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8日,中公教育(002607.SZ)披露《关于对深圳证券交易所关注函回复的公告》。此次关注函回复中,公司对此前市场关注度较高的三季度亏损原因也进行了更加详细的披露。
多重因素导致三季度经营亏损
中公教育表示,收款不及预期、退费率较高、成本费用增长幅度较大,为公司前三季度亏损主要原因。
受疫情影响,由于2021年省级公务员联考时间提前,学员备考时间缩短,培训意愿降低,省考培训招生规模和培训人次出现下滑,同时对公司课程安排造成不利影响并进一步影响到收费价格。从公司披露数据看到,2021年前三季度,中公教育高端面授班次(30天以上)开班数量占比仅21.11%,远低于2020年和2019年同期的33.21%和38.34%。长线班次的开班影响,也导致公司整体收入水平被拉低。此外,三季度的教师序列招录公告和报名人数大幅减少,同样导致公司收款减少。整体收款不及预期。
此前,中公业务部门也测算过,多省联考提前导致公司收款金额减少25―35亿元左右。按照2019年和2020年两个完整年度平均退费率45.48%测算,减少的收款金额影响公司收入13.63至19.08亿元。
不仅如此,退费率较高也是公司三季度业务亏损的直接原因。公告显示,公司第三季度退费率远高于往年各个季度。中公教育解释称,2021年度由于省考提前,其笔试面试成绩公告早于过往年度,教师招聘公告高峰也已在上半年结束,三季度成为集中退费高峰期,从而形成高于其他季度和远高于年度平均退费率的退费。此外,部分参培学员备考时间较短、协议班通过率有所下降也导致协议班退费较多。
此外,中公教育称,进入2021年,国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规范校外培训市场双减政策,地方相关主管部门在规范整顿校外培训市场的同时,对公司所处的职业教育培训行业亦提出了一系列的规范要求,如线下网点的设置条件、消防安全、开班管理、收费管理、广告投放等等,这些要求有效促进了上市公司更安全、更规范地经营,同时也对公司市场开展和日常经营产生了一定影响。
上述相关人士表示,中公今年在优化产品结构方面也做了很多有力举措,控制退费占比。同时针对考试周期变化影响,公司适时调整培训产品结构,并在经营层面加大内部资源整合、降本增效,三季度已初见成效,多措并举有望逐步改善公司运营情况。
产品结构正逐步优化
中公相关人士透露,“理享学”是公司在2019年下半年才推出的新业务,2020年该产品推出力度比较大,主要是为了应对2020年疫情下的市场复杂情形。据悉,2020年,受疫情影响,地方部门一段时期内出台了相关规定,禁止任何形式的线下培训活动,很多线下培训机构都将面授课程转为线上培训,在市场竞争激烈环境下,中公为了稳固市场份额,推出以理享学为代表的学员贷业务,在一定程度上巩固了公司市场占有率。
据公司关注函回复表示,2019、2020及2021年前三季度,学员贷结转收入依次为1.76亿、11.10亿及7.64亿,业务规模占比在2020年不足10%。与此同时,公司也表示,理享学等产品的推出直接推高了协议班退费率,由于理享学贷款主要用于学员可退费部分,并且主要针对考试难度较大课程,实际操作中使用理享学贷款学员考试准备不够充分,因此其退费率高于公司整体综合退费率水平。目前,公司已采取有力措施逐步优化产品结构,降低退费占比。
职业教育领域布局全面展开
中公在关注函回复里还表示,公司多年来形成的品牌优势、团队卓越的执行力和在逆境中求生并不断突破困难的能力并未受到任何影响,集群式专职专业研发体系、垂直一体化管理形成的快速响应体系、多品类的综合职业就业培训服务体系、数字化经营理念和完善的基础设施投入等核心要素并未发生改变。
此前,中公教育表示称,为加速集团业务战略转型,中公教育在内部高效整合各项目资源成立了职教事业部,聚焦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发展。截至目前,中公已与全国多所高校达成合作,共建了人工智能产业学院、数字经济学院、融媒体产业学院、数字文创产业学院、智能制造产业学院等多个学院。
上述相关人士称,中公在职业教育领域的布局已全面展开,尤其重视校企合作、产教融合领域发展。在2021年半年报中,中公也提到将持续探索新的细分赛道,开创中高端职业教育全品类市场,进一步提升公司在同行业中的核心竞争力。
今年10月12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其中提到,鼓励上市公司、行业龙头企业举办职业教育,鼓励各类企业依法参与举办职业教育。鼓励行业龙头企业主导建立全国性、行业性职教集团,推进实体化运作。
有行业人士认为,中公教育有望运用自身多年来在研发、师资、技术、服务等方面累积的经验,充分发挥其在教育、人才、产业及创新领域优势,在职业教育赛道加速破局。
(文章来源:中新经纬)
文章来源:中新经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