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的最后一天,一名市场期待许久的明星企业低调现身科创板“考场”。
2021年12月31日晚间,上交所受理上海联影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联影医疗”)科创板上市申请,公司拟募资124.8亿元。中信证券、中金公司联合保荐。
至此,截至2021年收官,科创板受理企业总数达到709家。
事实上,自科创板开门迎客以来,身处上海的联影医疗何时现身科创板就备受市场瞩目。如今开市两年多时间,科创板已经对生物医药、集成电路、高端装备制造三大行业形成产业集聚效应。从最新的生物医药上市公司数量来看,科创板的生物医药板块基本与纳斯达克、港交所形成并驾齐驱之势。可以预见,科创板正成为新兴的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生物医药上市中心。
在业内人士看来,联影医疗IPO冲刺科创板具有标志性意义,将对高端医疗装备制造企业带来示范效应,吸引更多产业链公司向科创板集聚。
联影医疗到底有多“硬核”?上证报记者用一组数据为你快速勾勒出联影医疗的硬科技“身影”。
发明专利超1500项
多款产品系国内首创
联影医疗致力于为全球客户提供高性能医学影像设备、放射治疗产品、生命科学仪器及医疗数字化、智能化解决方案。
截至2021年上半年,公司累计向市场推出70余款产品,包括磁共振成像系统(MR)、X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系统(CT)、X射线成像系统(XR)、分子影像系统(PET/CT、PET/MR)、医用直线加速器系统(RT)以及生命科学仪器。在数字化诊疗领域,公司基于联影云系统架构,提供联影医疗云服务,实现设备与应用云端协同及医疗资源共享,为终端客户提供综合解决方案。
记者注意到,70多款产品中不少产品均是国内首创。公司拥有1.5T、 3.0T、5.0T以及更高场强的超导磁体研制技术,并研发出国产首款3.0T MR、9.4T动物MR产品以及行业首款75cm大孔径3.0T超导磁体。
同时,公司磁共振设备的快速成像技术行业领先,搭载光梭成像平台的MR可以实现0.5秒/期快速动态高清成像;公司还推出智能光梭成像平台技术,该技术融合人工智能技术与光梭成像技术,实现受检部位最快百秒级成像。
更多国产化首创产品一目了然:
硬核产品迭出折射出研发团队的战斗力。据悉,公司共有近2000名研发人员,占公司员工总数比例超过35%;目前,公司已获得授权发明专利超过1500项,其中境内发明专利超过1100项,海外发明专利超过380项。此外,公司已牵头承担近40项国家级及省级研发项目,包括近20项国家级科技重大专项,并荣获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市占率频频斩获第一
入驻900家三甲医院
硕果累累的专利产品大部分市场占有率稳居第一,获得三甲医院广泛好评。
公司产品自上市以来已入驻全国近900家三甲医院,获得终端客户的广泛认可。按2020年度国内新增台数口径,公司MR、CT、PET/CT、PET/MR 及DR产品排名均处在行业前列,其中MR产品在国内新增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一,1.5T及3.0TMR分别排名第一和第四;CT产品在国内新增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一,64排以下CT排名第一、64排及以上CT排名第四;PET/CT 及PET/MR产品在国内新增市场占有率均排名第一;DR及移动DR产品在国内新增市场占有率分别排名第二和第一。
硬核战“疫”实力不容小觑,公司针对抗疫需求开展紧急研发并快速实现定制化方舱CT的量产。2020年9月在国务院“全国抗击新冠疫情表彰大会”上,公司荣获“抗疫先进集体”,是高端医学影像设备行业唯一一家入选的企业。
公司还向乌克兰、泰国、日本、美国等近30个国家及地区紧急驰援高端医学影像设备及专家团队,积极助力全球抗疫。
最新估值达500亿元
拟募资124.8亿元
联影医疗冲刺科创板也携带了一份精心书写的成绩单。2018年-2020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0.35亿元、29.79亿元、57.61亿元,同期公司研发投入占营收比重为32.73%、23.17%、14.76%。记者注意到,随着公司适度调整研发节奏,自2020年起公司实现盈利。
2020年度、2021年1-6月,公司分别实现营业收入57.61亿元、30.85亿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9.03亿元、6.47亿元。
结合公司最近一次融资情况和未来发展前景,预计公司市值不低于人民币30亿元。为此,联影医疗选择第4套上市标准,即“预计市值不低于人民币30亿元,且最近一年营业收入不低于人民币3亿元”。
不过,记者注意到,2020年9月的一笔资产收购曝光了联影医疗的最新估值。
据公开资料显示,以2019年12月31日为评估基准日,联影有限(联影医疗的前身)股东全部权益价值采用收益法评估的结果为333.3亿元。而经协商并参考评估值,最终标的资产上海新漫75%股权作价10.13亿元,联影医疗整体作价500亿元。
本次公司拟募集资金124.8亿元,投入下一代产品研发项目、高端医疗影像设备产业化基金项目、营销服务网络项目、信息化提升项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
联影医疗表示,科创板上市后,公司将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人才储备、技术储备、产品储备和客户拓展,从而提升全球市场竞争力。具体而言,一是持续在全球范围内吸纳医学影像领域专家和人才团队,并通过有效的激励制度实现研发人才共享公司发展收益;二是持续和稳步进行研发投入,在影像设备等前沿技术领域开展前瞻性布局,同时从终端客户实际临床需求出发,通过自主研发和产品创新掌握核心技术;三是搭建和完善全球化的产品生产和销售体系,凭借技术研发优势和成本优势,在国内市场进一步实现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在海外市场积极推广并提高市场份额。
“52+2”重量级股东榜亮相
本次发行前,联影医疗总股本为7.24亿股,拟发行人民币普通股不超过1亿股。
鉴于薛敏最近两年实际可支配的发行人表决权比例始终处于30%以上,高于同期公司单一其他股东的持股比例,并且公司其他股东股权比例始终较为分散。因此,最近两年,薛敏系公司的实际控制人,联影集团系公司的控股股东。
招股书显示,薛敏2018年至2020年9月任联影有限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2019年至今任联影集团董事长。
进一步看联影医疗股东榜,可谓星光熠熠、卧虎藏龙。本次发行前,已有52名机构股东及2名自然人股东潜伏其中。
具体来看,公司共有3家国有股东,分别为上海联和、国风投和湖北科投,持股比例为18.64%、1.34%、0.29%。其中,上海联和背后的实际控制人为上海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宁波影聚、宁波影力、宁波影健、宁波影康及上海影董均系联影医疗的员工持股平台,其执行事务合伙人均为张强(联影医疗董事长),合计持有公司8.56%的股权。
中科道富、上海北元分别持有公司6.46%、4.49%股权,中科道富实际控制人为徐铁庆、马友三,上海北元实际控制人为徐铁庆;中科道富和上海北元在行使其作为联影医疗股东之权利时保持一致行动。
记者发现,股东榜中2个自然人股东盛元一、严全良是翁婿关系,合计持股3.15%。据查,盛元一是常州联影智融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总经理。薛敏、严全良均是该公司董事。
此外,中国人寿旗下的国寿成达、中国国有资本风险投资基金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国风投”)、先进制造产业投资基金(有限合伙)(简称“先进投资”)分别持有公司2.57%、1.34%、1.21%股权。高特佳则通过旗下高特佳康泓、高特佳睿宝、高特佳睿安合计持有公司1.52%股权。
记者注意到,2021年最后一周(12月27日至31日)科创板“考场”迎来受理小高峰,16家公司集中入场,促使科创板受理总数迅速突破700家,达到709家。据悉,这主要考虑招股说明书中引用的财务报表在其最近一期截止日后6个月内有效,目前拟IPO公司手中的最新财报均是2021年半年报,如无特殊情况,其财报将失去有效期,不得不更新财报。为不影响公司正常的IPO进度,一批公司抢在2021年收官前冲进“考场”。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