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是新朋友吗?记得先点笔记侠关注我哦~
《更新书堂》·第215篇
内容来源 | 本文摘编自中信出版(300788)集团出版书籍《韧性成长:终身进益的16个心智升级模型》文娅 仲佳伟 著轮值主编 | 智勇 责编&值班编辑 | 少将第 6106 篇深度好文:5324字 | 14 分钟阅读思维方式
笔记君说:
生活的每时每刻,我们都要面临选择,也即是“做出决策”。小到通勤选择公交还是地铁、中午如何用餐,大到选择哪个行业、在哪座城市发展。
每一次选择,都会引起后来的结果。每一次决策,都会造就日后的我们。
那么,我们该如何做好决策?如何把握面临抉择时的各方面要素?
(本期音频由搜狗AI语音合成技术支持)
我们所处的时代,处处激发着我们的种种欲望,但在生活、工作中我们又很难一步到位,快速满足这些欲望。这就考验我们取舍的能力了。
然而,做到明智取舍哪有那么容易,特别是诸如找对象、买房、找工作等,很多人都不懂取舍。
这是为什么呢?仅仅因为我们总是想要更多、更好?还是我们心智的配置本身有缺陷,从而不懂取舍,丢失了专注,最终感受不到收获与成长?
其实,取舍都在我们自己。我们谁都不想在年老之时,后悔自己年轻时的某个决策。
我们经常听人讲:“我最讨厌做选择(或决定)了!”无论把这一原因归结为星座还是性格,其本质或多或少说明了取舍与决策的难处,以及一般人对选择的恐惧。
然而,人生处处面临取舍与决策,可我们从小到大并没有机会上任何与决策相关的课,更多是靠自己在大大小小的取舍中的无意识积累。
小到平时穿什么衣服、点什么菜,大到择业、择偶,这些日常生活与工作中的练习,塑造了普通人对取舍与决策的重视程度以及决策能力。
对于成长与成功来说,努力打拼与选择方向,两者缺一不可。
如果与决策相关的心智与思维是裸奔状态,岂不是自己丢了一半成事的概率?更别提有些决策会直接影响一辈子的幸福与发展。
一个人可能无法做到一辈子所有决策都是明智的,但至少可以让自己从年轻时就少走弯路。
以下分享三条经验,方便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训练自己的取舍心智能力。希望有了这三个方法之后,再面对内心中的取舍难题时,能更好、更快地做出决策,从而把精力用在做事上,而不是浪费在犹豫上。
一、感受风险:
用情景法,感受风险的真实细节
取舍与决策是一套完整的心智能力,它涉及很多直觉、情绪、情景的干扰项。然而,在没经过刻意训练之前,很多人对这些因素的把控能力是非常弱的。
因此,我们找了一个很直接的方法,就是让自己“看到”决策失误之后的风险,即凡事从最坏的结果想起。
有人可能会说,都是成年人了,谁还不知道风险?但令人尴尬的是,现实中因为对风险没有敬畏心而闯祸、失败的人,从做生意到日常生活,不止一个。
心理学早已证明:人们会选择性地去感知那些他们所期望和愿意看到的事物,且在大部分情况下,会有过度自信倾向。
基于这个理论,我们避免这一倾向的做法,就是倒过来用这个规律:刻意地去关注原来不注意或想回避的事情,也就是提前主动感知风险细节。
所谓“感知风险细节”,是指实实在在地去感受潜在风险对自己的身与心带来的影响,然后再去评估取舍。这可以用在买房这样的重大人生决定上,也可以用在周末要不要早睡这样的小事上。
你需要学会用这一技巧,来区分模模糊糊知道风险与感受到风险到底会给自己带来的负面影响。
很少有人在做决策、定取舍时,会细细感受细节以及它们给人带来的情绪上的变化。我们不妨在以下具体的决策场景中感受一下风险与风险细节的区别:
1.厌倦了眼前的工作,直接裸辞
模糊地知道有风险:可能不会马上找到工作,但正好让自己思考一下要做什么。
提前感受风险细节:如果我连续六个月找不到工作,对自己的简历有什么影响?对自己的社保有什么影响?对自己找到更好工作的信心与选择有什么影响?
2.刚结婚就被长辈“催生”,半推半就地生了孩子
模糊地知道有风险:可能会有些经济压力,但早晚都要生,不如趁年轻体力好时早点儿生。
提前感受风险细节:有了孩子,谁帮我带?我是否有足够的精力投入事业,掌握升职加薪的节奏,以缓解孩子带来的经济压力?预计明年初就会升职,到时休产假是否会有影响?
你也可以试验一下,想象处在上述场景中,当对比了两种不同的风险认知状态后,你会草率地选择“爱咋咋的,就先这样吧”的方式做出决策,还是会跟自己说“的确太有风险,先缓缓,我得再做点什么来帮助我做决策”?
心智的练习,是需要情景与细节支撑的。上面这个情景对比,其实是一个很直接地看清风险细节的方法。为了方便大家使用这个方法,我们额外总结了上手技巧:
这三个技巧,其实都是在加强你在取舍时对风险中真实情景的敏感度。当然,有人可能会问:“这样的风险意识,难道不是在打击自己的自信吗?真的是一种好的思维习惯吗?”下一个方法,我们将回答这个问题。
二、定位大事:
抓住自己当前阶段的主心骨
再从更深层面上去理解不会取舍带来的两类风险:一是因为取舍的错误,把不该丢弃的丢了;二是即便选的方向对,但因为没能付出相应的努力、投入足够的精力,最终没有达成自己的目标。
在现实中,我们的挫败感更多来自后者,也就是即便做了相对正确的决定,也没有得到想要的结果。
理解了这一点之后,再去看上一个方法,可能会觉得太过保守与消极,但其实它可以帮大家对风险有所敬畏,因此有所不为,避免浪费原本就紧缺的精力与财力,最终把力气集中到“当有所为”的大事上去,并且办好。
要做到“当有所为”,关键在于能在人生的不同阶段与情景下,找到适应该阶段与情景的关键大事。找到关键大事之后,就能抓住主心骨,取舍也就会自然而然地发生。
比如在我们刚入职场时,有位前辈曾跟我们说过一段很朴实的话:“你想要攒钱,肯定不是在最开始进入职场的时候,因为工资的基数太低,哪怕一个月工资多加2000元、3000元,一年下来也并没有多出多少钱。在职业生涯初期,要学会先把精力放在训练能力上。这样,你才有能力去挣更高的工资,到时一个月多攒的钱,可能是你年轻时一两年也攒不到的。”
在不同阶段、不同情景下,需要投入精力、专注去做的“大事”是会变的。
以上面前辈说的这段话为例,他其实是在告诉我们:年轻时,训练自己的能力是一件关键大事;而有七八年积累后,如何让自己的能力变现,则成了另一件大事。
很多人的失误,其实就是没有在合适的阶段做该做的大事。
那么,怎样才能找到自己所处阶段的关键大事呢?我们要遵循人在事业、家庭、成长等方面的基本发展规律。
例如一些被很多人验证过的规律:在能力范围之内,在大城市尽早买房,哪怕很小,都能让你既解锁公积金,又搭上城市发展的增值列车;如果工作后找不到对象,别看不上相亲或交友App,不借助这些外力,你很可能在很多年内都找不到对象……
有人会觉得人生充满各种可能,努力去适应这些规律,岂不是很没意思?但如果站在让自己、让家人更顺心地见证自己发展的角度上来看,这些规律都可以让你在取舍时做出更高效的决策,否则可能会遭遇很多不顺心。
当然,类似这样能指导人们在某个阶段到底要怎么取舍的规律还有很多,每一条规律都是人生智慧。我们不可能掌握所有规律,但是可以用读书、请教、自己总结等方法更高效地收集、寻找规律。
我们为最主要的人生角色设计了关键大事定位表,以下以事业为例做说明,方便大家更好地认识自己所处的阶段与情景,找到关键大事。
心智的配置与提升是需要工具的。大家可以用这张表,不断梳理、更新自己在工作与生活上各种事项的规律。一旦逐渐建立起类似上表中的取舍体系,再碰到左右为难的事情,决策起来就将清晰、省心很多。
三、避免陷阱:
警惕被人的天性弱点带入决策火坑
想要提升自己的取舍与决策能力,除了上面说的感知风险细节、抓好当前阶段的关键大事之外,还有一项重要任务是训练自己别轻易掉入各种决策陷阱。
心理学家早就证明人类在做判断与决策时,会掉入很多由天性造成的陷阱。如何避免这些陷阱呢?有三条具有科学依据的经验,它们对构建取舍心智都是不错的参考。
1.别引导自己做带有明显社会称许效应的封闭式决策
研究表明,在做取舍时,问什么样的问题、用什么样的措辞,会影响人的认知,特别是封闭式问题与开放式问题。比如以在大城市买房为例,在买房前有两种与自己对话的方式:
第一种:“我是不是应该拼一把,一次到位把学区房搞定?因为我最终还是要解决这个问题的。”这是一个封闭式问题,也包含着社会上通行的偏好认知(比如说,学区房的重要性、对买房一步到位的期待等)。
第二种:“在买学区房这件事上,我可以做些什么,来帮自己更好地评估?”这是一个开放式问题,且刻意回避了别人的通用做法,只是在理性分析。
一般来说,封闭式问题会误导甚至扭曲自己的认知,将自己局限在非A即B的窘境中;而开放式问题可以帮助自己看到更多可能。
同时,引入社会大众的做法,会在无意中被“从众效应”影响,从而偏向于选择有“社会称许性”的做法。
所谓社会称许性,是指人们都有获得赞赏和接受的需要,并且相信采取大众文化上可接受和被赞许的行为能够满足这种需要。
理解了这个规律之后你就能明白,为什么大部分情况下,以封闭式问题来引导自己做决策,很容易做出脱离实际需求与能力的决定。相反,你要逐渐学着独立并冷静地思考自己的需求及能力。
还是买房这个例子,买房前我们都会以一个基本假设先算一笔经济账,那就是如果两人两年内都不工作,且在不影响日常生活花销的前提下,剩下的钱可以用来买什么样的房?
这就是一个开放式问题,且不受社会主流做法的影响。因为大部分人买房时,都倾向于把能用的资金全部放进去,尽可能一步到位。
与之相反,我们每次买完房,都会在手上预留几乎房价一半的现金流。虽然没能一步到位住大房子、好房子,但并不妨碍我们以打工人挣钱的速度,同时以较低风险搭上房产增值这趟车。
2.坚持自己的需求与标准,别被不重要的事分心
取舍与选择之所以很难,很多时候是因为我们要得太多,需求又时刻在变,这是人的天性。我们在做选择时怎样避免天性带来的负面影响呢?
你不用像苦行僧般与人的天性较劲,而是可以将自己对某事的原则或承诺写下来,并在行动中开始执行,从而指导自己在经历相似情景时,有取舍判断。
别小看写下来这个做法,它其实是让你启用一个决策心理,就是认知不协调现象中的“决策后不协调效应”。
认知不协调是决策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因为人都倾向于努力做到坚持对自己的承诺。因此,一旦你对某事已经做出决策与承诺,会更有意地去坚持自己这条标准,以避免前后的认知不协调。
大家可以根据各自的实际生活情景,定制自己的原则。在定制过程中,多去参考一些经典的、被证实过的“行为陷阱”以及科学规律,这对丰富心智工具箱是非常有价值的。
3.别着急下定论,取舍不在这一时,可以持续优化
大家有没有发现,去年、上个月明白的一个道理,很可能在今年或下个月就会失效?
也许大家会笑自己曾经太年轻不成熟,但从乐观的角度来说,人这一生,本来就是对人情世故的认知不断迭代的一生。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分享的第三个技巧是别着急下定论,哪怕已经做出决策与行动,依旧可以进行优化与改善。
我们之所以推荐这样的技巧,是因为在一生经历的大大小小决策当中,谁也没办法完全避免各类由外部环境、自身情绪带来的行为陷阱所导致的错误决策。
我们身边有很多让人觉得匪夷所思的现象,比如电信、炒股诈骗,入局P2P(互联网金融点对点平台)暴雷,甚至深陷被家暴的困境却无法退出等,这些取舍与决策过程中的犹豫、痛苦,也都是因为如此。
很多年轻人因网贷而背负巨额债务,最终导致犯罪、自杀等恶性事件,而最初无非就是想借钱买个新手机。
类似这样的行为不能简单地用“欲望太多、贪欲太大”来解释。事实上,大学生陷入巨额负债,很大原因在于“无知陷阱”,也就是完全不知道如果逾期不还款,当利滚利之后,他将背负多少债务。
除了“无知陷阱”,还有大家熟悉的“沉没成本效应”“延期陷阱”等各种让我们做出不明智取舍的因素。
我们的体会是,谁也不可能在年纪轻轻的时候,完全避免这些陷阱带给我们的干扰,重点在于,当你吃过亏之后,是否可以认清这些问题,修复自己的决策,并不断提升自己的判断力。
取舍、选择、判断、决策,无论我们怎么称呼,它都是我们整个心智成长中非常难的一步。它涉及自己与自己的对话,在不明确与不确定中做出独立决策,并在决策之后承担它带来的或好或坏的结果。
正是因为这一本质,我们才会在取舍时,倾向于达到我们以为的利益最大化,以及风险最小化。
人这一生,其实也是在智慧上不断精进的一生。每一次大小取舍,从买房、找对象,到选择什么餐厅、穿什么衣服,都是在理解、运用并创造指导自己决策的规律。它需要时间与经历来练习,更需要主动学习与梳理。
我们相信,当你还相对年轻的时候,主动给自己的心智去配置取舍的意识与技能,学着凡事从最坏的结果想起、从最有用的事做起,并避免被各种因素带偏,你一定会比常人具备更强的判断力与决策力,最终为自己做出一个又一个有利的决策。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笔记侠立场。
企业内训 | 线上、线下企业大学 | 课程团购
请在公众号后台回复 企业深度学习
分享、点赞、在看,3连3连!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笔记侠。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张泓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