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储能起飞?指数已涨72%,锂电巨头抢滩,这些公司要盯紧

财经
2021
12/30
18:43
亚设网
分享

储能,2021年的A股市场最热的概念之一。

相较于锂电池等新能源板块,储能概念今年才真正受到追捧。

今年10月15日,上海证券交易所与中证指数有限公司合作,推出了中证储能主题指数,取了30只储能领域相关行业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样本。

此前2020年12月22日,Wind推出储能指数,截至今年12月30日,该指数已经上涨了71.67%。

资本热炒的“储能”到底是什么?

实际上,储能并不是一个新鲜事物,从人类开始利用能量,就在寻求如何将能量储存起来以待后续使用。

如今我们所说的储能,主要指电储能。目前主流的电储能方式有两大技术路径:机械储能、电化学储能。前者包括抽水蓄能、压缩空气储能、飞轮储能等;后者根据电池类型的不同,可以分为锂离子电池、铅蓄电池、钠硫电池等。

12月30日,国资委印发的《关于推进中央企业高质量发展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指导意见》中提到,加大先进储能、温差能、地热能、潮汐能等新兴能源领域前瞻性布局力度。

在新能源时代,为何储能值得被重视?

12月29日,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研究员陈永翀向时代财经表示,应当正视新能源发电的特点,发挥储能的调节作用,让储能成为以可再生能源为主的新型电力系统的物理基础之一。

时代财经注意到,锂电大厂们纷纷加码布局储能赛道。

12月30日,国轩高科(002074)(002074.SZ)证券部工作人员向时代财经表示,随着储能订单的增加以及产能的提升,公司已经建设了专门的储能电池生产线。

此外,储能领域细分行业龙头也在不断发力,甚至连消防器材股票都能“蹭”上储能概念。

2022年储能起飞?指数已涨72%,锂电巨头抢滩,这些公司要盯紧

图片来源:宁德时代(300750)官网

新能源时代的基础设施

随着“双碳”目标下,新能源发电的占比越来越高,储能的重要性越发凸显。2021年前11个月,中国新能源发电量首次突破1万亿千瓦时,占同期全社会用电量比重13.8%,同比增长2.14个百分点。

不同于化石燃料发电,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发电具有不稳定性,容易受到天气、季节、风速等影响。

“我们应当正视新能源发电的特点,它就是不稳定、有峰谷的;要承认它的客观属性,并建立相应的电力体制。储能应当成为以可再生能源为主的新型电力系统的物理基础之一。”陈永翀告诉时代财经。

2021年6月,浙江省发展改革委、省能源局印发的《浙江省可再生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也提出将“引导储能为建设能源互联网形态下多元融合高弹性电网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2021年出台的诸多储能相关的鼓励政策文件,也在积极引导储能的商业化,让其“有利可图”。

浙江省的上述《规划》就表示,“探索更为合理的储能商业模式,推动储能成本分摊疏导。”

今年5月,国家发改委发文《关于进一步完善抽水蓄能价格形成机制的意见》,支持将抽水蓄能纳入电价,“逐步推动抽水蓄能电站进入市场,着力提升电价形成机制的科学性、操作性和有效性,充分发挥电价信号作用,调动各方面积极性。”

广东省则更进一步,要将储能费用也纳入电价。12月1日,广东省发改委批复同意了《广东省电网企业代理购电实施方案(试行)》,其中明确了代理购电价格中的辅助服务费用,主要包括储能、抽水蓄能电站的费用和需求侧响应等费用,“相关费用由全体工商业用户共同分摊”。

2022年储能起飞?指数已涨72%,锂电巨头抢滩,这些公司要盯紧

图片来源:广东省发改委官网

储能的商业化将是下一阶段的发展目标。陈永翀认为,应当在配合电力体制改革的进程中,将储能作为市场主体出现,给出储能价值发挥的价格信号。

中金公司的研报分析也指出,海外电化学储能市场兴起的核心三要素是电力市场机制、政策以及经济性,由于海外具备较成熟的电力现货市场和辅助服务市场,多元化的电力品种能为储能提供收益支撑。

锂电巨头都已布局储能

“从体量上来说,目前抽水蓄能是主要储能方式。但是,电化学储能是最受关注的未来发展方向。抽水蓄能项目对于地理条件的要求比较严格,电化学储能的建设就相对灵活。”陈永翀告诉时代财经。

抽水蓄能在原理上就是“水往低处流”:电网低谷时利用过剩的电力将标高(也可理解为“海拔”)低水库的水,抽到标高高的水库;到电网峰荷时,标高高水库的水再回流到下游,推动水轮发电机发电。

根据光大证券(601788)今年8月的研报,抽水蓄能是目前最成熟、装机最多的主流储能技术,截至2020年底,我国在运抽水蓄能电站装机规模30GW,在建规模超过50GW。

到了2021年,电化学储能迎来政策利好。7月,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到2025年,实现新型储能从商业化初期向规模化发展转变,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3000万千瓦(即30GW)以上。

华西证券研报据此估算,2020~2025年新型储能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将超50%,并且预测保守场景下,2025年中国电化学储能累计投运规模将达到35.5GW,理想场景下有望达到55.9GW。

有哪些公司将从电化学储能产业链中收益?

根据浙商证券研报整合的数据,电化学储能系统中,电池模组与逆变器的价值占比最大,分别占60%与20%左右;能量管理系统与电池管理系统占10%与5%。

2022年储能起飞?指数已涨72%,锂电巨头抢滩,这些公司要盯紧

图片来源:浙商证券研报

在储能领域,各大动力电池厂商都已经有所布局。据中关村(000931)储能产业技术联盟发布的《储能产业研究白皮书2021》显示,2020年中国新增投运的电化学储能项目中,装机规模排名前十位的储能技术提供商,依次为宁德时代(300750.SZ)、力神、海基新能源、亿纬动力、上海电气国轩新能源、南都电源(300068)(300068.SZ)、赣锋电池、比亚迪(002594)(002594.SZ)、中航锂电、国轩高科。

2022年储能起飞?指数已涨72%,锂电巨头抢滩,这些公司要盯紧

图片来源:《储能产业研究白皮书2021》

这串名单里除了知名上市公司外,还有多家上市公司的子公司。海基新能源是百川股份(002455)(002455.SZ)的参股子公司,亿纬动力为亿纬锂能(300014)(300014.SZ)的全资子公司,上海电气国轩新能源由上海电气(601727.SH)与国轩高科各持股47.4%、45.4%。

派能科技(688063.SH)则是目前A股唯一一家专营储能业务的公司,储能电池系统业务占2020年营收的93.26%,是全球家用储能龙头。

12月30日,派能科技向时代财经表示,除了家用储能,公司产品在发电侧储能、工商业储能等都有所应用。

锂电池之外,电化学储能系统中价值最高的零部件是双向逆变器(PCS)。双向逆变器是储能系统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可把蓄电池的直流电逆变成交流电,输送给电网或者给交流负荷使用;也可把电网的交流电整流为直流电,给蓄电池充电。

储能逆变器代表企业包括阳光电源(300274)(300274.SZ)、固德威(688390.SH)、英威腾(002334)(002334.SZ)、锦浪科技(300763)(300763.SZ)等。

其中,阳光电源是储能集成系统的龙头企业。在11月面对投资者的交流中,阳光电源表示,除了电芯外购外,PCS、PACK、EMS、 BMS都是公司自己研发生产的。

12月29日,阳光电源工作人员向时代财经表示,公司的相关技术属于业内领先的水平,对于成本的把控能力较强。

安全性催生储能消防概念

2021年,锂电池的安全性越来越引起人们重视,电动自行车、新能源汽车的相关事故常常见诸报端,储能电站的安全性讨论同样被提上日程。

根据国泰君安的研报,截至2020年底,电化学储能的累计装机规模为14.2GW,其中锂离子电池装机量为13.1GW,占比92.25%。

今年的“4·16”事故就是一起震动行业的储能电站火灾事故。4月16日,位于北京市丰台区西马场甲14号的国轩福威斯光储充技术有限公司储能电站起火,事故造成1名值班电工遇难、2名消防员牺牲、1名消防员受伤,直接财产损失为1660.81万元。

根据北京市应急管理局11月22日发布的事故调查报告,认定起火的直接原因是电池间内的磷酸铁锂电池发生内短路故障,引发电池热失控起火,接着又引发了相邻北楼电池的起火爆炸。

事故调查报告认定这是一起责任事故。上述报告提到,涉事企业在建设过程中存在未备案先建设问题;事发区域多次发生电池组漏液、发热冒烟等问题,但在未完全排除安全隐患的情况下继续运行;事发南北楼之间室外地下电缆沟两端未进行有效分隔、封堵,未按照场所实际风险制定事故应急处置预案。

2022年储能起飞?指数已涨72%,锂电巨头抢滩,这些公司要盯紧

图片来源:北京市应急管理局官网

上述调查报告还建议,消防部门需制定完善储能电站事故处置规范,加强处置演练等。

与此同时,资本市场也已经冒出“储能消防”概念。

12月23日,青鸟消防(002960)(002960.SZ)在投资者调研活动上,回答的一大半问题都和储能相关,并且披露了公司在储能消防领域的技术布局。

2022年储能起飞?指数已涨72%,锂电巨头抢滩,这些公司要盯紧

图片来源:青鸟消防公关

12月30日,青鸟消防工作人员向时代财经表示,公司在储能业务上的营收目前不方便披露。

不过,时代财经注意到,8月26日,青鸟消防在网上互动平台答复,公司在储能领域的主要客户为柜体/箱体供应商,其他客户方面有河南龙麒电子科技有限公司、阳光电源等。

河南龙麒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智能物联网解决方案供应商及建设服务商,其官网上披露的客户名单包括国家电网、大唐集团、华能集团、许继集团、国电南瑞(600406)、华润集团等;阳光电源则是储能集成系统的龙头企业。

搭上储能消防的概念,青鸟消防的股价从10月底开始起飞,从10月初至12月30日的三个月内,股价拉高了82.26%。

陈永翀向时代财经表示,要从根本上解决储能安全性问题,需要研发更为安全的大容量储能专用电池。

“未来的储能专用电池应当要做到比车用动力电池更加安全稳定,度电成本更低,且资源可持续。现行车用动力电池强制标准要求,电池单体发生热失控后,电池系统在5分钟内不起火不爆炸,为乘员预留安全逃生时间。那么,储能电池的要求应当是即使发生短路等故障,也不能出现燃烧和爆炸。”

12月30日,前述派能科技工作人员强调,公司产品所使用的电芯均为自产的储能电池,与动力电池在技术上存在一定差异。

同日,国轩高科证券部工作人员也表示,公司早期并不区分动力电池与储能电池,不过随着储能订单的增加以及产能的提升,公司已经建设了专门的储能电池生产线,储能电池不追求更高的能量密度,而是更偏重电池的循环寿命等指标。

今年6月,宁德时代也宣布攻克了12000次超长循环寿命、高安全性储能专用电池核心技术,掌握了大规模储能电站的统一调控、电池能量管理等系统集成技术,相关成果已成功应用于福建晋江的储能电站。

2021年显然只是储能行业的开端,随着具体政策的落实、新能源发电占比的提升、储能系统走向盈利,储能或将迎来另一波发展。

在解决完成本与安全性难题之后,这一赛道或将呈现新的竞争格局。

(张泓杨 )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亚设网的观点和立场。

2.jpg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