融成立于2016年1月,股东包括中国华融、合肥百货大楼、深圳华强和安徽新安资产,初始注册资本6亿元。2019年年底增资完成后注册资本增加至9亿元,第一大股东华融资产持股比例增至70%;二股东合肥百货放弃增资,持股比例降至15.33%。
此外,自成立以来,华融消金高管变动颇为频繁。2021年4月,华融消金迎来了新任董事长刘辉。
券商中国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全国获批筹建的持牌消费金融公司达33家。12家消金公司总资产在百亿之上,占比超过七成;有蚂蚁消费金融、招联消费金融、捷信消费金融、马上消费金融、兴业消费金融和中银消费金融。
据中国银行业协会最新报告,截至2019年年末,26家消费金融公司资产规模达4988.07亿元,同比增长28.67%;贷款余额4722.93亿元,较上年增长30.5%。
规模高速增长之余,用户数也保持增长。截至2019年年底,消费金融公司客户数为12727.92万人,较上年同期增长52.29%,客户增长显著。高达50%的消费金融公司2019年的新增客户贷款余额占其全部贷款余额的比重超过了60%。
也正是因此,相比于去年包括小米消费金融、北京阳光消费金融、重庆蚂蚁消费金融有限公司、唯品富邦消费金融公司、苏银凯基消费金融公司相继获批筹建或开业,今年以来,消费金融公司则呈现出“增资潮”。
今年以来,消费金融公司纷纷通过股东增资、金融债、银团贷款、ABS等多种方式进行“补血”。比如湖北消费金融、捷信消费金融、兴业消费金融、中邮消费金融、杭银消费金融已相继发行10亿元-60亿元不等规模的ABS产品募资;招联消费金融、马上消费金融成功发行金融债;此外,马上消费消费金融成功募集首单银团贷款并完成提款5.3亿元;中邮消费金融完成了2021年银团贷款,总额达14亿元。今年以来,杭银消金、苏银凯基消费金融、招联消金、蚂蚁消费金融公司等都有增资。
“在监管指导下,过去两年的消费金融行业都找方向,要转型;新的监管形势、新规则,带来了展业范围、业务许可规范的变化,这会给业务数字化程度高、底子稳的公司们来带更多合作机会。”华东金融科技中概股联合创始人向券商中国记者分析,随着疫情后国内经济恢复、消费新经济的增长,以及行业资产质量的整体向好趋势,看好业务稳健的消费金融公司的潜力和前景。
(文章来源:券商中国)
文章来源:券商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