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前召开的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学生司司长王辉透露,2021届高校毕业生规模909万,同比增加35万。2022届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1076万人,同比增加167万,规模和增量均创历史新高。
受新冠肺炎疫情等多重因素影响,当前部分行业和企业生产经营还未恢复到疫情前水平,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复杂严峻。这也是世界性的现象,比如2021年日本高校应届毕业生就业率为74.2%,连续第二年下跌,这与新冠疫情对经济的打击有关。
事实上,随着中国进入三期叠加阶段后,必然面临结构性和周期性的就业问题。经济增速进入换挡周期后会影响市场创造就业的能力,但随着劳动力供给逐渐下滑,经济增速放缓造成的就业压力会得到一定程度缓冲。而产业结构调整会导致部分行业和企业面临出清,但崛起中的新兴产业可能在人才方面存在短缺现象。总体上而言,只要中国经济维持稳定运行,就业在总体上就不会出现太大的挑战。
问题在于,在劳动力供给结构上,大学生的数量最近几年持续大幅增长,尽管市场同时存在用工荒,但大学生就业与市场存在错配现象,从而产生了一些问题。
根据智联招聘2020年发布的《就业困难大学生群体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用人单位的岗位需求和大学生的能力与期望之间的结构性错配是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比如能力要求与专业背景的错配,数据显示,企业最需要理工类专业的大学毕业生,其岗位比重达43.1%。但从仍在找工作的大学生专业结构看,理工科毕业生比重只有38.7%。同时,企业对经管类专业岗位需求比重(33.8%)比经管类毕业生的比重(36.5%)低了2.7个百分点。其中,财务与会计专业的岗位需求比重(2.7%)比大学生求职者比重(12.1%)低9.4个百分点。
这说明大学人才培养与部分市场需求存在脱节的情况。为什么这些专业在市场上供大于求呢?从就业困难群体的数据看,本科生的比重最高(65.6%),大专生次之(26.2%)。他们主要来自非重点大学(39.4%)和一般学院(52.1%)。这显示出,在大学长期的扩招过程中,非重点大学、一般学院招收过多门槛较低的文科类专业。这些专业毕业生在市场上供大于求,较难寻找对口工作,也缺乏就业竞争力。
与此同时,我们的教育体系还没有完全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做好人才培育的准备,无论是在制造业领域、服务业领域,还是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都出现了人才短缺的现象,比如半导体领域的研发人才以及高级技工等。在文化、教育、创意设计等服务业领域,虽然每年高校培养了大量学生,但缺乏高质量的人才,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服务业向高端化的创新升级。
在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后,企业对专业技能的要求更高。但是我们的大学教育主要传授知识,而较少培训技能,包括职业技能、产业技能、专业技能等,一些企业需要从零开始培训毕业生,但又担心他们跳槽导致“为他人做嫁衣”。一项调查显示,大约有70%的企业认为“大学生在校期间学到的知识实用性不强”;还有一项调研数据显示,大学毕业半年内的离职率高达1/3。
一部分大学生的就业预期与现实脱节的情况也比较突出。《报告》显示,民营企业为大学毕业生提供了65.8%的岗位,但只有27.8%的大学生将简历投递给民营企业。许多大学生更倾向于选择体面稳定的工作,比如体制内、国企、外企与互联网“大厂”等。此外,今年的一项调查显示,大学生对第一份工作的收入预期创“新高”,达到月薪7119元,呈逐年升高的趋势,而市场上能够提供高收入的岗位其实非常少。
可以看出,尽管中国在持续推动经济转型升级,但人才培养的结构与质量方面仍有待更系统的准备和部署,避免高端人才结构供给滞后,以及一些过剩专业浪费教育资源。我们应该调查和整理中国各行业人才需求与短缺状况,并每隔一定时间将这些数据与教育机构的专业设置、人才培养结合起来,同时增加实践性技能培训。我们亟需增强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对市场人才需求的适配性,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王治强 HF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