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前的9月30日,受宏观经济等因素影响,腾讯公司进行了战略升级和架构调整,由消费互联网向消费互联网和产业互联网并重转型,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CSIG)也在这次调整中成立。这亦如腾讯在“3Q大战”之后、移动互联网到来时做的一样,只是这次或许决定着腾讯公司未来20年的走向。
3年后,“930变革”的影响初见端倪。包含CSIG收入的金融科技与企业服务收入在总收入中的占比从公司2018年年报的23%提升至2020年年报的27%,并克服疫情影响,在2021年三季度中进一步提升至30.4%。然而CSIG成立之初,也曾被外界质疑没有toB(针对企业的服务)基因,无法放下身段做销售和实施。
对于CSIG能否成为腾讯公司的新增长引擎,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CEO汤道生近期在接受新京报贝壳财经专访时称:“这需要团队不断地执行和努力,我觉得在行业趋势下,CSIG的业务还会持续增长一段时间,比如金融、智慧城市、交通和医疗健康等细分行业,以及国际化,都是我们重视和看好的。”
3年来,CSIG的云计算业务拥有超9000家合作伙伴,在30个行业推出超过400个联合解决方案,人员也从成立之初的千余人急速增长至过万人,如何保持组织敏捷、信息通畅的企业文化成为必须要面对的“成长烦恼”。2021年年中,CSIG再次进行组织架构调整和战略升级,目标是扎根行业、深入区域、提升效率。“再往下走,会进入深水区。”汤道生说。
新冠疫情给云计算厂商带来了机遇,数字化转型成为企业的必由之路。但受限于新冠疫情和贸易摩擦,中国云计算企业不得不放慢国际化步伐,国内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强。IDC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在IaaS(基础设施即服务)合并PaaS(平台即服务)市场中,阿里云市场份额排名第一,占比37.9%,腾讯云第二,市场份额占比11.2%,华为云紧随其后,市场份额占比10.9%。近年来才开始发力的华为云,已逼近腾讯云。
面对紧张的竞争格局,汤道生在近期接受贝壳财经专访时称,虽然近年来中国云计算市场快速发展,风起“云”涌,但国内云市场的总体规模依然不到全球市场的十分之一,云计算支出在中国企业的IT(互联网技术)支出中占比仍然比较低。他认为,国内云计算市场正在发生两个新变化:从技术协同来看,未来的“云”会越来越多彩,“孤云难生”将成为常态;从行业扩展来看,“无处不在”成为常态,云应用向各行各业扩展,这也是腾讯云的优势所在。
以音视频优势切入,补齐后入局短板
不同技术和经验优势,决定了此后几年三家公司在云计算业务上的发展路径。阿里云在2009年成立,并且一直在阿里小贷上“试跑”,在2011年最早开始商用;腾讯从QQ开始实施开放战略,但发现合作伙伴的IT能力相对落后,开始在原SNG事业群孵化云计算业务,到2013年正式面向全社会开放;百度云在2012年宣布开放,但受到个人云业务“百度网盘”的影响,直到2016年11月,才开始扩充团队追赶。
晚两年开始云计算商用,让腾讯云在IaaS上一直处于追赶者态势,但多年在社交、通信领域的布局,让腾讯云在技术和连接能力上具有一定优势。“我们与微软的Azure不完全相似,他们是从上到下做的,软件服务能力很强,且是企业级的,但腾讯云在IaaS、PaaS和SaaS的能力相对平均”,一位CSIG内部人士告诉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早期中小企业上云主要为减少自建IT基础设施的费用,更多使用IaaS层(基础设施即服务)的存储、计算等能力,随着政务、金融、教育及其他传统大企业上云,后者更加重视融合PaaS(平台即服务)、SaaS(软件即服务)的整体解决方案,数据的处理能力、平台打通的能力、增值服务和AI技术等成为新的竞争点,这为后入局的云计算厂商提供了追赶的可能性。
腾讯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CEO汤道生在接受贝壳财经的专访中也提到类似观点。在他看来,云计算已从单维度的性能竞争,转向多维度的综合能力比拼,从过去主要提供计算、存储等基础设施,转向提供与AI、IOT、大数据等多种技术融合的多元、丰富的解决方案;同时云计算从过去的主要集中在IT和互联网以及泛互联网领域,开始转向各行各业都在“上云”、“用云”,使用者也从专业技术人员向普通业务人员拓展,甚至普通用户都能感知到“云”。
腾讯云快速追赶的策略是,利用自身优势产品吸引客户,比如视频、直播、游戏等。此外,在阿里云尚未完全跑通的领域进行争夺,比如医疗、文旅、车联网及智慧城市等。
在传统优势的音视频领域,腾讯云在今年年中将流媒体分发、音视频通信和即时通信三张网整合,统一发布了“腾讯云音视频”品牌。腾讯称,这套方案有21年的技术积累,在疫情期间,峰值通话和连麦并发数达到千万级,2020年共支持3亿场腾讯会议,多年支持英雄联盟总决赛等大型赛事直播,腾讯希望将其推给泛互联网之外的传统行业。
“传统的CDN厂商能力主要是管道,但在云主机、云存储、云上大数据以及AI增值服务上面比较欠缺。当客户在音视频压缩、短视频智能卡断、鉴黄等技术上有需求时,就会直接转投腾讯云等综合云服务商”,一位在CDN厂商工作多年的资深人士告诉新京报贝壳财经。而综合云厂商因为规模效应,这让动辄花费上亿元带宽成本的直播、游戏和短视频企业更容易迁移。
由于斗鱼、虎牙、B站、快手等头部直播企业,都曾被腾讯投资,因此有人猜测,腾讯云在直播、视频领域的优势,与股权投资相关。授访的多位直播和短视频人士则对新京报贝壳财经称,其采用的是多云策略,并不会因为是被投方,就单独采用腾讯云。“多云服务可以让直播平台做资源互备,在应对突发流量和系统问题时,保证服务的稳定性,增值服务上也有更多选择”,一位接受采访的直播平台人士称。
云计算行业增速放缓,争夺进入非互联网行业半径
汤道生坦言,云计算再往下走会进入“深水区”,或者离腾讯原来优势更远的这些行业。“我们看到很多行业,比如制造业、能源、政务和农业等有很强的数字化转型需求,也在积极推动用云计算、人工智能去助力这些行业。”汤道生2021年11月接受包括贝壳财经在内的群访时说。
事实上,正如CSIG刚刚成立时强调的“C2B”理念一样,大部分泛互联网、政府、国企等客户选择使用腾讯云,是基于其有超过20年服务C端客户的经验,希望与之合作,提升这方面的能力,并借助QQ、微信两个巨大的流量入口,触达并维护属于企业的C端用户。但腾讯内部则需要做很多流程调整,增加很多人员,来应对具体的交付任务。
腾讯一线的技术人员曾向贝壳财经描述称,要铺多少米线路,都要提前算好,这是以前做产品时没有遇到的。腾讯优图实验室总经理吴运声曾对贝壳财经说,B端、C端和G端有技术上的共通点,也有明显的需求差异。B端的这种特点,需要腾讯有大量的一线交付的团队,跟客户进行磨合,客户的成本也是非常需要考虑的地方。
员工个体的困扰,上升到汤道生这里,则变为亟待解决的流程和团队问题。“我觉得比较大的挑战是,前期的人力和资金投入比较大,To B的过程周期也更长一点,对财务管理和项目管理的要求更高。很多项目前期投入后,需求还在不断迭代,这些需求变更也会导致额外投入。”汤道生说。他还提到一些从传统行业引进的人才,也需要有磨合的过程。
但CSIG依然贯彻了腾讯对硬件的谨慎态度。“腾讯对芯片的投入是需求驱动,要找到做芯片的原因和场景,做针对性的投入,短期内不太会涉足通用芯片领域”,汤道生在2021年11月接受包括贝壳财经在内的群访时说。在两年前的一次采访中,汤道生也曾解释称,“我认为有很多市场已经有成熟的玩家,我不认为腾讯什么都该碰”,“要看我们有什么资产或者能力是客户在意的,如果腾讯硬要解决不擅长的问题,我觉得是没有说服力的。”
腾讯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目前,CSIG已联合合作伙伴在30多个行业提供了400多个解决方案,工业领域有代表性的客户有宁德时代、富驰高科等。接下来,汤道生更希望腾讯可以深挖各个行业,因为大部分客户还只使用了腾讯一部分的产品。具体的路径有两个:一是招募更多懂行业的专家,包括从传统IT厂商引进人才;二是招募更多合作伙伴,比如ISV(独立软件开发商)、VSP(垂直服务提供商)等,由合作伙伴来服务行业客户,腾讯做基础的底层平台。
面对盈利和利润被摊薄的问题,汤道生在上述群访中称,要有长期主义,尽量不要被短期的诉求去牵引。“我更关注的是怎么做好产品的建设、能力的积累,希望更关注长期价值,而不是短期KPI导向,盲目追着看今年的商业指标完成度,只看数字有没有达到外界对你的期望。我更关注怎么做好产品能力的建设,而不是KPI。”“我们跟每一个客户的关系都是长期的,这也是ToB业务最基本的逻辑,只要解决问题、创造价值,自然能够获得信任、持续扩大业务范畴、客户服务范畴。”汤道生说。
组织架构再调整,精细化到垂直行业和区域
市场调研机构IDC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公有云市场达到3124.2亿美元,同比增长24.1%;中国公有云市场达到193.8亿美元,同比增长49.7%,增速为各区域中最高。IDC预计,到2024年,中国公有云市场的全球占比将从2020年的6.5%提升到10.5%以上。
仔细观察不难发现,中国云计算行业已经不复以往动辄三位数的增速,开始出现放缓迹象。为了应对这一行业现象,国内三大云计算厂商,阿里、腾讯、华为均进行了组织架构调整。
三家调整的主要策略均是精细化运营,目的是更加深入到垂直行业和下沉区域。
2021年4月,阿里云率先进行组织架构调整,将“做好服务”作为优先选项,并且强调了行业解决方案和区域代表处。华为云也在2021年上半年进行了多次架构调整,允许云业务在各地设立代表处,配备解决方案人员,聚焦政府、能源、金融、交通等垂直行业,还理顺了内部组织,加强了企业BG、Cloud BU以及质量流程IT业务地协作。
在上述两个主要竞争对手之后,腾讯CSIG在2021年5月进行了架构调整。CSIG此次调整有三大目标——扎根行业、深耕区域、提升效率。在“扎根行业”方面,腾讯决定瞄准数个垂直行业,任命林璟骅、丁珂、钟翔平、李强等担任四个重点垂直业务总裁;在“深耕区域”方面,腾讯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成立区域业务部,在各地联合合作伙伴共建区域下沉渠道;在“提升效率”方面,腾讯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成立业务经营管理部,推动内部资源分配的优化,COO邱跃鹏负责整个事业群的业务协同。
此外,腾讯CSIG(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还宣布成立技术委员会,通过自上而下方式,构建更加适应产业互联网发展的技术文化,为人才提供良好的成长平台。新成立的技术委员会下设云原生、标准制定实施、研发效能提升、质量和运营稳定性、技术前沿探索、技术协同共建等八大工作组。腾讯公司高级执行副总裁,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CEO汤道生担任会长。
汤道生在针对贝壳财经的专访中回应了上述调整背后的原因。在他看来,扎根行业,是因为每个行业都有独特性,我们需要找更专业的人才,来深挖行业痛点,更好地服务这些客户。而提升效率背后有非常大的挑战,从产品、交付及与合作伙伴协同的角度,我们都在不断发现和解决问题,很多调整都是沿着这个方向来开展。
而技术委员会是为了加强我们在前沿技术的投入,从研发、代码、管理、持续集成、自动化测试、自动部署,甚至后续的运营体系,推动云原生的技术来适应现在云时代对于研发效率的需要。它需要一套贯穿的体系,既服务内部的研发,又服务于外部合作伙伴,也能满足客户需求。
但也有业内人士认为,腾讯云的此次架构调整并没有想象中果断。“只能说是腾讯云对竞争对手动作的一个回应。”“邱跃鹏升任COO除了强调运营效率,还帮助CEO汤道生分担一些接待和商务活动”,一位接近腾讯CSIG的人士称。
由于阿里云和钉钉同处于云智能事业群,而华为企业BG、Cloud BU和质量流程IT业务的负责人有重叠,更易联动,使得外界质疑腾讯不同事业群之间的“组织墙”问题。汤道生在上述专访中回应贝壳财经称,跨事业群合作的底层逻辑是基于腾讯的企业价值观,尤其“协作”在其中非常重要。我们特别看重的是(协作)有没有给用户带来价值,有没有给协作团队带来成就感。
“腾讯云的很多能力是来自TEG(技术工程事业群),大家是共建共生的协作关系,是团战中战壕里的同伴;还有很多职能部门与其他BG(事业群)的业务部门也积极与CSIG合作,把腾讯云数字技术推广到产业伙伴生态中,比如企业微信、腾讯文档和腾讯会议分别属于三个事业群,但各自都得到市场和用户的认可,目前三个产品也正在进一步加强融合和协同。”汤道生举例称。
此外,为了保证内部信息的畅通,CSIG搭建了知识分享系统“云知”,不同的团队会将其能力、解决方案和经验分享在平台上,所有的员工都能够看到里面的素材。此外,CSIG的高管都会在“CSIG正发声”中向公司员工进行直播,借此来同步战略、传递价值。
(文章来源:新京报)
文章来源:新京报