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轮疫情发生后,浙江上虞、镇海部分企业停工停产,对国内相关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运行也造成一定影响。目前两地企业复工复产情况如何?在保障产业链方面又有哪些对策?12月28日下午,在浙江省第九十七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省经信厅总工程师苗文斌现场作答。
苗文斌表示,经过全省上下共同努力,镇海、上虞两地工业企业复工复产有序加快推进,已取得积极进展。截至12月27日,镇海区工业企业已复工5600多家,复工率达99%,其中590家规上工业企业全部复工,“也就是说,镇海区已基本实现全面复工”。
截至12月27日,上虞区工业企业已复工2548家,复工率达62.5%,其中764家规上工业企业已复工627家,复工率超过82%。“这一复工率比前一天提高了20%,可见近几日复工进度明显加快。”苗文斌预判,按照这个速度,近两日规上工业企业基本上能够达到全面复工。
苗文斌指出,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对有序稳妥推进企业复工复产提出明确要求。“我们在总结去年复工复产经验基础上成立工作专班,完善扁平化工作机制,提前谋划、提前部署,会同卫生健康委、应急管理、交通、公安等部门指导镇海、上虞两地按照分级分批、稳妥有序的原则,提前制定详细的复工复产方案,明确了企业疫情防控、安全生产、物流运输等方面的指导标准,让企业心中有底,提前就做好复工复产的各项准备。”
据了解,上虞区在12月22日就发布了工业企业有序复工复产的实施意见。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镇海、上虞两地按照“解封一批、复工复产一批”和“应复尽复”的原则,指导企业严格落实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各项举措,上虞区还抽调经信、公安、卫健、交通、应急、环保等部门工作人员,组成复工复产工作服务组,指派700余名驻企指导员下沉企业,积极帮助指导企业复工复产。
疫情发生后,浙江很快就收到一些地方反映,要求帮助协调相关企业物资运输保障事宜。
“特别是汽车产业链上相关企业的诉求较多,因为汽车产业非常明显的特征便是精益制造,在此过程中,产业链、供应链稳定运行,对整个产业健康非常重要。”苗文斌称,对此浙江迅速成立产业链保障组,立即启动应急处置机制,联动落实属地责任,确保快速响应企业保供保链需求。
一方面,浙江第一时间激活运输保障协调机制。记者了解到,为防范产业链供应链断链断供风险,12月3日,浙江省经信厅联合省公安厅、省交通厅、民航浙江监管局、杭州铁路办事处等5部门印发《关于建立浙江省产业链供应链运输保障工作机制(试行)的通知》,建立产业链“一键通”业务协同机制,明确组织领导、运输协调保障范围、具体处置流程等内容。
镇海、上虞等地突发疫情后,12月16日,省经信厅协同相关部门第一时间激活这项机制,并在12月17日以省疫情防控办的名义印发实施《关于印发浙江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产业链供应链运输保障应急处置机制的通知》,省市县实行扁平化专班化工作机制,快速响应企业保供保链需求。
另一方面,浙江充分利用数字化手段,高效推动问题化解。根据浙江省委、省政府关于数字化改革的工作部署,省经信厅开发建设了产业链“一键通”重大应用,在本轮疫情防控和产业链供应链保障过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据现场通报,12月16日至12月27日,浙江省产业链保障组发出11批产业链供应链运输保障协调企业清单,共涉及省内外需求端企业35家、诉求128个,涉及上虞、镇海供给端企业70家,已协调解决109个诉求。随着复工复产的加快推进,剩余诉求也将于近日得到迅速化解。
(张泓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